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古希臘、古羅馬美學與中國先秦美學

美在和諧

——畢達哥拉斯

英國哲學家羅素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在全部的歷史里,最使人感到驚異的就是突然興起的希臘文明了。希臘人在文學藝術上的成就是大家熟知的。他們不為任何因襲的正統觀念的枷鎖所束縛,自由地思考著世界的本質和生活的目的。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如此之令人驚異,以至于直到近現代,人們還樂于驚嘆并神秘地談論著這些希臘的天才們。”在這個燦爛的思想天空中,就有一位明亮的數學之星,這就是被稱為“第一個真正數學家”的畢達哥拉斯。

如果說希臘哲學是從泰勒斯開始,那么美學就是從畢達哥拉斯開始的。很多美學的基本概念都是畢達哥拉斯提出的,諸如凈化、和諧、模仿等。

畢達哥拉斯(約公元前580年~約前500年),據哲學家拉爾修說,他是和哲學家泰勒斯同時代的人。他出生在薩摩斯島,這個島嶼是希臘最富的城邦之一。他的父親是指環雕刻藝人,是當地的一個殷實的自由公民。那個時代,“薩摩斯被僭主波呂克拉底所統治著,這是一個發了大財的老流氓,有著一支龐大的海軍”。這位獨裁的統治者因為貪財和驕傲,不聽勸告而被謀殺了。

figure_0016_0004
▲畢達哥拉斯像

畢達哥拉斯在年輕的時候勤奮地探討數學和算術,后來他接受泰勒斯的勸說去了埃及,在埃及住了很長時間。而當時的埃及在文化上是相當繁榮的。后來他還到過巴比倫、波斯等地。據說他通曉埃及文字,當過埃及的僧侶,介入埃及神廟中的祭典和秘密入教儀式,接受了當地流行的靈魂不朽、輪回轉世以及其他一些宗教禁忌。諸如只用沒有生命的東西作獻祭;不吃豆子;禁吃活的東西;不要用鐵去撥火;穿鞋子要從右腳開始;洗腳則要先洗左腳,等等。他本人在后來自己創辦的學派中宣傳這些觀念和生活方式。

大約45歲的畢達哥拉斯回到故鄉薩摩斯島,由于不滿意獨裁者波呂克拉底的統治,他幾經周折移居到南意大利的克羅頓城,在那里繼續從事把學術、政治、宗教等合為一體的活動。他以自己的教導在克羅頓這個杰出的城邦獲得了許多門徒,據說有600人接受他的哲學思想,按照他的教導過著共同的生活。

據說畢達哥拉斯本人就是“一件制成了的藝術品,一個了不起的陶鑄的天性”的美男子。他儀表莊嚴,加上他的道德才干和獨特的、神秘的生活方式,門徒們幾乎把畢達哥拉斯看成了神,好像他原來就是一個有善心的精靈,把他稱頌為司光明、青春、音樂、詩歌的太陽神阿波羅。認為他是有人形的奧林比亞的一個人。他向同時代的人顯靈,給世俗帶來有益的新生活。把幸福的火花和哲學帶給了人類,作為神的禮物,那是過去不曾有過的、也不能有的更大的善了。因此,在今天還流傳著用最莊嚴的方式公開贊揚這個長頭發的薩摩斯人。

figure_0017_0005
▲阿波羅與達芙妮

阿波羅是希臘古典精神的具體化,代表了人性中文明和理智的方面。由于畢達哥拉斯相貌俊美、學識淵博,他的追隨者便將他看作阿波羅。圖為阿波羅追求達芙妮,而美少女竭力躲避他。

他們穿同樣的衣服——一件與眾不同的、白麻布的畢達哥拉斯式的服裝。他們有一種很有定規的日常生活秩序。早上起床之后,就要回憶過去一天的歷史,因為今天所要做的事情是與昨天所做的事情密切聯系著的。他們也要記誦荷馬和赫西俄德的詩句。在早上——常常一整天也是如此——他們從事音樂,音樂是希臘一般教育的主要內容。角力、賽跑、投擲等體育運動,也同樣有規律地進行著。他們在一塊兒吃飯,并且在吃飯方面他們也有特別的地方:據說蜂蜜和面包是他們的主食,水是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飲料。他們同樣也必須禁絕肉食,他們禁絕肉食是與相信靈魂輪回聯系在一起的;就是在蔬菜食料中他們也有所分別,豆類是禁食的。由于他們崇敬豆類,常常被人嘲笑;當后來政治集團被解散時,畢達哥拉斯和許多門徒寧可死去也不讓一塊種豆子的地受到損害。

