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的戲劇家莎士比亞曾對黃金這樣描述道:“金子?貴重的,閃光的,黃澄澄的金子?不,是神呦!我不是徒然向它祈禱,它足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邪惡變成善良,衰老變成年少;怯懦變成英勇,卑賤變成崇高。”

在15世紀,黃金與香料是歐洲人最夢寐以求的兩樣東西。因為氣候原因,香料在當時只有東方才出產,由于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歐洲的香料供不應求,這使它的價格一度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黃金。在某種程度上,擁有香料,就擁有了黃金。至于真正的黃金,那更是財富的象征。可是,歐洲的黃金產量卻很低,去哪兒尋找黃金呢?

13世紀末期的威尼斯冒險旅游家馬可·波羅為歐洲人指出了一個方向——他曾在《馬可·波羅游記》中寫道,在東方的印度和中國“黃金遍地,香料盈野”。要發財,就要到東方去。

馬可·波羅對東方的描述,帶給歐洲幾代人的夢想,他們對富庶的東方充滿了向往。可是,要去到遙遠的東方談何容易?在歐洲通往東方的傳統商路上,崛起的奧斯曼土耳其曾經是歐洲幾百年的噩夢,這個大帝國把守著歐亞的橋梁,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他們要想通過這道屏障去實現黃金夢,不啻是天方夜譚。

不過,歐洲人是聰明的,他們很早就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眼前那浩瀚的海洋。大西洋是神秘莫測的,他們渴望能通過它尋找出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路。在這一時期,歐洲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意大利航海探險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有幸抓住了歷史的機遇。

機遇就像一個待嫁的小姑娘,要想得到她,那就要看誰對她的追求更為執著。哥倫布對尋找通往東方新航路的執著,可以說是傾其一生,狂熱無比。他根據在當時并沒得到人們普遍認同的哥白尼的“地圓說”,進行了一番推算,得出了一個前所未聞的結論:向西,橫渡大西洋,必有通往東方的道路。去東方,向西行,這種理論在當時可算是標新立異了。

哥倫布根據自己的計算結果,草擬了一份穿越大西洋、前往東方的航海計劃,不過,要實現這個充滿幻想的計劃,需要大筆資金,并不富裕的哥倫布本人是拿不出這筆錢的,他只能到處尋求有錢人的資助。

1484年,哥倫布向以熱衷航海事業著稱的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獻上了自己的探險計劃,希望能得到國王的支持,但若昂二世認為,哥倫布的計劃簡直太離譜,于是很客氣地否決了他的建議。

這也不能全怪若昂二世,實際上,在哥倫布的此計劃中,在距離的計算上,他確實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他小看了地球,漏算了一個太平洋。

若昂二世的拒絕,并沒有使哥倫布灰心,在隨后的十多年中,他又向多個國王推薦了自己的航海計劃,但仍然沒人相信他,大家都認為他是個騙子。直到1492年,杰出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認為,哥倫布的航海計劃雖然有些離譜,但贊助這個探險計劃所付出的代價并不算多,萬一能有所發現,回報是難以估量的,值得一試!顯然,伊莎貝拉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指望他真能到達東方。

哥倫布像

1492年,哥倫布的愿望終于實現了,西班牙女王答應贊助他。從1478年制訂西行航海計劃開始算起,到計劃實施,前后將近15年,航海計劃最終付諸行動了。伊莎貝拉授予哥倫布“海上大將”的稱號,并任命他為所發現島嶼和陸地的總督,準許他從這些地方的產品和投資所得中抽取一定的提成。

1492年8月3日黎明,意氣風發的哥倫布懷揣西班牙王室致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87名水手,分乘“圣瑪麗亞”號、“平塔”號和“尼尼亞”號三艘木帆船,從西班牙的巴羅斯港起錨,向浩瀚無際的大西洋深處駛去,一場劃時代的航海探險活動開始了。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會想到,這次航行將對人類歷史的進程產生多么重大的影響。

哥倫布的船隊在茫茫的大西洋中航行了70多天,并沒有見到預計中的大陸。海上的生活非常單調,水天茫茫,無邊無際。船隊不僅要面對變幻莫測的海上風暴,而且船上所攜帶的淡水和食物也是有限的,水手們的恐慌情緒日益加深,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他們不想再聽哥倫布的說辭了,紛紛吵嚷著要返航。他們對哥倫布說,如果再不下令掉轉船頭返回西班牙,就要把他扔到海里去喂魚!

