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出問題了,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辛格夫婦都是工廠工人,如今退休在家,拿著養老金,日子閑適。一天在街上散步,聽到很多人議論紛紛,說是金融危機來了,金融業許多公司倒閉,很多老板跳樓了。二老一邊唏噓,一邊高興地說:我們雖然沒什么錢,但這個時候我們比那些有錢人幸福。我們不投資,不買股票,沒有債券,有點積蓄存銀行里,多安全啊!當初不買基金,那個賣基金的小伙子還說咱們老頑固呢!這下是我們對了吧!
辛格夫婦說得到底對不對呢?是不是金融只對從事金融活動的人有影響,對普通老百姓沒影響呢?金融出問題了,到底會帶來哪些后果?
我們先回顧一下歷史上人盡皆知的幾次金融危機。1929年經濟大崩潰,大批銀行倒閉,產品大量剩余積壓,資本家們把成桶的牛奶倒入河里,企業紛紛破產,工人失業是普遍的現象,每天排隊等候救濟糧的失業工人不計其數。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自泰國貨幣危機始,短短幾個月內金融危機很快席卷整個東南亞,甚至波及日本、韓國等地,并且不斷在向全球擴散。更近一點,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因次貸緣起,波及整個金融領域以致幾乎引起全面的經濟危機。受此影響,國內股市大跌,股民損失慘重,散戶從2007年短暫的股市春天里獲利的日子就此成為歷史上的記憶。更甚,對外貿的影響至今尚未恢復,就危機爆發的頭幾個月里廣東沿海許多出口加工型的企業都已經紛紛倒閉。這是國際性金融危機,但是也能波及國民個人,比如造成失業、股市暴跌、金融市場不穩定等。如果是國內金融出現問題,像解放前期國統區的通貨膨脹,那種民不聊生的情況相信經歷過的人都會永難忘記。
金融危機對我們生活的具體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首先是金融系統層面。既然金融出現問題,那么首先受影響的就是金融系統。基金債券公司倒閉,投行關門,金融從業者失業。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讓全球開始矚目和震驚的就是雷曼兄弟破產,隨后在同一天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接著美國保險集團AIG也陷入危機,更有“兩房”(房利美和房地美),讓許多人艷羨的華爾街金融從業人員頃刻間紛紛失業,并且相當一段時間內還很難找到工作。除投行外,與民眾聯系更密切的銀行也一樣。如果銀行倒閉,除銀行工作人員失業外,市民的存款皆付之一炬,如果把全部存款都放在銀行,且是同一個銀行,則風險更大。現在國際金融系統聯系越來越大,在開放的系統下,任何一個國家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全球金融,就好像“美國打個噴嚏,全球可能就要感冒”的說法一樣。
金融危機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金融危機對金融以及實體經濟的影響會逐漸滲透對人的身心,具體來說,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有:
公司倒閉: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工廠產品賣不出去,或者無法接到訂單,最終成本無法收回,被迫倒閉。

失業增多: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公司倒閉,這就會造成很多從業者失去工作,失業人員增多。

當然,金融危機對人們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但是給人最大沖擊就是上述兩點。
第二個層面,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金融危機的爆發會使實體經濟進入低迷狀態。金融為什么會影響實體呢?工人在工廠加工制造衣服、鞋子和帽子,和金融有什么關系?是的,看上去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一個西方國家的人貸款買房的問題居然讓一個在東方國家工廠里工作的工人失業了,似乎是不可能關聯上的兩件事,但它們就是切實聯系在一起的。這個聯系其實不復雜。制造的衣服鞋帽需要賣給西方人,當西方發生經濟危機時,那邊的工人失業,購買力低,銀行倒閉或者資金緊縮,那邊的企業也無法貸款,也沒能力繼續購買我們的衣服帽子。工廠里成品賣不出去,無法接到訂單,企業無法回收成本,工人工資難以為繼,并且也不再需要工人干活,于是東方的工廠里工人也失業了。從經濟體內部講,金融發生問題,企業融資勢必就困難,并且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本身會因在金融市場投資而失利,于是企業的生產就將萎縮,社會產出減少;大量工人失業,收入減少,購買力進一步下降,有效需求減弱,經濟進一步萎靡;如果是全球性的問題,不僅國內需求減少,國際需求也逐漸減少,有效需求進一步降低,經濟增長勢必放緩,出現負增長也不是不可能,這時候的GDP,很顯然,增長會受到影響。
任何一次金融危機,都給經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并且都會造成經濟增長停滯或者放緩。嚴重的金融危機還會引起金融秩序的變化,很可能需要重新建立金融秩序。
所以,金融出現問題了,不僅僅會是國家經濟增長和產出變化的問題,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金融危機一旦發生,每一個人的日子都將變得艱難。所以國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金融系統。而個人雖無法控制大環境,但是在理財和投資方面也要注意避免將所有資產投資在一個方面,避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否則,當發生危機時所有財產都會如水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