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羅馬內戰

——為羅馬帝國奠基

歷史背景

羅馬共和國末期,羅馬出現全面危機,社會矛盾、階級矛盾極其尖銳復雜。奴隸數量迅速增加,奴隸制度進一步發展,共和制統治顯得過時了,壟斷帝制建立是社會的迫切要求。羅馬元老院在軍事、政治獨裁面前形同虛設。羅馬的權力開始被一些擁有巨額財富和軍隊領導者所掌控。這些巨頭私下結成同盟,明爭暗斗,羅馬政治成了他們合作與斗爭的舞臺,最終演變成軍事上的對抗。羅馬內戰是公元前1世紀后期羅馬奴隸制國家內部為爭奪政權和建立軍事獨裁而進行的一場戰爭。

交戰雙方:愷撒軍隊VS龐培軍隊

交戰時間:公元前48年

雙方將帥:愷撒軍隊為愷撒;龐培軍隊為龐培

雙方投入兵力:愷撒軍隊2.2萬人;龐培軍隊4.5萬人

雙方使用兵器:矛、盾、標槍、弓箭等

交戰結果:愷撒軍隊擊敗龐培軍隊

歷史回放

羅馬內戰的發動者是羅馬晚期共和國時期著名的“前三頭”和“后三頭”。“前三頭”是指克拉蘇、愷撒和龐培,三人為了各自的目的,秘密聯合起來,結成反對元老院貴族派同盟,史稱“前三頭同盟”。

figure_0051_0045
愷撒頭像

為使愷撒陷于戰爭,無暇問津政治,龐培和克拉蘇積極支持愷撒出任高盧總督。愷撒用9年時間征服了高盧,不僅為羅馬擴張了大面積疆土,也為自己積累了雄厚的財富,并鍛煉出一支忠心耿耿的軍隊。

公元前55年,克拉蘇在征服帕提亞的戰爭中不幸戰死,三頭同盟變成了兩頭,愷撒和龐培的較量也進入白熱化。公元前49年,龐培被元老院任命為獨一執政官,命令愷撒交出兵權,否則將宣布愷撒為羅馬“公敵”。

愷撒深知龐培的陰謀和野心,于是先發制人,于公元前49年1月突然率軍越過盧比孔河(今意大利東北部),進軍羅馬,內戰開始。

愷撒大軍一路勢如破竹,一舉攻至羅馬城下。龐培萬沒料到愷撒的部隊如此果斷迅速,來不及應戰就逃往希臘。愷撒攻占了羅馬和整個意大利。攻占羅馬后,愷撒決定殲滅龐培留在西班牙的7個軍團的主力,以保障后方安全并掌握戰爭的戰略主動權。他率領6個軍團開進西班牙。失去首領的龐培軍未做認真抵抗即繳械投降。愷撒占領了整個西班牙。

為了擴大自己的社會基礎,愷撒推行各省居民和羅馬人權利平等的政策,從而使軍隊猛增至28個軍團。而龐培在希臘總共只有9個軍團。公元前48年,愷撒率領2.2萬大軍大舉進軍希臘。龐培組織4.5萬軍隊于8月在法薩羅準備與愷撒決一雌雄。

figure_0052_0046
愷撒之死 18世紀晚期 油畫
這幅以愷撒之死為主題創作的畫,將愷撒遇刺后癱倒在血泊之中的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愷撒被刺中23刀(其中僅有一處是致命傷),倒在了龐培的雕像下氣絕身亡。他死后按照法令被列入眾神行列,被尊為“神圣的尤利烏斯”。元老院也決定將封閉他被刺殺的那個大廳,并將3月15日定為“弒父日”,元老院永不得在這天集會。

獲勝方的戰略戰術

愷撒善于發現對手的不足,迂回作戰出奇制勝;善于選擇主要突擊方向,巧妙地分割敵軍,將其各個擊破;他在迎擊敵軍時,通常集中兵力狠狠打擊敵人某一側翼;在戰斗隊形中通常留有強大的預備隊,預備隊作為戰斗隊形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來加強部隊在主要方向上的突擊力量,實施決戰和擴張戰果,這是軍事學術史上的創舉。

愷撒和他的繼承者屋大維,都善于根據政治、經濟和軍事的不同形勢來指導戰爭,能從政治的全局高度把握軍事問題,實現了政治目標同軍事手段的完美結合。

龐培軍在法薩羅與埃尼派夫斯河之間的開闊地帶布置了戰斗隊形:步兵橫排成三線,右翼靠近埃尼派夫斯河,左翼集中了精銳的騎兵、投石手和弓弩手。愷撒軍與之對陣,同樣橫排成三線,左翼傍埃尼派夫斯河,右翼為強大騎兵,并在其后埋伏3000名步兵,第三線配置預備隊。愷撒軍向前運動接敵。龐培的騎兵、投石手和弓弩手出擊,攻擊對方暴露的翼側。愷撒騎兵主動后撤。龐培騎兵追擊時遭到伏擊潰散,愷撒騎兵乘勝迂回到龐培軍后方,預備隊也投入戰斗。經過激烈的戰斗,龐培大敗,逃往埃及,被埃及國王托勒密暗殺,其殘部全部投降。

愷撒為追擊龐培的軍團在埃及登陸后,卷入埃及內訌,打敗托勒密國王的部隊。隨后,又進軍攻打并擊潰了占據著部分羅馬領土的帕提亞人。

公元前46年,愷撒再次在非洲登陸,并在塔普蘇斯城附近擊潰貴族派軍隊。接著他又揮師西班牙,在公元前45年的孟達一戰中擊敗龐培兩個兒子的部隊,龐培的殘余勢力徹底被消滅。公元前45年9月,愷撒建立了個人的軍事獨裁政權。

公元前44年3月,愷撒被共和派刺殺。公元前43年,其義子奧古斯都·屋大維及部將安東尼、李必達結成“后三頭同盟”,共和制已名存實亡。

后三頭當權后對共和派展開大屠殺和清洗,羅馬又陷于內戰中。公元前42年秋的菲利皮(馬其頓東南部)一役,布魯圖等共和派一敗涂地。此后,屋大維逐漸接近元老院。公元前36年,屋大維消滅了占據西西里島的龐培之子,并剝奪了李必達的軍權,形成屋大維和安東尼“兩頭”對峙的局面。屋大維待機進攻安東尼及與安東尼結婚的埃及女王克里奧帕特拉七世。

公元前31年9月,亞克興海戰中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徹底失敗,托勒密王朝滅亡,埃及被并入羅馬,內戰結束。公元前27年,屋大維獲得元老院贈予的“奧古斯都”尊號,建立了羅馬帝國。

重要意義

羅馬內戰揭開了羅馬歷史新的一頁,使羅馬奴隸制從共和發展到帝制的新階段。這次內戰對于軍事學術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西林县| 银川市| 云浮市| 格尔木市| 穆棱市| 华坪县| 土默特右旗| 峨眉山市| 玛曲县| 昌江| 霍邱县| 汝城县| 丰顺县| 隆子县| 教育| 宁德市| 林州市| 寿宁县| 内丘县| 尼玛县| 吉隆县| 祁阳县| 大连市| 怀远县| 唐海县| 乐东| 沅陵县| 土默特右旗| 建德市| 甘谷县| 永兴县| 曲麻莱县| 永城市| 鄂尔多斯市| 鹿邑县| 墨脱县| 吉林省| 南华县| 渑池县|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