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性格分類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通過對內向型性格、外向型性格及性格的思維、直覺、情感、感覺四種功能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后,將一些特殊的性格表現同心理類型結合起來,最終得出了八種性格,即外向思維型、外向直覺型、外向情感型、外向感覺型、內向思維型、內向直覺型、內向情感型、內向感覺型。

1.外向思維型
這種類型的人,努力使自己生活在一般社會普遍承認的規范中。這些人不以自己隨意的獨斷作為判斷的基礎標準,他們的判斷具有客觀性。他們能出色地把握各種客觀的事實和條件,在深思熟慮后得出結論,并使自己的行動理性化。
這種類型的人,不僅對自己,而且在與周圍人的關系方面,不論視為善惡,還是視為美丑,一切都以被賦予理性的原則作為最高標準。這種類型的人在順應時代的潮流方面極為敏銳和出色。但是,因為過于跟隨潮流,他們也給人一種極其新潮的印象。如果生活態度僵硬化,就會給人一種缺乏自由豁達的感覺。因為這種類型的人大多數位于極端之中。
這種類型的人因為思考占優勢,所以,屬于感情的東西被壓抑,美的活動、興趣、藝術鑒賞、交朋友等方面被阻礙和排擠。如果感情過于壓抑,在無意識中的感情就會反抗,那么也許會產生連本人都不知道緣由的結果。
由于這一類型的人的理性很強,由理性來主導行動,而且看待和對待事物較為客觀,因此,這一類型主要以男性居多,因為思維作為決定性的功能多數歸屬于男性。通常情況下,當思維在女性身上占據優勢時,它來源于心靈中直覺的活動占優勢地位。
通俗地講,此類人屬于行動型,在社會中容易獲得成功。他們頭腦靈活,適合從事政治、經濟、顧問、醫生等工作,也能成為官僚家。但是,他們在行惡的場所也容易犯罪。這種人想盡力擺脫主觀對行動的影響。

2.內向思維型
內向思維型的人與外向型思維的人相同,也追求理念,只是其方向相反,不是向外,而是向內。這種人善于在自己的內心構筑并發展理想的世界。總是富有積極性,不會因麻煩、危險、被視為異類或唯恐傷害別人感情等理由而停滯不前。
然而,這種人卻不善于把其理想付諸于現實,很多人的實際能力不太出色。因為他們常常忽視客觀存在,而是為理論而理論。其追求理想的方式是主觀、固執,不接受他人的意見。
對待周圍的人,只是消極地關心,甚至漠不關心。因此,別人感到自己像被討厭著一樣被他拒絕。這種人一般給周圍人冷淡、任性和自以為是的印象。因為這種人對來自他人的妨礙感到不安,所以,這種人對周圍的人也會表現出禮貌和親切,其態度總讓人感到生硬。這種人容易引起周圍人的誤解,不擅長社交,也不知如何得到對方的好感。與他親近的人會極其贊賞這種人的親切態度和豐富的內心世界,但與他疏遠的人,卻認為這種人冷淡、難以取悅、難以接近及妄自尊大。但這種人并不是驕傲自大,在構筑內心理想方面有勇氣,敢于大膽地冒險,只是在同外界現實接觸時,就怯懦、不安、想法設防。不愿自我吹噓是這種人的美德,因為他本來就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但有時遇到非常理解自己的人,反而立即給予對方過高的評價。
一般來說,內向思維型的人的頭腦非常聰明,但不是為了成就一番事業,而是為了滿足內心的需要,所以在社會上并沒有成功,是典型的孤芳自賞型。德國哲學家康德就屬于這一類型。同外向思維的典范——達爾文相比,前者注重主觀因素,后者依據的是客觀事實。康德把自己限定在對知識的評論上,而達爾文善于對極為豐富的客觀現實進行探討。在內向思維型的人看來,金錢、地位、名利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內心的問題。這類人在數學、物理等領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從某個角度看,這類人可能成為極富情感的人。
