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韓國/R.O.Korea

地理位置

韓國位于亞洲大陸東北,朝鮮半島的南半部。三面環海,東瀕日本海,西面與中國山東省隔海相望。半島海岸線長而復雜,全長約17000千米(包括島嶼海岸線)。

地形特征

地形多為丘陵和平原,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東部,太白山脈,長約500千米,是韓國最長的山脈,為東部山地的主干。大多數為中山性、低山性和丘陵性山地,沒有2000米以上的高山。除太白山脈外,大體上可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由西北向東南方向延伸的山脈,如慶尚山脈;第二種類型是由東北向西南方向伸展的山脈,如東嶺山脈、小白山脈和盧嶺山脈。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川流域、海岸地帶。韓國有朝鮮半島的三大平原之一——湖南平原,此外還有金浦平原、平澤平原、禮唐平原、內浦平原、全羅平原、晉州平原、金海平原、琴湖平原等。金海平原為洛東江河口的三角洲,是南部海岸面積最大、土地最肥沃的平原,東部地區則平原較少,其中較大的有金野平原、迎日平原和蔚山平原。

韓國是三面環海的半島之國,西、南、東分別為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所環繞,與太平洋相連。在這三面環海的海岸上形成了許多半島、海灣的近海島嶼。但東海岸線平直,缺乏半島、港灣和島嶼,岸邊多沙灘和海跡湖。主要半島有迎日半島等,主要港灣有迎日灣等,主要島嶼有郁陵島等。在西海岸中,自北向南,主要的半島有泰安半島、邊山半島、務安半島等;海灣有江華灣、京畿灣、牙山灣、群山灣、木浦灣等;島嶼有江華島、德積島、安眠島、珍島、紅島等。南部海岸與西部海岸相似。主要半島有固城半島、麗水半島、高興半島、海南半島等;主要海灣有樂陽灣、順天灣、得糧灣、鎮海灣;重要港口有釜山、馬山、麗水和三千浦。近海島嶼有2200多個,其中有人居住的就有500多個。較大的島嶼有濟州島、巨濟島、莞島、南海島、閑山島等。

figure_0171_0209
figure_0171_0210
濟州島東海岸

歷史年表

公元前3世紀

朝鮮半島的中南部地區就有“三韓”族——馬韓、辰韓、弁韓,并以“三韓”族為中心,建立了辰國。后被百濟和新羅吞并。以后,朝鮮半島一帶出現新羅、高麗、百濟。

公元7世紀中葉

新羅在半島占據統治地位

公元10世紀初

高麗取代新羅

14世紀末

李氏王朝取代高麗,定國號為朝鮮

1910年8月

淪為日本殖民地

1945年8月15日

獲得解放。同時,蘇美兩國軍隊以北緯38°線為界,分別進駐北半部和南半部,使朝鮮半島形成南北分治局面。

1948年

大韓民國宣告成立

氣候

韓國屬溫帶季風氣候,因三面環海,受海洋暖流北上的影響,所以又較明顯地呈海洋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南部地區1500毫米,中部地區1300毫米左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較少,已發現的礦物有280多種,主要有鐵、無煙煤、鉛、鋅、鎢、錳、金、銀、銅等,但儲量不大。由于自然資源匱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森林面積占總面積66.6%。韓國三面臨海,有豐富的水產資源。主要水產品有魚類75種、貝類20種、藻類15種、其他海洋生物10種,共計120種。水產業已成為韓國蛋白食品的重要來源和賺取外匯的重要產業之一。

經濟

韓國是朝鮮半島的糧倉地帶。耕地面積175.9萬公頃,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6.8%。2010年農業產值(含漁業和林業)占GDP的2.6%。遠洋漁業的發展尤為迅速。現在其遠洋船隊遍布世界各大海域,總噸位約占韓國漁船總噸位的50%左右。鋼鐵工業是韓國支柱工業之一,造船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主要生產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等。韓國浦項鋼鐵公司是世界第二大鋼鐵聯合企業。電子工業以高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為世界十大電子工業國之一,半導體集成電路發展尤為迅速。信息通信為中心的服務企業大幅增長。

韓國經濟可稱為“財閥經濟”,經濟水平和經濟增長速度居亞洲前列。1997年10月,韓國爆發嚴重的金融危機,經濟受到很大沖擊。2000年下半年,受美日經濟不景氣和金融等改革遲滯的影響,經濟增速放慢,股市、匯市不穩。2010年,工礦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0.8%,半導體銷售額居世界第1位,粗鋼產量居世界第6位。2014年經濟指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1.4萬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8萬美元。

經濟增長率:3.3%。

匯率:1美元=1128韓元。

習俗

農歷正月初一是韓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這一天,全家人起早漱洗后,都穿上節日民族服裝,名曰歲妝。然后在室內舉行祭祖儀式,名曰茶禮或茶祀。接著晚輩給長輩行跨拜禮,受禮的長者向拜禮人說些吉祥、祝福的話,贈送禮錢,名曰歲拜。早飯后,晚輩人到近處親戚家和鄰居家進行歲拜,主人家以酒宴款待。歲拜后,進行家庭娛樂活動,這一活動延續幾天,而農村則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韓國傳統服飾也很有特色。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業比較發達,已形成較完整的海陸空運輸體系。公路四通八達,鐵路總長居世界第七位。

