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退避三舍

晉文公即位以后,治理內政,發展經濟,晉國又漸漸強盛起來。晉文公的機智、仁慈、勇敢與寬厚都預示著他將成為中原霸主。

這時候,逃往鄭國的周朝天子周襄王派人到晉國討救兵。原來周襄王有個異母兄弟叫太叔帶,聯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國借兵,奪取了周襄王的王位。

晉文公馬上發兵攻打狄人,狄人大敗,晉文公又殺了太叔帶和擁護他的一幫人,護送天子重返京城。

周襄王設宴款待,并允許晉文公向自己敬酒。晉文公乘機請求周襄王,自己死后能用天子葬禮的儀制安葬。周襄王說:“這是天子的典章。現在還沒有人能取代周王室,天下不能有兩個天子,那樣您也不會喜歡的。”周襄王寧肯損失土地,也不愿損害周禮,他將陽樊、溫、攢茅、原等地的田地賞賜給晉文公。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楚國攻打宋國,宋襄公的兒子宋成公又來向晉國求救,說楚國派大將成得臣率領楚、陳、蔡、鄭、許五國兵馬攻打宋國。大臣們都同意出兵救援宋國,扶助有困難的國家,以建立霸業。

獸頭陶范 春秋

出土于山西侯馬古代晉都遺址。此地出土有大量精美的鑄銅陶范,證明這里曾大批鑄造過青銅器。

晉文公知道,要擁有中原霸主的地位,就得打敗楚國。他便將部隊編為上、中、下三軍(三陣),于公元前632年一月渡過黃河。根據戰略方案,晉軍進攻衛國并將其占領,又于三月攻克曹都陶丘,俘虜曹共公。因為曹、衛是楚的依附國,晉文公以為楚軍必然棄宋而北上救曹、衛。然而楚不為所動,仍全力圍攻宋都,宋再次向晉告急。

·弭兵之會·

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帶來普遍的災難。對于夾在大國之間的中小國家來說,災難最為嚴重,因此它們不遺余力地倡導“弭兵”。春秋時共有兩次“弭兵之會”,都是宋國倡導的。公元前579年,宋國大夫華元倡導的第一次弭兵運動促成了晉楚兩國暫時休兵罷戰。三年之后鄢陵之戰爆發,宋國大夫向戌第二次倡導弭兵,得到晉楚的贊同。公元前546年,“弭兵會議”在宋國都城商丘召開,晉、楚、齊、秦、魯、衛、鄭、宋、陳、蔡、許、曹、邾、滕一共14個國家參加會議,會議規定,晉的盟國朝楚,楚的盟國朝晉,雙方的盟國同時承認晉、楚兩國的霸主地位,齊、秦兩國則與晉、楚平起平坐。這樣,延續了一百多年的春秋中期的大國爭霸戰爭,終于以休戰而結束。

晉文公感到進退兩難:若不救宋,則對不住宋襄公當年的禮遇,而且宋敵不過楚而降之會使晉失去一個盟友,對晉稱霸中原計劃不利;但若移兵救宋,則使原定誘楚決戰曹、衛之地的戰略意圖泡湯;且南下主動攻楚一來違背了自己在楚國對楚成王的承諾,二來使晉軍遠離本土,勞師耗財,對手又是強大的楚國,取勝很難。晉文公一籌莫展。這時元帥先軫有了良策,他主張讓宋國賄賂齊、秦兩國,由齊、秦出面勸楚罷兵;并把曹、衛的一部分土地贈送給宋,使宋堅定抗楚的決心;楚與曹、衛是盟友,看到自己盟國的土地為宋所擁有,更不會放過宋國,齊、秦再善意勸解楚也不會聽的;齊、秦這樣一定怨恨楚不給面子,就會放棄中立而站到晉國一邊,晉國實力就將壓倒楚國,楚軍就須小心了。

晉文公大贊“妙謀”,立即實行。楚國果然不聽齊、秦勸解,繼續圍宋。齊、秦惱楚眼空一切,于是宣布與晉國結盟抗楚。

楚成王見晉軍降曹滅衛,深知其實力非比尋常,而又結盟齊、秦,形勢已開始對楚不利,就命令楚軍退到申地,并撤回戍守齊國榖邑的申叔軍,令尹子玉也被要求撤去宋圍,避免與晉軍交鋒。他訓誡子玉,晉文公德高望重,并非等閑之輩,晉軍不好對付,凡事量力而行,適可而止。但驕傲自負的子玉對楚成王之言不以為然,堅持要與晉軍決一死戰,并派伯棼去向楚成王請戰,要求增兵。楚成王此時優柔寡斷,最后抱著希望楚軍僥幸取勝的心理同意了子玉的請求,但他又畏晉強大,怕失敗了元氣大傷,只派西廣、東宮、若敖之六卒北上增援。