3.外向情感型
外向情感型的人,女性占絕對多數,選擇跟隨自己情感的生活方式。其情感比較順應周圍的狀況,她們的價值判斷也同樣。例如,隨他人對人或事物作出是“好”是“壞”的評價,自己一般不作出評價。所以,這種人較隨和,在人群中可形成和諧的氣氛。
女性最能清楚地表現這個特點的是在選擇結婚對象時。女性在擇偶時,不僅看對方的身份、年齡、職業、收入、身高、家庭環境等還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與其說是自己喜好,不如說是符合社會標準。而這種類型的人,由于其情感功能占優勢,所以,思考功能就被壓抑。但思考功能并不是不發揮作用。只是,這種人的思考不是為思考而思考,而只是情感的附屬品,是為服務于情感才發揮作用的。
如果這種類型的女性過于順從,就會喪失情感中富有巨大魅力的個性。不僅如此,還使人感到淺薄、玩弄花招和裝模作樣。在第三者看來,這種人的主體性完全埋沒于感情之中,剛才是這種情感,而一瞬間又變成另一種情感,難免給人見異思遷、變化無常的印象。
榮格認為,外向情感型的人善于判斷周圍情況,在社會上起主角的作用。不過,由于對外界過于適應,反而對自己不利。他們經歷某種分化后最終與主觀修飾相分離,內心變得十分冷漠。雖然有非常美好的理想,但往往還沒計劃好就盲目行動,所以后果不堪設想。
4.內向情感型
這種人的感情發展程度從外部很難窺知。少言寡語,難以接近,遇到粗野的人就立即躲開。因此,在旁人看來,是沉靜、彬彬有禮及性情深不可測的人,有時也被認為是憂郁的人。但如果對他人過于回避,就會被人猜測為這個人對他人的幸福和不幸都持事不關己的心態。事實上,這種人對初次見面或毫不相關的人,不會表現出熱情歡迎的態度,而是采取冷淡或拒絕的態度。總之,他們對外界漠不關心。
這種人也不是沒有業余愛好,或沒有被令人興奮的事情和人物所吸引的時候。這種類型的人一般采取善意的中性態度,或根據情況的變化,也表現出輕微的優越態度或批判態度。因此,給人高高在上的印象。如果是女性,即使受到激情的襲擾,她也會冷靜地按捺、克制自己的激情。
這種類型的女性,想使自己與對方的感情停留在平靜、均衡的狀態,而禁止過于激烈的感情。所以,在陷進去之后,就剎車并開始輕視對方。在這種情況下,只看這種人表面的人,就會輕易地認為這種人“冷淡”或毫無感情。但是,這種估計有些偏激,這種人只是抑制和不表露感情,而內心卻蘊藏著熱情。
這種人富有同情心,一旦同情某人就不是表面上的同情,而是極為深切的同情。由于這種同情過于深切,所以就像自己的事情一樣感到悲哀,他們會毫不虛假地安慰、鼓勵對方。但由于他們對某些人或事物什么也不表露,所以周圍的人,特別是外向型的人認為這種人非常冷淡。但是,有時他們深切的同情會溢于言表,并做出令人驚奇的、崇高的或自我犧牲的獻身行為。
榮格通過研究發現:女性中多出現這種明顯的內向情感,用“靜水則深”來形容這類女性十分貼切。許多這類女性性格文靜,沉默寡言,較難接觸,難以捉摸;她們往往表現出幼稚可愛或平庸的樣子,顯得自己毫不出眾,看上去顯得很憂郁。她們的主觀情感掌握了自己生命的支配權,真實的動機被擋住了,所以她們顯得不太真實;她們和諧的舉止并不會特別引人注意,但她們富有愛心,經常參與慈善活動;她們與人相處很和睦,容易與他人產生共鳴,但不會去關心他人的感受和幸福,不想用任何方式或態度去打動、影響他人,或讓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可以說,內向情感型是這八種性格中最中庸的一個,當出現某類能讓人迷失或激起熱情的東西時,內向情感型的人往往會采取保持中立的態度,既不肯定也不批評,有時還會用一些優越感的力量給那個導致敏感的因素一些厲害。
5.外向直覺型
外向直覺型的人,具有把握隱藏在客觀事實深處的可能性的能力。他們認為,重要的不是現實,而是可能性。所以,這種人不斷地追求可能性,感到日常安定的生活環境像監獄一樣令人窒息。