鐵路鐵路客運已全部實現電氣化。

公路總長約10.2萬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447千米。

水運韓國三面環海,海岸線曲折,天然良港頗多。有商港21個,指定港40多個,地方港1300余個。其中重要的港口有:釜山港,是韓國第一大港,唯一位于國際航線的港口;蔚山港,韓國第二大國際港;三日港,位于光陽灣,有3個工業碼頭。海運占境內運輸總量的14.2%,客運總量0.7%。

空運韓國已經辟有339條國際航線,通往30個國家和地區,并同81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航空協定。

教育

1953年起實行小學六年制義務教育,從1993年起普及初中三年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機構分公立和私立,其中80%為私立。全國各類學校(公立、私立)1.96萬所,學生1194.2萬多人,教師47.6萬多人。著名大學有首爾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梨花女大等。

主要城市

首爾

首爾是韓國的首都,是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韓國特別市,是韓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人口1044.8萬。首爾位于朝鮮半島中部漢江下游漢江平原的中心,距黃海30千米。首爾是朝鮮三國時代的百濟首都慰禮城,也是高句麗、百濟、新羅的紛爭之地。統一新羅時稱漢山州,高麗時為南京,李朝太祖3年(1394年)將首都從開城遷到首爾。首爾地勢險要,為軍事要塞和物資集散地、陸運交通樞紐、國際航空站。韓國政府的機關及金融、企業、文教事業、宣傳機構均云集于此。體育設施比較先進,1986年主辦了亞運會,1988年主辦了奧運會。首爾歷史悠久,有許多名勝古跡,加上多具有現代化特色的體育設施和公園等,給人以異常的魅力。

釜山

釜山是韓國的中央直轄市,是朝鮮半島最大的國際港口、第一貿易港和第二工商城市,位于朝鮮半島東南端的洛東江口,扼朝鮮海峽之要沖,為朝鮮的南部門戶。朝鮮戰爭爆發后曾做韓國“臨時首都”。釜山是韓國的遠洋漁業基地。該市的工業品和水產品的出口在韓國出口貿易中占有主要位置。該市又是金融和商業中心,市內有30多家銀行、250多個金融機構和70多個市場。釜山也是韓國水陸空交通樞紐,為韓國的京釜鐵路和高速公路的終點。釜山港在韓國對外貿易中發揮重要作用。

figure_0173_0211
跆拳道
figure_0174_0212
佛國寺
位于韓國東部慶尚北道的慶州市,距首爾東南280千米,為韓國宗教中心之一,保存著大量的宗教建筑和雕像等遺物,價值極高,1995年作為文化遺產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丘

大丘是韓國的中央直轄市,是屹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第三大城市。位于洛東江中游東側的琴湖平原。經濟以工業和商業為主,工業中纖維、機械、化工很發達。大丘是嶺南地區各種物資的集散地,又是韓國重要的貿易城市。大丘的蘋果和中藥材很著名。大丘也是個文化衛生發達的城市,附近有桐華寺、把溪寺和收藏高麗8萬大藏經刻板的印寺等名勝古跡,還有新開辟的八公山觀光游樂場。

仁川

仁川是韓國的中央直轄市,仁川港為韓國第二大外貿港口,位于朝鮮半島中部江華灣東岸,漢江口南側,距首爾僅42千米,頗具首爾衛星城市之特征。不僅為韓國水陸交通要沖、首爾的外港,而且有重要的軍事意義。1904年日俄兩國海軍在此港外交戰。1945年9月15日,美軍在此港登陸接受日軍投降。1950年9月7日,美軍也在此港登陸北侵。該市有芍藥島、月尾島等觀光勝地。

濟州

濟州是濟州道首府,濟州島北端港口城市,該道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韓國氣溫最高、降水量最多和風速最大的地方。濟州是重要貿易港,在海上交通和軍事上有重要的意義。市內設有濟州大學等高等院校,有漢拿山、三姓穴、龍淵、龍頭巖、瀛邱春花、山浦釣魚、三陽海水浴場、觀德亭等名勝古跡。旅游事業發達。

旅游

韓國風景優美,有許多文化和歷史遺產,旅游業較發達。根據境內名勝古跡的特點、觀賞價值和分布狀況,開辟出15個國立公園、20個道立公園、17個大眾公園和19個游園地,并在首爾興建了規模宏大的巴黎公園和奧林匹克公園。2005年,旅游外匯收入56.5億美元。大致分為六大旅游區:首爾圈、中部圈、東南部圈、西南部圈、東部圈、濟州圈。主要名勝有首爾景福宮、德壽宮、昌慶宮、昌德宮、國立博物館、國立國樂院、世宗文化會館、水原華城等。

figure_0174_02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河市| 铅山县| 高州市| 兴隆县| 丹凤县| 玛多县| 克拉玛依市| 渭南市| 苍溪县| 腾冲县| 元谋县| 云安县| 玉山县| 永吉县| 印江| 曲靖市| 石门县| 丹阳市| 遵义市| 深泽县| 同仁县| 星子县| 皮山县| 大竹县| 临潭县| 遂昌县| 嘉黎县| 常山县| 柘城县| 延边| 霍邱县| 米泉市| 二连浩特市| 永仁县| 吴堡县| 东阿县| 郸城县| 康乐县| 合作市| 云龙县|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