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廠商如何才能獲得利潤
第一節 交易是源于比較優勢
無論誰都擁有比較優勢
比較優勢原理大多通常用于解釋為什么自由貿易使不同國家的人能生產出更大的產量并達到更高的生活水平。像國家一樣,如果個人夠專注,即如果他們集中精力去做他們最擅長的事情,那么他們也可以達到更高的收入水平。找到職業上或商業上你具有比較優勢的地方,然后專注于這些方面將幫助你賺得更多的錢。
想得極端一些,假設你在任何一個生產活動上都比其他人更好,那是不是意味著你要把時間分配到各個活動上去?或者,考慮另一個極端,一個人可能在任何生產活動上都比其他人差,那這個人是否因為他不能在任何事情上競爭成功,就不能夠通過專注于相對最擅長的事而獲利呢?
其實,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不管你多么有天賦,你都有相對其他領域來說更有效的領域。同樣的,不管你做事情的能力多差,你總有相對來說有優勢方面,你可以在某個事情上競爭成功,并且通過專注于你的比較優勢獲得利益。比較優勢概念的核心是,“無論誰都一定擁有某種比較優勢”。也就是說,無論誰在工作上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
一些人可能覺得當他們與賺得比自己多很多的人交易時自己處于劣勢,其實不然,交易使雙方受益。一般來說,因為相對于那些不那么多才多藝、不那么有錢的人來說,你和越多才多藝、越有錢的人交易,你的情況就會更好,因為你的服務對他們更有價值。我們愿意當泰格·伍茲而不是其他職業高爾夫球員的球童,因為我們從他那能獲得更多,這是由于他比其他高爾夫球員贏得更多聯賽,而我們從他那里獲得的更多的價值就體現在當他的球童時獲得的更高的回報上。
假設員工甲在1小時之內可以預約4家客戶,或者可以制作20頁資料;而員工乙在1小時之內可以預約1家客戶,或者可以制作10頁資料。
接下來,比較一下甲、乙兩人進行各項工作時的機會成本。如果用犧牲的資料頁數來表示預約1家客戶的成本時:員工甲付出了5頁的代價,員工乙付出了10頁的代價。相反,用犧牲的預約件數來表示制作1頁資料的成本時:員工甲付出了1/5件的代價,員工乙付出了1/10件的代價。
通過比較后可以得到,員工甲進行預約客戶時犧牲的資料頁數比員工乙少,而員工乙在進行制作資料時犧牲的預約件數又要比員工甲少。因此,我們可以說,“員工甲在工作上的比較優勢是預約客戶(銷售),而員工乙在工作上的比較優勢是制作資料”。另外,經濟學中比較優勢的概念還告訴我們,“專心致力于擁有比較優勢的工作,可以提高整體的經濟效益”。
讓我們再進一步分析一下。按照上述的條件,員工甲在1小時之內可以預約4家客戶,對于員工乙來說,這是需要花費4個小時的工作。如果員工乙用相同的時間進行資料制作的話,可以制作40頁的資料。假設員工乙用其中的30頁資料和員工甲的4件預約進行交換,那么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呢?員工甲在1個小時之內的工作成果變成了30頁資料,而員工乙在4個小時之內的工作成果就變成了4件預約加上10頁資料,從資料的頁數上來看,都要比自己單獨工作時多出10頁。員工甲在和所有能力都比自己差的員工乙進行分工后,雙方都比單獨工作時獲得了更多的利益。
不管是在知識上還是能力上有多大差距,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比較優勢。即使對方水平有限,能力超群的員工甲也應該在工作時盡量選擇和他人分工作業。在現實中還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說,某職業運動員在學生時代取得了一級會計證書,而自己的妻子只有二級會計證書。盡管如此,他也應該把經紀人的工作委托給妻子,自己去專心訓練。這樣更有利于兩人充分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從而使兩人發揮出自己的能力。
楊振寧曾在芝加哥大學做實驗物理的研究,然而他的研究工作并不太順利。雖然師長們對他的見識非常欣賞,但缺乏動手能力卻成了楊振寧的死穴。
他自幼便是左撇子,好不容易才被母親糾正過來。他小時候曾用泥捏了一只雞,拿給父母看,父親為了鼓勵他,夸獎說:“這支藕做得真不錯哦!”在芝加哥大學,盛傳“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楊振寧”的笑話。后來,楊振寧在導師、被稱美國氫彈之父的特勒的建議下,轉攻對動手能力要求不強的理論物理學。1957年,因和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宇稱不守恒理論,最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了成功。
實驗物理并不是楊振寧的強項,繼而他轉攻理論物理,才在最大限度上發揮了他的比較優勢。一些人起初跟別人相比處于劣勢,因此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積極主動去獲得更多利益。但是,就像我們將看到的,如果能努力并合理地運用自己的能力,不管什么原因,甚至那些不那么有優勢的人,都可以在金錢方面有很出色的表現。
你需要掌控自己的職業發展,想清楚你將如何最好地施展你的天賦,并且通過市場與合作去達到你的目標。沒有誰會比你自己更在意你個人的成功,也沒有誰比你更清楚自己的興趣、技能和目標。不只包括去了解那些你能做得最好的事情,也包括發現那些符合你興趣,給你最大滿足感的事情,進而發現你具有比較優勢的職業機會。
什么是比較優勢


喬丹修剪草坪的機會成本是1萬美元,而瑪麗的機會成本是40美元。從絕對優勢上來說,喬丹比瑪麗更適合修剪草坪,因為他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干完這些活。但是從比較優勢上來說,瑪麗更應該修剪草坪,因為她修剪草坪的機會成本要比喬丹低得多。因此,喬丹去拍商業廣告,瑪麗修剪草坪是符合經濟學中勞動分工原則的。
我們在工作時,即使沒有絕對優勢,即使不能成為職場之星也沒有關系,只要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具有比較優勢的本領,無論誰都可以在工作中創造出輝煌的成績。這一點也正是比較優勢給我們的最大啟示。然而為了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以及適合自己的工作,需要在實際中進行各種嘗試,它并非一個簡單的過程。
而且,我們在工作中的比較優勢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剛才提到的技術進步、貿易模式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都會對判定什么是比較優勢產生影響。因此,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價值,需要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靈活轉換工作方法。有時,還要求我們敢于拿出更換工作和行業的勇氣。另外,根據比較優勢進行分工時,通過和同事交流來協調彼此的工作這一點也十分重要。因此,最近許多公司在招聘時,特別注重應聘者的交流能力,其中對能否在交流中進行邏輯思維這一項尤為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