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沖突時切忌失去理智
人與人之間難免因某種原因產生摩擦,這時,如果把話說得過重,就會使矛盾激化,相反,如果壓制自己的情緒,則會讓事情平息下來。
日本一位得過直木獎的作家藤本義一先生,是位頗為知名的人。
一次,他的女兒超過了晚上時限10點鐘,于12點方才帶醉而歸,開門的藤本夫人自是破口訓斥了一頓,之后還說:
“總而言之,你還是得向父親道個歉。”
頓時,她也清醒了不少,感到似乎大難就要臨頭了,于是便怯怯地走向父親的臥房,面色凝重的父親卻只說了句:“你這混蛋!”之后便憤然離去,留下了無言的女兒獨自在黑暗中。
雖然只是一句話,但卻深深刺痛了她的心,然而晚歸之事,自此便不再發生。
為人父母者都有責備孩子的經驗,多半也了解孩子可能有的反抗心,所以要他們反省是相當困難的。通常會以一句:“你是怎么搞的,我已經說過多少次!”想讓他們了解并且反省,此時他們若有反抗的舉止,父母又會加一句:“你這是什么態度?!”然后說教更是沒完。
如此愈是責罵,反抗心便愈是高漲,愈是希望他們反省,反愈得不到效果,于是情況就會變得更糟,但藤本先生的這種做法,使他女兒的反抗心根本無從發泄,反而轉變為反省的心。
◇理智面對言語沖突◇
在情緒激動時,要特別注意控制,切莫“怒不擇言”,出語傷人,不然會積怨更深,因此應理智地面對沖突的發生:

因藤本夫人的一頓訓斥,已足夠引起女兒的反抗心,但藤本先生卻巧妙地將它壓抑住,反而使女兒的內心感到十分歉疚,因為父親的一句“混蛋”,實勝過許多無謂的責罵,她除了感激,實在無話可說。
壓制自己的情緒,在遇到憤怒的事情時,切勿失去理智,口不擇言。通常有些“過頭話”是在感情激動時脫口而出的:人們為了戰勝對手,往往夸大其詞,著意渲染,“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甚至使用污言穢語。如夫妻吵架時,丈夫在火頭上說:“我一輩子也不想見到你!”這話顯然是氣話、“過頭話”,是感情沖動狀態下的過激之言。事過之后,冷靜下來,又會追悔莫及。鋼刀砍在石頭上,肯定會濺起火星,如果鋼刀砍在棉花上,則軟而無力。對方一定不會再強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