美學辭典

美學(Aesthetics或Esthetics來自希臘文,希臘文原意是“感覺上的或感知的”):是哲學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主要研究美、藝術和審美經驗。美學思想的產生和形成雖然很早,但是直到1750年,德國哲學家鮑姆加登《美學》著作的問世,才標志著“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而出現。

據說,畢達哥拉斯是第一個使用“哲學”這個詞的人。“哲學”(Philosophy)即“愛智慧”之意(philosophia);因為畢達哥拉斯說過,只有神是智慧的,任何人都不是。和神相比,人最多只能是愛智慧,也就是愛神。當菲洛斯的僭主勒翁問畢達哥拉斯是什么人的時候,畢達哥拉斯說他是一名哲學家。他將生活和大競技場作比較,在那里,有些人是來爭奪獎賞的,有些人是帶了貨物來出賣的,而最好的人是沉思的觀眾;同樣,在生活中,有些人出于卑劣的天性,追求名利,只有哲學家才尋求真理。后來,哲學家把沉思和追求真理作為自己的信念。

figure_0018_0006
畢達哥拉斯定理在17世紀便已傳到世界各國。上圖是從歐幾里得著作的各種譯本中摘出的。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異鄉人,身體就是靈魂的墳墓,然而我們決不可以自殺以求逃避;因為我們是神的所有物,神是我們的牧人,沒有他的命令我們就沒權利逃避。在現世生活里有三種人,正像到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來的也有三種人一樣。那些來做買賣的人都屬于最低的一等,比他們高一等的是那些來競賽的人。然而,最高的一種乃是那些只是來觀看的人們。因此,一切中最偉大的凈化便是無所為而為的科學,唯有獻身于這種事業的人,亦即真正的哲學家,才真能使自己擺脫‘生之巨輪’。”

畢達哥拉斯認為,靈魂是一種和諧。凈化靈魂的手段是音樂和哲學,因為音樂是和諧的音調,音樂是對立因素的和諧統一,把雜多導致統一,把不協調導致協調。哲學是對事物間和諧關系的思索。但不論是音樂的和諧,還是事物之間的和諧,都是一種數的規定性,所以畢達哥拉斯所謂的智慧指對數的本性的把握。“一切其他的事物,就其整個本性來說,都是以數為范型的。”萬物都是對數的模仿。“模仿”表達了普遍范疇對具體存在的這種關系。而模仿由此也成為一個重要的美學范疇。

畢達哥拉斯是西方最早發現勾股定理的人。據說這個學派還為這個發現舉行了盛大的祭祀儀式。在這種對數的哲學研究中,畢達哥拉斯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美學結論,就是和諧產生美。

“和諧是雜多的統一,不協調因素的協調。”據說有一次畢達哥拉斯路過鐵匠鋪,聽到幾個鐵錘在一起打鐵時發出的和諧的聲音,他從中受到啟發,經調查測定,發現不同重量的鐵錘發出不同諧音的比例關系,從而肯定各種不同音調同數量的關系。后來他又在琴弦上做出進一步的測試,發現琴弦的長短、粗細、緊張程度成一定比例關系時發出的聲音是和諧的,從而找出了八度、五度、四度音程的關系。如有兩根繃得一樣緊的琴弦,要是其中一根的長度是另外一根的兩倍,即2︰1,那么兩個琴弦發出的音就相差8度;如果兩根弦長之比是3︰2,則短弦比長弦發出的音高5度;如果兩根弦長之比是4︰3,則短弦比長弦發出的音高4度。畢達哥拉斯由此認為音樂的基本原則就在于數量關系。數的關系是唯一規定音樂的方式。和諧的數量關系發出美的聲音。畢達哥拉斯是表現聲音與數字比例相對應的千古第一人,比任何人都更早把一種看來好像是質的現象——聲音的和諧——量化,從而率先建立了日后成為西方音樂基礎的數學學說。

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Golden Section):這是由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所發現,后來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將此稱為黃金分割。這是一個數字的比例關系,即把一條線分為兩部分,此時長段與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條線與長段之比,其數值比為1.618:1或1:0.618,也就是說長段的平方等于全長與短段的乘積。以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近年來,在研究黃金分割與人體關系時,發現了人體結構中有14個“黃金點”,12個“黃金矩形”黃金點。

figure_0019_0007
黃金分割規律被人類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古希臘帕特農神廟正是運用這個規律的著名建筑。

