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圖解方與圓
  • 鏡心
  • 1134字
  • 2019-11-22 19:18:01

無為而為,最妙的方圓合一

做人處世,效法方圓之道,盡量地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不辭勞苦,不計名利,不居功,秉承天地生生不已、長養萬物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沒有絲毫占為己有的傾向,更沒有要求回報。人們如能效法方圓合一的做人處世之道,這才是最高的道德風范。而計較名利得失,怨天尤人,便是與方圓的精神相違背。所謂“處無為之事”說的就是“為而無為”的原則:一切作為,應如行云流水,義所當為,理所應為,做應當做的事。做過了,如雁過長空,不著絲毫痕跡,不有纖芥在心,正如泰戈爾詩中所寫,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鳥兒已經飛過。

三國時曹魏陣營有兩個著名謀士,一是楊修,一是荀攸。楊修自恃才高,處處點出曹操的心事,經常搞得曹操下不了臺,曹操“雖嘻笑,心甚惡之”,終于借一個惑亂軍心的罪名把他殺了,而荀攸則完全是另一種下場。荀攸有著超人的智慧和謀略,不僅表現在政治斗爭和軍事斗爭中,也表現在安身立業、處理人際關系等方面。他在朝二十余年,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上下左右的復雜關系,在極其殘酷的人事傾軋中,始終地位穩定,立于不敗之地。

在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條件下,曹操雖然以愛才著稱,但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的鐵腕人物,鏟除功高蓋主和有離心傾向的人,卻從不猶豫和手軟。荀攸正是很注意將超人的智謀應用到防身固寵、確保個人安危等方面。那么,荀攸是如何處世安身的呢?曹操有一段話很形象也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這一特別謀略:“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可見荀攸平時十分注意周圍的環境,對內對外,對敵對己,迥然不同,判若兩人。參與謀劃軍機,他智慧過人,迭出妙策;迎戰敵軍,他奮勇當先,不屈不撓。但他對曹操,對同僚,卻注意不露鋒芒、不爭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勞盡量掩藏起來,表現得總是很謙卑、文弱、愚鈍。

荀攸大智若愚、隨機應變的處世方略,使得在與曹操相處20年中,關系融洽,深受寵信,從未得罪過曹操或使曹操不悅。也從不見有人到曹操處進讒言加害于他。建安十九年,荀攸在從征孫權的途中善終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對他的品行推崇備至,贊譽他為謙虛的君子和完美的賢人,這都是荀攸無為而作、明哲保身的結果。

荀攸深諳老子“無為”之道,無為而為,反而能夠有所作為。這正如許多世間之法則,均是在兩個極端之間徘徊。例如:以柔克剛,“木”雖鈍,但削成“矛”狀,或許比真正的矛還要鋒利。連圣人們也都認同這樣的道理。

有時,不必偏執于方正,過于追求“有為”和“大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布衣隱士,似乎本身都無所作為,但卻成就了大作為,就是因為他們熟諳了方圓之法,洞悉老莊“無用之才有大用”的處世之道。以圓融虛無的胸懷包容一切功用,一切為我所用,才是真正的大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县| 修文县| 公安县| 盐山县| 佳木斯市| 泾源县| 台南市| 萨迦县| 桂阳县| 沂源县| 阜宁县| 岳普湖县| 泸西县| 乐安县| 永吉县| 邻水| 邯郸县| 洛宁县| 阜新市| 关岭| 苍溪县| 陈巴尔虎旗| 龙陵县| 政和县| 五峰| 招远市| 大埔县| 搜索| 太和县| 宜昌市| 大邑县| 库尔勒市| 那曲县| 泾源县| 静宁县| 军事| 安达市| 洛宁县| 漯河市| 佛山市| 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