一旦熱心于追求可能,他們就會顯示出異常的狂熱狀態。但是,一旦看到沒有再飛躍發展的希望時,就立即冷淡下來,或干脆放棄。例如,對某項事業的計劃簡單地認為“這個計劃將來有希望”,對自己的直觀能力很自信,所以,就勇往直前。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是冒險家。當他們的事業走上軌道,趨向安定之后,一般人都認為繼續從事這個事業更為安全有利,但這種人卻想轉向別的工作。
由于這種類型的人不尊重周圍人的觀點、主張和生活習慣,為此,有時被看作是不道德、冷酷、魯莽的人。在企業家、商人中,有不少屬于這種類型的人。但是,這種類型的人,女性比男性多。女性的直觀活動能力,與其說是在職業方面,不如說是體現在社交的舞臺上。這種女性具有利用一切社交的可能性,去與有勢力的人熟知乃至親密接觸的能力。在選擇交際或配偶方面,她們能敏捷、迅速地尋找到有前途的男性。但是,如果出現新的其他可能性時,迄今所得到的一切,她們就會全都放棄。
直覺者自認為有特殊的道德觀,重視直覺的觀點,并信服直覺觀點的威望,不關心他人的事以及他人的想法,更有甚者對自己的安全狀況也毫不關心。由于從不崇拜任何人,因此經常被認為是高傲、冷淡、失德的冒險家,這類人對外界客觀事物的關心,尋找對外界的可能性,就預示著他對任何一種職業都懷有極大的興趣,很樂意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項工作中,并將自己的才華運用到每個方面。他能夠觀察到事物本質和事物的可能性的直覺型,如果才華橫溢,將會在新商機中取得成功。許多企業家、投機者、證券人、商業大亨、文化經紀人、政客等均屬這類人。
但是,由于直覺是低級功能的感覺,自己反應較遲鈍,因此他們平時不注意自身的健康,導致疲勞過度,易患心腦疾病。所以這類人不要只顧眼前而不為將來著想。
6.內向直覺型
內向直覺的特殊性質如果處于優勢,就會有一種特殊類型的人產生,也就會有神秘莫測的幻想者、預言家或幻想的狂人和藝術家出現。其中藝術家被看成是這種類型中的正常情形,因為這種類型的人有把自身局限于直覺和知覺特性之間的傾向。知覺是直覺者的主要問題,那些具有創造性的藝術家也是如此。愛幻想的狂人由于是這些靈視的觀念所描繪與限制出來的,因此滿足于靈視的觀念。
個體與真實之間強烈的疏遠是由直覺的強化所導致的,這使得他在生活圈子中變成像個“謎”一樣的人。他如果是一個藝術家,就能在藝術領域創造出許多新奇古怪的作品,這些作品中既有色彩斑斕的,又有瑣屑無聊的,還會有可愛的、怪誕的、狂妄的……如果他不是藝術家,將會是一個得不到賞識的天才,一個“走錯路”的人,一個聰明的傻子,或是一個“心理”小說中的角色。
這個類型中直觀性一般程度的人,給人不愿意與現實接觸、也不努力適應現實的印象。對這種人來說,無論現實怎樣都無謂。事實上,外界的人物、事物及其他一切對這種類型的人員都不會是刺激。自己本是社會的一員,但作為社會的一員會給周圍的人帶來什么影響,他們的這種意識非常淡漠。所以,在外向型的人看來,這種人極度輕視世俗的事物。
一般而言,這種人給人的印象是靦腆、客氣、缺乏自信、不知如何是好。與人交往時,則生硬、拙笨和不善表達,所以,顯得缺乏趣味。可是,這種類型的人,與“內向型感覺類型”相同,不少人有豐富的內心世界,蘊藏著用語言難以表達的優秀品質。
7.外向感覺型
愿意生活在現實之中,卻沒有支配欲望及反思傾向的人屬于外向感覺型。他們希望可以經常地擁有感覺,察覺客觀事物的存在,還要盡可能地享受感覺。他們具有追求歡樂的能力,注重現實帶來的快感,但并非不可愛,反而是一種很好的伙伴或對象。他們是生活中的“樂天派”,視覺和味覺非常靈敏,有時是個頗具審美功底,在設計和廚藝等方面都很出色的人。很多時候,他們會把很重要的事情放在一旁,甚至可以為晚餐是否豐盛這樣的問題而絞盡腦汁。
