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管理的實踐

·第一節·管理的定位與成效

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管理精粹

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

——《變動中的管理界》德魯克

精彩闡釋

德魯克認為,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企業績效的高低,甚至決定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任何企業目標都不是紙上談兵,更不是空中樓閣,要想把目標變成現實,唯一的出路就是行動。

有一個年輕人,他對大學制度的弊端已經思考很久了,對此他有很多想法。一天,他終于鼓起勇氣,向校長提出若干改進大學制度的建議,結果他的意見沒有被校長接受。

于是,他做了一個在當時稱得上是駭人聽聞的決定——自己辦一所大學,他要自己來當校長,以消除這些弊端。

在當時,辦學校至少需要100萬美元。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上哪兒找這么多錢呢?難道要等到畢業后再掙嗎?那實在遙不可及。

年輕人每天都將自己關在寢室里冥思能賺到100萬美元的各種方法,他堅信自己可以籌到這筆錢。同學們都認為他是白日做夢,不切實際,天上不會掉餡餅。

有一天,這個年輕人意識到,不能再停留在思考層面了,長此下去永遠也不會有什么結果,于是,他做出一個決定,那就是不再思考,而是立即開始行動。他果斷地采用了一些以前想出來的他認為還不錯的計劃,然后拿起電話給報社撥了過去,說他準備舉行一個演講會,題目是《如果我有100萬美元》。

他不厭其煩地給無數家報社打電話,一遍遍地講述自己的想法,但是沒有一家報社理他,更多的是對他的取笑,說他“天真、無知”。然而這些絲毫沒有打消他的熱情和行動。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有一個報社的社長被他的誠意和精神打動,告訴他有一次慈善晚會,并允諾在晚會上,留出15分鐘作為他的發言時間。

那是場盛大的慈善晚會,許多商界人士應邀出席。

機會來了,他面對臺下諸多成功人士,毫不怯場,走上講臺,發自內心、飽含真摯地說出了自己的構思和計劃。

等他演講完,一個叫菲利普·亞默的商人站了起來:“小伙子,你講得非常好。我決定投資100萬,就照你說的辦。”

事情馬上變得簡單,年輕人用這筆錢辦了一所自己理想中的大學,起名為亞默理工學院——這就是現在著名的伊利諾理工大學的前身,年輕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個將自己想法轉化為目標并敢于行動的年輕人就是后來備受人們愛戴的教育家——岡索勒斯。

岡索勒斯敢想敢干,用他的行動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個世界并不缺少理想,而是缺少能把理想轉化為行動的人。管理也是如此,如果管理者僅僅對企業的目標高談闊論,而缺乏實際的行動,這樣的管理者絕不是一流的管理者,這樣的企業也絕不是一流的企業。

之所以會出現一流的企業用三流的員工創造一流的業績,而三流的企業用一流的人才創造三流的業績的現象,原因就在于一流的公司能堅持不懈地將目標轉化為實際行動,即使在發展壯大、招募新員工,甚至兼并其他公司以后亦能如此。

而三流公司空有許多既聰明又勤奮的優秀人才,卻不能將他們的滿腹經綸用于經營實踐,給公司創造績效。公司之間出現的這種差距就是行動力的差距。

企業必須行動,行動才能實現管理。遺憾的是,許多管理者寧愿對問題進行反復討論、界定和分析原因,也不直接去解決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將空談闊論等同于實際行動的傾向。實際上,事情只有付諸實施,而且必須有人去做,才能夠完成。

施樂公司曾經在一個名為“質量掛帥”的計劃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結果卻由于撰寫和討論大量書面文件的原因而陷入困境。直到4年之后,實施的情況仍然良莠不齊。

大約有7萬名施樂員工接受了為期6天的質量管理培訓,然而調查顯示,只有13%的員工自稱在決策中用到了質量成本方法。盡管施樂盡了最大努力,但是質量觀念仍然沒有成為該公司的基本經營原則。

figure_0066_0025

企業管理必須產生績效,而產生績效的唯一途徑就是行動。沒有行動力和執行力的企業,任何決策都會“失靈”。所以,德魯克強調,管理就應該重視實踐、重視行動、重視績效。管理者應該做到“知行合一”。

實用指南

作為一名管理者,光有高深的理論是不行的,還需要你將這些理論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并能夠產生積極效果,創造無窮的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徐闻县| 上虞市| 铜鼓县| 丹棱县| 盘锦市| 内黄县| 宝坻区| 宁国市| 宁南县| 大理市| 镇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城固县| 白山市| 海阳市| 绥宁县| 三台县| 吴堡县| 林口县| 华容县| 嫩江县| 泰来县| 榆中县| 台前县| 武宁县| 磴口县| 牟定县| 洪江市| 公安县| 黑河市| 宁强县| 临朐县| 巴里| 郓城县| 江山市| 阳山县| 桐庐县| 巫溪县| 睢宁县|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