其實,此時的哥倫布也是憂心忡忡的,現實與想象完全對不上號,但事已至此,半途而廢是萬萬不甘心的。為了安撫水手們的情緒,哥倫布對他們許諾說:“三天,再堅持三天,到時還見不到大陸的話,我們就返航!”得到了明確答復的水手們,這才回到了各自的崗位上。此刻的哥倫布心情很沉重,只能乞求上帝出手相助了。哥倫布是幸運的,仁慈的上帝注定要令他名垂史冊,就在第三天,奇跡出現了。1492年10月12日凌晨,一覺醒來的水手們透過晨曦在海天相接的地方,終于看到了陸地朦朧的影子,眾人發出了歡呼聲,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是加勒比海巴哈馬群島中的華特林島。上岸以后,大家高興得淚流滿面,哥倫布跪在地上,撫摸著土地,把這個島命名為圣薩爾瓦多島,意為“救世主島”。

此時,哥倫布和他的船員們并不知道,他們所到的地方并不是東方的亞洲,而是一個歐洲人前所未聞的新地方,這個地方后來被命名為“美洲”。“美洲”這個神秘的大陸,第一次呈現在歐洲人的面前,從此改變了它的命運。

哥倫布的航海船只復原模型

當時,有許多身體半裸、臉上涂著油彩、頭上插著鮮艷羽毛的土著居民圍了上來,他們用警惕的目光注視著這些白皮膚、藍眼睛的人,哥倫布讓水手把身上的玻璃項鏈取下來送給他們,土著居民見這些白人并無惡意,也給他們送來了一些淡水和食物。

哥倫布認為,他們此刻到達的是印度附近的島嶼,于是就把當地歡迎他們的那些棕色皮膚的土著居民稱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的意思。此時的哥倫布雖然踏上了美洲,可是,他卻認為那里是亞洲。當時的人們根本不知道在歐洲與亞洲之間,還存在著一個美洲。

經過短暫的休整,哥倫布帶領著他的船隊繼續向西南航行,到達了古巴和海地。在那里,他們看到了從未見過的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還看到一些土著居民把一種草葉子點燃后放在口中吸,然后悠閑自在地吞云吐霧,原來,那就是煙草。返航時,哥倫布把這些植物的種子都帶回了歐洲。一個世紀以后,煙草在歐洲廣為流行,哥倫布也因此被譽為“煙草的傳播者”。

10月25日,“圣瑪麗亞”號不幸觸礁沉沒。哥倫布此行的目標是中國,希望與中國進行香料與黃金貿易的談判,眼下雖然沒有到達中國,但總算找到了通往東方的新航線,哥倫布決定返航。他在當地留下40人,并用“圣瑪麗亞”號的木材,為他們建造了一個居住點,然后帶著掠奪來的土著人以及多種植物標本返航。當他于1493年3月返回西班牙時,被當成了西班牙的英雄。

哥倫布這次橫渡大西洋的壯舉,使歐洲人第一次知道,在大西洋彼岸,還有著不為人知的陸地和新人種,這不僅轟動了西班牙,也震撼了整個歐洲,被稱為“自開天辟地以來,除了造物主的降生與死亡之外,最偉大的事件”。

在以后的10年里,哥倫布又進行了三次航行,探察了美洲的波多黎各、牙買加、維爾京群島以及從圭亞那到洪都拉斯一段大陸沿海地區,并在圣多明各島建立了歐洲人在新大陸的第一個永久殖民地。不過,他的幾次遠航都沒能找到夢寐以求的黃金,他漸漸受到人們的冷落。1506年5月20日,窮困潦倒的哥倫布在極度失意中離開了人世。在位于塞維利亞的墓碑上,銘刻著為他抱打不平的字句:“為了卡斯蒂利亞王國和若昂王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功不可沒。”

一直到死,哥倫布都認為自己所到達的是印度,后來,意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經考證后指出,哥倫布到達的不是印度,而是歐洲人從未見過的一個新大陸。于是,這個新大陸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叫“亞美利加”,也就是美洲。不過,人們并沒有忘記哥倫布的功績,仍然把他譽為“發現美洲的人”。歷史學家戈頓說:“哥倫布是唯一的,全世界借助他著名的航行,將東方與西方兩個半球連接起來,他是一位無可置疑的發現者。”多年以后,10月12日這一天,被確定為“哥倫布紀念日”。

地理大發現大大促進了歐洲與美洲乃至世界各地的貿易往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宝丰县| 吴川市| 翼城县| 获嘉县| 波密县| 玉门市| 佛坪县| 城市| 左贡县| 定西市| 吉木萨尔县| 镇赉县| 乌拉特中旗| 霍州市| 凤冈县| 天柱县| 安徽省| 武清区| 广东省| 武清区| 广东省| 沙湾县| 通州市| 海林市| 南雄市| 洛隆县| 玉门市| 武乡县| 晋中市| 龙江县| 赤壁市| 琼结县| 宁强县| 玉门市| 湟源县| 涞源县| 延寿县| 包头市| 兴业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