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鼻位于面部中央,是人體呼吸道的起始部,又是嗅覺器官。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竇3部分組成。

外鼻由鼻骨、鼻軟骨和軟組織組成。外鼻突出于面部,容易受到外傷。鼻尖與鼻翼軟組織與皮膚粘連甚緊,如果發炎則很疼痛,這也是痤瘡、酒糟鼻的好發部位。外鼻的靜脈血匯流海綿竇,如炎癥處理不當,可引起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等并發癥。

鼻腔是呼吸道的大門,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鼻腔位于顱前下方,從鼻前孔到鼻后孔止。正中有鼻中隔將它分為左右兩小半間,鼻前孔與外界相通,鼻后孔通過鼻咽部、咽部、喉部與氣管和肺相通。鼻腔分為兩部分,前為鼻前庭,后為鼻腔本部。鼻腔為骨結構,表面被覆黏膜,其外側壁表面凸凹不平,有上、中、下鼻甲突入鼻腔,各鼻甲下方各有一裂隙,分別稱為上、中、下鼻道。

figure_0110_0192
◎鼻腔的構造。

人的鼻腔因有較大面積的鼻黏膜和彎曲復雜的鼻腔通道,以及含有特殊的嗅覺細胞和豐富的毛細血管網、纖毛,除具有呼吸作用外,還對吸入的空氣起加溫、濕潤、抗菌和凈化灰塵作用,并產生嗅覺及共鳴等生理功能。

鼻竇有4對,即額竇、篩竇、上頜竇及蝶竇。鼻竇均為空腔,與鼻腔相連,又稱為副鼻腔。

figure_0111_0193
◎可以在室內放置植物以保持室內濕度,減少鼻腔干燥感,對鼻子有好處。

1 常見健康問題

鼻出血

生活中,鼻出血很常見,尤其在氣候干燥的地方更容易發生。出血量過大時,可出現頭暈、口渴、乏力、面色蒼白、出冷汗、心慌、血壓下降,以致休克。

鼻出血的病因可分為局部病因和全身病因兩類。局部病因包括外傷,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竇、鼻咽部腫瘤等。凡可引起動脈壓或靜脈壓增高、出血凝血功能障礙或血管張力改變的全身疾病,均可引起鼻出血。例如急性傳染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營養障礙或維生素缺乏,肝、脾、腎等慢性疾病以及風濕熱等,汞、磷、砷等化學物質中毒,鼻腔黏膜受到有害氣體的刺激和腐蝕等。

figure_0111_0194
◎鼻出血是常見的癥狀,患者不必驚慌,可冷靜應對。

急救

當鼻腔發生出血時,可按如下方法緊急處理。

患者應保持冷靜,千萬不要緊張,因為精神緊張,會導致血壓升高而加劇出血。

患者張口呼吸,用拇指或示指緊握兩側鼻翼數分鐘,一般壓5~10分鐘多能自行凝固止血,或用手指按壓前發際正中線下3~6厘米處10~15分鐘,亦可止血。

可用冰塊、濕冷毛巾、冰袋等敷患者前額或鼻梁處或后頸部,促使末端血管遇冷收縮止血。濕冷毛巾或冰塊要經常更換,使局部保持較低溫度。

將云南白藥粉吹入出血鼻腔,可局部止血;也可用腎上腺素、麻黃素少量滴鼻,需要注意的是此法高血壓患者禁用。

可試用舉手止血法,左鼻孔出血舉右臂,右鼻孔出血舉左臂,兩鼻孔出血舉雙臂,血止后稍停片刻再將手臂放下。舉臂時身體要挺直,舉起的手臂與地面垂直。

鼻息肉

鼻息肉是成人中的常見病,常發生在中鼻甲游離緣篩竇區及上頜竇出口處。鼻息肉的外形很像瘤子,但它不是瘤組織,而是由慢性炎癥長期刺激或過敏反應使鼻黏膜高度水腫,使靜脈及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組織間隙擴張、發生不可逆的水腫,最后形成息肉。

主要癥狀是隨息肉體積增大或數量的增多而鼻阻塞逐漸加重。說話帶鼻音,頭悶脹不適,多為膿性鼻腔,如與過敏有關可流清水樣涕。由于息肉增生充滿了鼻腔,甚至可露出鼻孔之外。有的可將鼻腔撐大,形成向外膨隆的形狀,醫學上稱為“蛙鼻”。如果經常鼻出血,且患者年齡大,有少數可發生癌變,應提高警惕。

目前唯一的治療辦法是手術切除。對患有嚴重全身性疾病者,手術應慎重或延緩。

figure_0112_0195
◎鼻息肉在鼻腔中的位置圖。

2 保健和護理

鼻是人體呼吸道的入口,它是具有很多功能的調節器,對吸入的空氣起凈化、調溫、濕潤的作用。人一旦抵抗力下降,或受風邪,聚集在鼻腔的致病菌就興風作浪,引起鼻黏膜病變。病菌如果通過鼻腔侵入喉、氣管、肺,則可致喉炎、氣管炎、肺炎的發生。因此,我們要保護好鼻子,尤其是在呼吸道疾病易發的冬、春季節。

常見的保護鼻子的方法

figure_0112_019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京山县| 那曲县| 虹口区| 盘锦市| 吴旗县| 安平县| 壶关县| 许昌市| 吉安县| 东安县| 沅陵县| 夏邑县| 华阴市| 惠东县| 房产| 麟游县| 榆树市| 新平| 新沂市| 新乡县| 海南省| 普兰店市| 西安市| 邛崃市| 丹寨县| 台东市| 广德县| 双流县| 土默特右旗| 咸阳市| 北宁市| 淅川县| 信丰县| 元朗区| 繁昌县| 静宁县| 旅游| 惠安县| 大余县| 义马市|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