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連橫
秦國經(jīng)過改革,國力日漸增強。面對勢力不斷擴張的秦國,其他六國都感到恐慌。為了抵抗秦國,有人建議六國采取聯(lián)合抗秦的策略。這種策略叫作“合縱”。另有一些人站在秦國一邊,拉攏各國與秦國合作,打擊其他國家,這種策略叫作“連橫”。在主張“連橫”的政客當中,要數(shù)張儀最有名望。
張儀是魏國人,他早年和蘇秦同在鬼谷子先生門下求學。張儀學完課業(yè)之后,告別了老師和同學,到諸侯國去進行游說。

士的崛起
戰(zhàn)國時期,養(yǎng)士之風盛行,著名的“戰(zhàn)國四公子”都養(yǎng)士千人。士與主人之間建立起一種新型的隸屬關(guān)系。張儀、蘇秦便出自于這樣的階層。
張儀歷經(jīng)千辛萬苦到了秦國,這時,秦孝公已經(jīng)死了,他的兒子秦惠王即了位。張儀憑借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王的信任,當上了秦國的相國。這時候,六國正在組織合縱。
在六國當中,要數(shù)齊、楚兩國最強大。張儀認為要實行“連橫”,必須拆散齊國和楚國的聯(lián)盟,他向秦惠王獻了個計策,他假裝辭去秦國相位,帶著厚禮,以游說者的身份投奔楚國。
楚懷王對張儀在秦的顯赫地位早有耳聞。張儀一到楚國,楚王就盛情款待了他。楚王對張儀說:“您來我們這個偏僻落后的國家,有什么指教嗎?”
張儀接過話茬說:“大王如果能聽我的意見,首先同齊國斷交,不再同它往來,我能把秦國商、於一帶的600里土地獻給貴國;讓秦王的女兒嫁給大王做妻妾。秦、楚兩國之間娶婦嫁女,結(jié)為親戚,永遠和好。這樣,削弱了北邊齊國的力量,西邊得到秦國的好處,我看沒有比這更好的主意了。”
·蘇秦合縱·
蘇秦是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他與張儀是同學,師從于鬼谷子。蘇秦入燕,深受燕昭王信任。蘇秦認為,燕國欲報強齊之仇,必須先向齊表示屈服順從,掩飾復仇的愿望,贏得振興燕國所需的時間。其次,要鼓動齊國不斷進攻其他國家,以防止齊國攻燕,并消耗其國力,為此,他勸說齊王伐宋,合縱攻秦。公元前285年,蘇秦到齊國,挑撥齊趙關(guān)系,取得齊湣王的信任,被任為齊相,暗地卻仍在為燕國謀劃。齊湣王不明真相,依然任命蘇秦率兵抗御燕軍。齊燕之軍交戰(zhàn)時,蘇秦有意使齊軍失敗,5萬人死亡。他使齊國群臣不和,百姓離心,為樂毅五國聯(lián)軍攻破齊國奠定了基礎(chǔ)。
之后,蘇秦又說服趙國聯(lián)合韓、魏、齊、楚、燕攻打秦,趙國國君很高興,賞給蘇秦很多寶物。蘇秦得到趙國的幫助,又到韓,游說韓宣王;到魏,游說魏襄王;至齊,游說齊宣王;又往楚,游說楚威王。諸侯都贊同蘇秦之計劃,于是六國達成聯(lián)合的盟約,蘇秦為縱約長,并任六國相。回到趙國后,趙王封他為武安君。秦知道這個消息后大吃一驚。此后15年,秦兵不敢圖謀向函谷關(guān)內(nèi)進攻。
楚王喜出望外,贊成張儀的主張,一群溜須拍馬的大臣都向楚王祝賀。楚國把相印交給張儀,宣布與齊國解除盟約,并派使臣隨張儀接收商、於之地。
張儀出使楚國的目的達到了,他一回到秦國便假裝從馬上掉下來傷了腳,一連3個月都不理楚國使臣。后來,齊國見楚國不講信義,便與秦國聯(lián)合了。張儀見計劃實現(xiàn)了,便把楚國使者打發(fā)走。楚國使者再一次向張儀索要土地時,張儀耍賴不承認有這回事了。
使者回來一報告,楚懷王怒發(fā)沖冠,發(fā)動10萬大軍攻打秦國。秦惠王也發(fā)兵10萬人迎戰(zhàn),齊國趕來助戰(zhàn)。楚國一敗涂地,10萬人馬只剩了兩三萬,商、於600里地沒到手不說,還被秦國奪去了漢中600里地。
后來,張儀又去韓國、齊國、趙國、燕國等國逐一地推行他的連橫策略。在他的策劃下,秦對韓、魏采取又拉又打的策略,迫使這些國家就范,力圖侍奉秦國以求相安無事。張儀還曾率軍向東侵伐,使秦完全占有了河西、上郡等地,并在河東占有土地,掌握了黃河,國威大振。
張儀作為一個縱橫家,活躍在戰(zhàn)國的政治舞臺上,他以言辭和策術(shù)游說各國君主,成為戰(zhàn)國時期特有的政治活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