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昏庸的周幽王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的兒子姬宮湦繼位,是為周幽王。周朝統治的近八百年中,最腐敗、最衰落的年代就出現在他執政的時期。
周幽王是個昏君,他繼位后不理朝政,整天只顧吃喝玩樂。他命令大臣選各地美女送到宮里,讓他盡情玩樂。選來的美女當中,有個叫褒姒的,美貌絕倫,周幽王非常寵愛她。
褒姒是個平民百姓的女兒,被抓來以后,常常思念自己的親人,過不慣宮中的生活,整天眉頭緊鎖,哭哭啼啼,鬧著要回家,這可把周幽王急壞了,他想了很多辦法想使褒姒有個笑臉。然而,辦法倒想了不少,可就是不見效,周幽王無計可施。一天,朝廷里有個叫虢石父的大臣來了,此人奴顏媚骨,專會奉承拍馬,出鬼主意。只見他低頭彎腰,跟周幽王耳語了一陣,周幽王聽了之后連連稱贊說:“妙!妙!真是妙主意,事成后一定重賞。”
這天,周幽王帶著褒姒來到驪山的城樓上,城樓上備滿了許許多多的水果、點心。周幽王便和褒姒對飲起來,接著,又命人在烽火臺上點起火來,一時間,狼煙四起。
在古代,為傳遞軍事情況,往往于軍事要地,每隔一段距離建一座高大的臺子,謂之“烽火臺”。一旦有敵進犯,白天則舉煙,夜里則舉火報警。烽火臺上狼煙升起來了,四方的諸侯以為北方的敵人犬戎打過來了,便帶領人馬,一齊奔向驪山救援。當各路大軍趕到驪山腳下時,才發現這里太平無事,根本沒發生什么軍情,抬頭朝城樓一看,周幽王和褒姒正在一邊喝酒,一邊讓舞女跳舞助興呢!諸侯和士兵們見了非常氣憤,掉過頭來就往回走。可是,后面仍有毫不知情的援兵朝驪山腳下開來,進的進,退的退,成千上萬的兵馬在這里亂成一團。諸侯上當受騙的情景,終于使褒姒笑了起來。周幽王第一次見到褒姒的笑容,心里高興得無法形容,當場重賞了虢石父。
不久,犬戎真的對周幽王發動了進攻。犬戎大軍一直打到驪山腳下,周幽王連忙命人點起烽火。

狼煙又升起了,可是,這次諸侯們都以為是跟上回一樣,不再相信了,沒有一路援兵來救。結果,犬戎的軍隊攻占了驪山一帶,殺了周幽王,搶走了褒姒,接著又攻下了都城鎬京。
周幽王死后,他的兒子平王即位,于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邑(在今河南洛陽一帶)。歷史上把周朝遷都前稱為西周,遷都后稱作東周。
歷史研究室
夏商周人物之最

最高潔的隱士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周武王伐紂,二人認為這是不仁義的行為,所以極力諫阻。武王滅商后,他們以食周粟為恥,寧愿隱居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餓死于此。他們高尚的節操為后世人所敬仰,聲名甚至遠播到日本和朝鮮等國。

最博學的老師
周公是西周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博學多才,受人敬仰。他是中國古代教育開創時期的杰出代表,后世的孔子和周公在教育思想上存在著淵源關系,在教育實踐上也存在著繼承關系。周公生活在三千多年前,他對中國古代教育的發展起過巨大作用。如果說孔子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偉大奠基人,那么周公則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偉大開創者。

最早的賢相
伊尹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名的賢相。伊尹自幼聰明穎悟,勤學上進,雖耕于有莘國之野,卻樂于堯舜之道;既掌握烹調技術,又深懂治國之道;既做奴隸主貴族的廚師,又做貴族子弟的“師仆”。他為商朝理政安民五十余載,治國有方,世稱賢相,是商的開國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