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學會理財的第一本書
- 宋瑞云
- 1396字
- 2020-07-09 10:52:54
如何讓工資更實惠
經典提示
如何才能讓到手的年終獎金更實惠一些,不會因為繳稅而大量流失呢?
理財困惑
孫先生與劉先生同是機關工作人員,工齡、崗位級別、薪酬等相同,但由于所在的單位不同,他們的財務人員對政策的理解和業務操作方式有區別,可以使兩個人每月的收入相差最高可達1000多元。這就是避稅與沒有避稅、善于理財與不懂理財的區別。
理財智慧
對很多工薪族來說,每年年底,單位都會發下一筆或大或小的年終獎金。有年終獎金可領固然是一件讓人非常欣喜的事情,然而,在喜滋滋地盤算著年終獎金該如何花時,相信很多人也會為年終獎金要繳納的高額稅款而心疼。
隨著物價上漲,人們工資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近幾年,關于稅收的話題成為百姓關注的熱點,調整工資征稅基數、征收住房交易所得稅、調整車船稅、試點征收房產稅等等,無一不跟我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如何能合理避稅就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也成為百姓咨詢的焦點。對此,很多稅務專業人士表示,在尊重稅法的前提下,合理避稅可以成為百姓“創收”的又一利器,只要籌劃合理,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避稅的方式節省大筆稅金。
說到避稅,很多人都以為這是違法犯罪的事情。守法的老百姓怎么能去做這種事情呢?其實看待這個問題,也要一分為二。
合理避稅就是指,納稅人在稅法許可的范圍內,通過不違法的手段對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精心安排,盡量滿足稅法條文所規定的條件,以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不過避稅也有不同類型,有政府提倡的,有政府不鼓勵的,有政府正在研究對策制定新法律、法規制止的。我們在這里主要講可提倡的,畢竟最后一種不合國家的規定。
針對政府所提倡的避稅,我們也可以稱其為“合理避稅”。合理避稅是指符合政府稅收立法意圖,以合法的方式比較決策,避重就輕,減少其納稅義務的行為。判斷避稅是否合法的依據就在于政府是否承認納稅人有權對自己的納稅義務、納稅地點進行選擇。
具體來說,合理避稅有如下特點:
1.合法性
也就是說,合理避稅只能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進行,違反法律規定,逃避稅收業務,屬逃稅行為。但是,現實中,企業在遵守法律的情況下,常常有多種稅收負擔高低不一的納稅方案可以選擇,企業可以通過決策選擇來降低稅收負擔,增加利潤。
投資避稅
自己的收入一大塊都交了稅,很多人都覺得心疼,那么,如何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減少應交稅金呢?投資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

此外,公積金和信托產品也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公積金雖然可以避稅,但是不能隨意支取,資金的流動性并不強。
2.超前性
要有事先的規劃、設計、安排。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納稅義務通常具有滯后性:企業交易行為發生后,才繳納流轉稅;收益實現或分配后,才繳納所得稅;財產取得之后,才繳納財產稅,這就在客觀上提供了事先做出籌劃的可能性。另外,經營、投資和理財活動是多方面的,稅收規定則是有針對性的,納稅人和征稅對象不同,稅收待遇也不同,這就向納稅人表明可以選擇較低的稅負決策。
3.目的性
表示要取得“節稅”的稅收利益。這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選擇低稅負。低稅負意味著低稅收成本,高資本回收率;另一層意思是滯延納稅時間(有別于違反稅法規定的欠稅行為)。納稅期限的推后,也許可以減輕稅收負擔(如避免高邊際稅率),也許可以降低資本成本(如減少利息支出),不管哪一種,其結果都是稅收支付的節約,即節稅。
理財鏈接
信托產品所獲的收益也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但由于信托產品的投資門檻和風險較高,不是大部分普通投資者都可投資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