當客觀事物帶給他們所想要的那種感覺后,他們對那些客觀事物就再也沒有聽下去或看下去的興趣了。但這些客觀事物必須是具體的、實實在在的,或是超越具體性的推測但能增強感覺的。有時感覺的強化并不會使他們自身愉悅,他們也并不在意,因為他們只渴望得到這種單純的感覺,而不是官能刺激。
然而,與“外向思考型”不同,這種人不以原則和理念規范自己,也不追求理想。重要的是現實,熱愛、喜歡現實。因此,他們非常好客,愿意熱情招待,談笑風生。約會時,不會使對方感到無聊。服裝和隨身用品都很講究。但是,如果采取過于拘泥于現實的生活態度,就會給周圍人留下愛講排場、虛榮心強的印象。
一般來說,這種類型的人不把道德放在首位,這絕不是不道德。他們不要被道德之類的東西所束縛的痛苦生活,他們要活得自由奔放。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表現出極端固執的生活態度。
8.內向感覺型
所有內向型的人都有遠離外部客觀世界的傾向,內向感覺型的人也不例外。他們對外界的一切事物都不在意,不管別人說什么都聽不進去,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主觀感覺之中,把自己的審美意識當作人生的追求。
他們往往只關注事物的效果及自身的主觀感覺,對事物的本身一點兒也不在乎。當今許多年輕人都有這一特點,無論是內向還是外向性格,感覺型的比較多。他們大多自我感覺良好,多數藝術家就屬于這一類型。
榮格提出,內向感覺型是一種非理性類型。這種類型的人對偶然發生事件進行選擇時,總是被所發生的事件牽引著走,而不是從理性觀點上出發。從外部看,他們無法預測將有哪些事情發生,因此只有當一種與感覺力量相等的機敏表達出現時,這類人的非理性才會恍然大悟。
不善表達是內向型的特征之一,這一特征將被他的非理性擋在身后,然后通過冷靜或消極的行為,以及對理性的自我抑制的形式來表達這種非理性。
這類人認為外部的世界與自己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相差太遠,他們有時在內心中構建一個神奇的世界,在那里,人、動物、山河都是半神半魔的樣子,盡管他們自己不這么認為,但那些東西已進入他的腦海,并在他的判斷和行為中被充分表現出來。除了藝術之外,他感覺沒有能使他施展才能的空間。外人認為他們沉默、安靜、自制、隨和,其實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十分貧乏,是個非常單調的人。
當然,內向感覺型的人,如果具有出色的表現能力,就會成為主觀表現欲極強的藝術家。可是,通常這種類型的人不僅不具備這種表現能力,反而不善于表現。因此,在第三者看來,這種人具有謹慎、被動、平靜及理性的自我抑制等特征。
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種人所采取的主觀態度令人感到奇異,給人一種無視周圍的人和事,無視外界的感覺。有時,他們也能接受、理解外部的信息,并反應在自己的行為方式上,但外界的作用并不能到達本人心中。程度更強烈時,其感覺、方法和行動,都脫離現實,體現出一種真正的奇特。而且,這種人并不強迫周圍人的理解并承認他的感覺方式,而是滿足于自己封閉的世界,滿足于平衡而溫和地與外部現實世界的接觸。
因此,這種人一般對周圍的人不會造成傷害,但容易成為他人攻擊和支配的犧牲品。由于這種人不太關心他人怎樣對自己,所以,即使被不適當地對待,也容易聽之任之。即使被別人頤指氣使,也會甘心忍受。但有時,他也意外地發揮其反抗和頑固性,以發泄自己的憤怒。
這種類型的人,由于易采取獨自生活在幻想世界的生活態度,所以會脫離現實。強行推行自己的要求并開始發揮破壞性威力。一旦達到極端,就與外向感覺類型一樣,變成極端頑固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