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老很老的小偏方.小孩小病一掃光
- 宋敬東
- 1725字
- 2019-09-16 11:28:24
長牙發燒,男左女右敷腳心
癥狀:寶寶長牙齒,并伴隨發燒。
偏方:黃連、吳茱蓃、冰片。
方法:
將備黃連、吳茱蓃、冰片全部碾成末后調成糊狀,男左女右敷在腳心。
寶寶長牙期間,會伴有許多不適的癥狀,如煩躁不安、胃口不好、睡眠不安、流口水、發燒、牙齦腫痛等現象,其中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長牙發燒。
在此提醒家長朋友,一定要細心留意兩點癥狀以做處理,一是寶寶出牙引起的發燒都伴隨著牙齦紅腫,有上火的癥狀,這時如果寶寶發熱的時候精神狀態不是太差,溫度沒超過39.4攝氏度,爸爸媽媽們完全可以自己處理。二是寶寶出牙發燒有個規律:倘若發燒時面色蒼白,手腳冰冷,就說明寶寶的體溫還會上升;倘若寶寶的手腳變暖,出汗了,就說明體溫不會再地上升。
其實,寶寶長牙多少都會出現溫度升高的發燒癥狀,但一般都是低燒。出牙發燒最主要的原因是炎癥引起的體熱,寶寶出牙時難免牙齦紅腫,也就是長牙引起的發炎,按中醫的說法就是上火了。中醫認為“小兒為純陽之體”,陽有余而陰不足,容易出現陰虛火旺、虛火上升的狀況。因此,寶寶“上火發燒”往往都是“虛火”,這個時候切忌吃降火藥,最好吃一些清熱潤肺的食物,包括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針對寶寶出牙發燒,本節推薦一款緩解此類癥狀比較好的偏方:取黃連10克,吳茱蓃10克,冰片5克,全部碾成末,用醋調成糊狀敷在腳心,男寶寶敷在左腳、女寶寶敷在右腳,用紗布膠布固定,一般晚上調敷,第二天一早拿掉,大概8~10小時,敷1次即可見效。
寶寶出牙時除了發燒的癥狀外,還可能伴隨著腹瀉、流口水、煩躁不安、牙齦腫痛等癥狀。本節我們將寶寶出牙時可能遇到的癥狀都做以闡述,希望能幫助被出牙困擾的寶寶和家長朋友。
(1)出牙引起腹瀉。當寶寶出牙時,大便次數明顯增多時,應暫時停止其他輔食,以粥或煮爛的面條等易消化食物喂養寶寶,并注意餐具的消毒;若大便次數每天多于10次且大便水分較多時,應及時就醫。
(2)出牙時流口水。這種癥狀多為出牙期的暫時性表現,家長應為寶寶戴口水巾,及時擦干流出的口水。盡量隨時用質地柔軟的手帕為寶寶擦去口水,輕輕地將口水拭干,避免損傷局部皮膚。同時寶寶的上衣、枕頭、被褥等常被口水污染,要勤洗勤曬,以免滋生細菌。
(3)當出牙前的寶寶出現哭鬧不止、煩躁異常、睡眠不安等癥狀時,一般只要給寶寶一些磨牙餅讓其咬來解癢并轉移其注意力,或讓寶寶吃一些稍微偏涼的東西,如酸奶之類的,寶寶會覺得舒服一些。
(4)有的寶寶在乳牙要長出時,牙齦會紅腫疼痛,尤其是第一顆牙和臼齒長出的時候。如果齒齦紅腫、流膿或周邊發熱則說明齒齦受到感染,也要及時看醫生。
在寶寶長牙的時期,除了關注寶寶長牙帶來的病癥以外,關注寶寶的牙齒也是這個階段的必要任務,讓寶寶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也是每一個家長所希望的。
首先,注意觀察寶寶乳牙萌生過早或過晚。寶寶在一出生或出生后不久就萌出了乳牙,這種乳牙通常沒有牙根,極易脫落。如果落入氣管,極易造成寶寶窒息,危及生命。因此,當寶寶乳牙萌出過早時,父母盡量及早帶寶寶去專業醫院請醫生幫忙處理。與之相反,如果寶寶到了1周歲還沒有長出乳牙,可能由牙齦肥厚或者佝僂病等疾病引起的,同樣需要趕快到口腔醫院做全方位的檢查。
其次,寶寶長牙期間家長應給其做好口腔清潔工作。牙齒雖然沒有完全萌出,但口腔的清潔狀況直接影響寶寶牙齒的健康。寶寶每次進食后,用白開水幫助寶寶清潔口腔與牙齦黏膜,父母要注意的是,即使吮吸母乳或者牛奶這樣的自流食物也需要給寶寶做口腔清潔。與此同時,盡早讓寶寶脫離奶嘴,或者不要其一邊含著奶嘴喝奶,一邊入睡,這會引起蛀牙,即人們常說的“奶瓶齲”。寶寶前面的牙齒完全萌出后,可用嬰兒牙刷為其刷牙,避免或減少患口腔疾病的機會。
再次,寶寶快長牙時牙肉發癢,抓到什么都要放進口里咬,大人需要多加看護,以免其亂咬硬物損傷牙齦。特別注意寶寶周圍放置的東西不要小于乒乓球大小,防止其吞咽時卡住咽喉或吞入腹中。家長最好耐心反復教導寶寶不能把危險的東西放進嘴巴,日子久了,寶寶就能自己獨立做出分辨。
綜上所述,如果家中寶寶長牙發燒,父母請仔細觀察寶寶活動力、及時補充水分、必要時采用相應方法適度退燒,體溫多半可降低,如果家長還是不放心,在發現寶寶體溫較高時也可立即送醫,及早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