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成語接龍(8)
- 成語接龍游戲
- 流年主編
- 1787字
- 2019-08-29 16:40:24
入木三分
分秒必爭
爭先恐后
后顧之憂
憂心如焚
焚琴煮鶴
鶴立雞群
群龍無首
首屈一指
指鹿為馬
馬革裹尸
尸位素餐
餐風宿露
露膽披肝
肝膽相照
照功行賞
成語釋義
入木三分:王羲之的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F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分秒必爭:一分一秒也一定要爭取。形容充分利用一切時間。
爭先恐后: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后顧之憂:來自后方的憂患。指在前進過程中擔心后方發生問題。
憂心如焚:心里愁得像火燒一樣。形容非常憂慮焦急。
焚琴煮鶴:把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鶴立雞群:像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非常突出。
群龍無首:比喻沒有領頭的人,某些事無法統一行動。
首屈一指:扳指頭計算,首先彎下大拇指,表示第一。引申為最好的。
指鹿為馬: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馬革裹尸: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尸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上。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職位,不盡職守;素餐:白吃飯。指一個人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
餐風宿露: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露膽披肝:披露肝膽。比喻待人坦誠之至。
肝膽相照:肝膽:比喻真心誠意。比喻以真心相見。
照功行賞:按照功勞大小給予不同的獎賞。
故事鏈接
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會稽人,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家。因為他曾經官居右軍將軍,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的書法,可以稱得上冠絕古今。他的字秀麗中透著蒼勁,柔和中帶著剛強,后代眾多著名書法家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后代學習書法的人大都用他的字當范本。現在他留下來的書帖中最著名的有《蘭亭集序》《黃庭經》等,都是他書法作品中的精品。
王羲之取得這些成就固然與他的天賦有關,但主要還是他刻苦練習的結果。
他曾經在池塘邊練習寫字,每次寫完,就在池塘里洗滌筆硯。每一次,筆頭一觸及水池,水池里立即就黑了一片,染黑的水像一朵黑云一樣迅速擴散到整個水池;再等他洗一洗那硯臺,水池就黑得沒法看了。有時候,他洗完筆硯,就在水池邊休息一會兒,看著這被染黑的水,他思考了很多,領悟了很多。這種奇特的經歷帶給王羲之很多啟發,讓他越發相信,只要自己天長日久地堅持練習書法,一定能成為書法大家。時間一久,整個池塘的水都變黑了,加之墨汁很臭,害得那些小魚小蝦都沒法生存了!而王羲之的書法功力果然大增!由此可知,王羲之在練習書法上所下的功夫有多深了。
王羲之不僅刻苦練習,還喜愛反復琢磨。為了練好字,王羲之無論是走路還是休息,無論是吃飯還是上廁所,腦子里縈繞的全是字的結構;就是在夢里,他也念念不忘一些字的偏旁部首,高聲嚷嚷著這些部首的名字。就這樣,他不停地揣摩字的骨架、領會字的氣勢,還不時用手指在衣襟上比畫。久而久之,王羲之時常把自己的衣服劃破。由此可知,王羲之對練字是多么癡迷。
有人不禁想問,王羲之這么用功,他的書法究竟練到了什么境界?有一次,當朝皇帝要到北郊祭祖,就先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然后再派工匠雕刻下來。結果工匠在雕刻時非常驚奇地發現,王羲之用毛筆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中,連濕布都無法擦掉,木匠的刀子刻進三分還能看見墨跡。這種情景,是這位工匠從沒見過的,他不由得高聲贊嘆說:“右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王羲之刻苦練習書法,以至于書法入木三分的故事,啟示我們:無論是學習知識,還是鉆研某項技能,都要刻苦用功,全身心投入,仔細琢磨,天長日久,一定能學有所成。
鶴立雞群
三國時候,魏國的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和音樂家。他身材魁梧高大,才華橫溢,走到哪兒都非常引人注目。后來,他因為得罪了司馬昭,在41歲的時候就被殺害了。
嵇康的兒子嵇紹,和他的父親一樣有才學,并且身材魁梧,儀表堂堂。
司馬炎滅魏稱帝后,嵇紹被征召到京都洛陽當官。有人見了他以后,對他父親的好友王戎說:“昨天我第一次見到嵇紹,他長得高大極了。在人群之中,就像一只仙鶴站在雞群里那樣突出?!保幼孀孔咳缫苞Q之在雞群。)
王戎聽了,說:“你還沒有見過他父親呢,比他更突出!”
晉惠帝司馬衷繼位后,嵇紹擔任侍中,侍從皇帝,經常出入宮廷,很受皇帝信任,而嵇紹也對晉惠帝忠心耿耿。后來,西晉皇族內部發生了“八王之亂”,嵇紹在跟隨惠帝出兵作戰的時候,盡力護衛晉惠帝,不幸中箭身亡,鮮血飛濺在惠帝的戰袍上?;莸酆苁芨袆樱蛔寖仁滔慈ミ@件戰袍上的血跡,表示他非常贊賞和懷念嵇紹的高貴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