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40]。
漢有游女[41],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42],不可方思[43]。
翹翹錯薪[44],言刈其楚[45]。
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46]。
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釋】
[40]思:語氣助詞,無義。[41]漢:漢水,長江最長的支流。游女:漢水岸上出游的女子。[42]江:長江。[43]方:坐筏渡江。[44]翹翹:高出的樣子。錯薪:叢生的柴草。[45]楚:荊條,一種灌木。[46]蔞:蔞蒿,一種生于水邊的草。
【賞析】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南方有高大的喬木,卻不能夠在它下面歇息,漢水邊有心儀的女子,卻不能夠追求。高大的樹木,郁郁蔥蔥,樹蔭滿地,應該是很好的倚靠,為何不可以去乘涼?只因它不是自己的。同樣,對面那美麗的女子,樵夫與她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與距離。眼前的這道漢水,其實就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漢廣》中,樵夫情意滿腔,卻無力自拔,只能對水興嘆。他一邊揮著斧子砍斷荊棘,一邊癡想著對岸的美麗女子,不時嘆息數聲。這一份淡淡的憂傷,這一份深沉的癡情,和著空中的長風與岸邊的水草,讓人毫無防備地跌落進先民豐富的情感世界,為他嘆息,為他憂傷。
年輕的樵夫徘徊在高大的喬木樹旁,想著江水對面的美麗女子:這條江,我游不過去。
唐代詩人崔仲容有一首《贈所思》:“所居幸接鄰,相見不相親。一似云間月,何殊鏡里人。丹誠空有夢,腸斷不禁春。愿作梁間燕,無由變此身。”即使是每天都能夠見到的鄰家女子,終是鏡花水月,有越不過去的“漢水”,還是希望能夠化為一只春燕,圍繞在對方的屋梁上下飛舞,可是這一點是無法做到的,無邊無際的相思,綿延悠長,就像詩中所說“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詩經》中有很多描寫可見而不可求之事物的篇章,比較出色的有《關雎》、《漢廣》、《蒹葭》等。區別開來就是《關雎》熱烈直白,《蒹葭》縹緲迷離,而《漢廣》所體現出來的感情更為真摯,淳樸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