畢達哥拉斯把對音樂的研究推廣到建筑、雕刻等藝術領域。既然音樂的和諧是由于數的比例關系造成的,那么只要調整好數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建筑和雕刻等就能產生出最美最和諧的藝術效果。由此,畢達哥拉斯和他的門徒們確立了一些經驗性的審美規范,諸如完整、比例、對稱、節奏等等,并且最早發現了所謂的黃金分割規律,即把黃金分割成長寬具有一定比例[A:B=(A+B):A]的長方形,從而獲得形式美的規律。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傳人、雕塑家波里克里托斯專門研究了人體各部分間的比例,寫成了《法則》一書,明確指出了人體各方面的比例對稱數據,如健壯的人體身高為七個頭長(7:1),雕像的重心集中在一只腳上,另一只腳放松,能使整個身體的肌肉和筋的緊張與松弛變化突出,也能使整個形象更富于表現力。在波利克里托斯的代表作《執矛者》中,他就以頭與全身1∶7的比例塑造了高貴而肅穆的理想人體形象,用藝術作品本身來體現和諧就是美的原則。

波利克里托斯提出了頭與身長比為1:7的最美的人體結構原則。這尊《執矛者》就是作者為了支持這個比例原則而作。雕像塑造的是一個體格健壯充滿朝氣的青年戰士形象,體現了古希臘人對英勇戰士們的崇敬之情。他肌肉發達,左手持矛,右腿站立,身體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右手下垂,左腿則稍稍向后彎曲著地。整個的人體動態十分統一和諧,右腳支撐身體,軀干向左傾,頭向右轉,全身近似于一個優美的“S”形,仿佛在運動中尋求平衡。這種人體造型能使靜立的雕像產生很強的動感。

“整個天體是一種和諧和一種數”,音樂實際上是一種模仿。存在于天體中的和諧,是音樂模仿的模板。哲學家康德曾寫道:“有兩樣東西,我們越是持久和深沉地思考著,就越有新奇和強烈的贊嘆與敬畏充溢我們的心靈:這就是我們頭頂的星空和我們內心的道德律。”這段極其誠摯的文字真實地道出了人類幾千年的心聲。

“數”是畢達哥拉斯打開宇宙奧秘的鑰匙。音樂的和諧被認為是宇宙和諧的縮影。畢達哥拉斯認為,“完美的和諧體現在永恒不息地運動著的宇宙物體之中”。他把數規定為整個自然界的原則,認為音樂和宇宙都是一脈相通的,“整個天是一個和諧”,所以把天和整個自然界的一切范疇和部分都放在數以及數的關系之下。如果有些地方有不完全相合之處,他們便以另一種方式來彌補這些缺點,好造出一種一致性來。例如,因為他們認為十是完滿的,包括整個數的本身,于是他們說,在天上運行的星球也是十個;然而他們只可以看見九個,所以就造出第十個,即‘對地’。這九個星球是:當時已知的五(七)個行星:(1)水星,(2)金星,(3)火星,(4)木星,(5)土星,以及(6)太陽,(7)月亮,(8)地球,與(9)銀河(恒星)。因此第十個是“對地”,至于“對地”,還不能確定他們究竟把它想成地球的反面,還是想成完全的另外一個地球。這十個星球和一切運動體一樣,造成一種聲音,而每一個星球各按其大小與速度的不同,發出一種不同的音調。這是由不同的距離決定的,這些距離按照音樂上的音程,彼此之間有一種和諧的關系;由于這和諧關系,便產生運動著的各個星球的和諧的音樂,一個和諧的世界合唱。音樂家的使命就在于使這種和諧從天上降臨人世。音樂的使命就是使靈魂歸于永恒的和諧。

figure_0020_0008
▲圖為音樂神阿波羅和抒情詩女

傳說樂神繆斯之子俄爾普斯善彈豎琴。他以自己優美的琴聲吸引了整個宇宙,山石、鮮花、大海、男女老少乃至野游生物都被他的琴聲所陶醉。后來,俄爾普斯愛上了歐律狄克,而歐律狄克被毒蛇咬死,俄爾普斯發誓要下到地獄追趕歐律狄克。看管歐律狄克的守護神這一次同樣被俄爾普斯的音樂所懾服,便同意解除死亡之約,并將他的戀人送回人間。這段流傳已久的神話顯示了音樂的偉大。音樂之所以美妙和動聽,因為音樂有靈魂、有思想。

畢達哥拉斯認為,這是由于音樂體現了宇宙的和諧。而這個和諧本質就是數的和諧。音樂使我們釋放感情、寄托生活;在音樂之中,我們延續著文明,音樂使我們走向永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望谟县| 从化市| 淮安市| 汽车| 观塘区| 临夏市| 桂林市| 邵东县| 招远市| 夏邑县| 沙洋县| 凤山市| 元江| 常熟市| 大连市| 柞水县| 且末县| 广宗县| 平泉县| 浦北县| 探索| 永康市| 罗田县| 白水县| 双江| 玉田县| 青海省| 乐都县| 崇明县| 拉孜县| 乌拉特中旗| 肇东市| 潢川县| 宾川县| 西乌珠穆沁旗| 四子王旗| 凤山县| 姜堰市| 商水县| 嘉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