晉楚城濮之戰示意圖

子玉得到支援,更堅定了與晉作戰的決心。他派大夫宛春使晉,提出“休戰”條件:晉讓曹、衛復國,楚則撤離宋國。晉大夫子犯(即狐偃)認為子玉太無禮,晉應主動南下擊楚;晉中軍主帥先軫輕輕搖頭以示不妥,他再次獻策晉文公,表示這回管教楚師鎩羽而歸。

晉文公私下答應曹、衛復國,但前提是曹、衛必須與楚絕交;并扣留宛春以激怒子玉北上挑戰。子玉見曹、衛已附晉,而楚使被扣,認為受到巨大侮辱,勃然大怒,下令撤去宋圍,移軍北上伐晉。

成得臣先派人要求晉軍釋放衛、曹兩國國君。晉文公卻暗地通知這兩國國君,答應恢復他們的君位,條件是他們先跟楚國斷交。曹、衛兩國真的按晉文公的意思做了。

成得臣本想救這兩個國家,不料這兩個國家不講道義倒先來跟楚國絕交,氣得他率領全軍直奔晉軍大營。

楚軍一進軍,晉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這種做法讓許多晉軍將領費解。狐偃解釋說當初楚王曾經幫助過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許過愿:萬一兩國交戰,晉國會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為了信守這個諾言啊。

子玉見晉軍不戰而退,以為晉文公膽怯,不過徒有虛名,于是催軍追逐。楚軍中有人感到事有蹊蹺,建議持重收軍,伺機再追。子玉斥責他們當斷不斷,貽誤戰機,認為聚殲晉軍,奪回曹、衛指日可待。楚軍追晉軍至城濮。

晉軍在城濮屯兵,齊、秦兩軍和剛被解圍的宋成公軍隊會合。而楚軍此時軍分三陣,嚴陣以待。公元前632年四月四日,晉軍向楚軍發起攻擊,晉下軍佐將胥臣把駕車馬匹蒙上虎皮,突然攻向楚右軍——戰斗力最差的陳、蔡軍,陳、蔡軍遭此突襲,加之又被虎皮迷惑,頓時潰散。

接著晉軍又“示形動敵”。晉上軍主將狐毛在戰車上豎兩面大旗,引車后撤假裝退卻;晉下軍主將欒枝也用戰車拖曳樹枝使塵土飛揚,造成晉后軍也退卻的假象以誘楚軍出擊。子玉不知是計,命楚左翼子西進擊。晉中軍主帥先軫見楚軍上當,便命佐將郤臻率最精銳的中軍迎擊楚左軍,而狐毛、欒枝也乘機回軍側擊楚左翼。楚左軍陷入重圍,后退又無路,只能接受被殲的命運。子玉見兩翼均被消滅,情知無力挽回敗局,無奈下令中軍脫離戰場,才沒有全軍覆滅。

晉文公連忙下令,吩咐將士們不要追殺,把楚軍趕跑就是了。成得臣帶著殘將敗兵向后敗退,自己覺得沒法向楚成王交代,就在半路上自殺了。

晉國打敗楚國的消息傳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認為晉文公立了大功。晉文公趁機約了各國諸侯開了個大會,訂立了盟約。這樣,晉文公就成了中原霸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冈市| 莎车县| 襄樊市| 南川市| 调兵山市| 晴隆县| 陕西省| 湟中县| 高雄市| 喀喇沁旗| 星子县| 驻马店市| 大悟县| 博兴县| 广饶县| 当涂县| 灵石县| 阿克苏市| 于田县| 台江县| 乐清市| 秦皇岛市| 苗栗市| 新泰市| 白山市| 岐山县| 卢湾区| 阿克苏市| 都江堰市| 奉贤区| 天水市| 大同市| 涞源县| 房山区| 岳阳市| 墨玉县| 石台县| 前郭尔| 伊金霍洛旗| 乐安县|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