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安息與羅馬之爭

——羅馬軍團慘敗東方

歷史背景

公元前1世紀70年代末,羅馬斯巴達克起義被鎮壓,羅馬局勢發生變化,龐培和克拉蘇開始執政。此時,愷撒亦崛起于羅馬政治舞臺,經他周旋,龐培和克拉蘇摒棄嫌隙。三人出于政治需要,達成秘密協議,建立羅馬歷史上的三頭政治同盟。愷撒征服高盧后,龐培和克拉蘇及羅馬貴族對他產生戒心和忌妒。克拉蘇為增加自己的政治資本,決定東侵。

雙方戰略戰術

卡爾海戰役中,安息軍采用誘敵深入策略,充分利用沙漠補給困難和自身優勢,運用襲擊戰騷擾敵人;還采用運動圍殲敵人的戰術,成功殲滅了羅馬軍。

而羅馬軍對敵人的策略判斷失誤,盲目行軍造成最終的失敗。

交戰雙方:安息軍隊VS羅馬軍隊

交戰時間:公元前53年

雙方將帥:安息軍統帥是蘇里拉斯;羅馬軍統帥是克拉蘇

雙方投入兵力:安息軍共1萬名騎兵;羅馬軍共4萬名

雙方使用武器:矛、盾、弓箭、刀,劍等

交戰結果:以安息軍隊取勝而告終

歷史回放

公元前54年,為增加自己的政治資本,克拉蘇率領包括7個重步兵軍團、一個輕步兵軍團和4000名騎兵共4萬余人的羅馬軍隊向東進發,開始入侵安息。當時,附屬于安息王國的亞美尼亞國王阿爾塔瓦茲德早有脫離安息統治的想法。克拉蘇便與他密謀,羅馬軍沿美索不達米亞沙漠推進,強渡幼發拉底河后向底格里斯河進攻,然后和阿爾塔瓦茲德的軍隊從兩面對安息腹地實施鉗形夾擊,欲殲滅安息軍隊。

安息王國位于幼發拉底河以東,境內主要是沙漠。安息王國以帕提亞人為主,過著游牧和半游牧生活,但是卻建有一支完全由騎馬的弓弩手組成的強大軍隊。他們使用的弓與一般的弓有很大差別,這種弓是由許多塊獸角組成的,拉起來很費勁,但發出的箭射程遠。

克拉蘇入侵的消息很快傳到安息國王耳中,于是他命令青年將領蘇里拉斯率領騎兵迎敵。蘇里拉斯是一位無所畏懼且極富想象力的人,他命一支人馬突擊亞美尼亞部隊,迫使阿爾塔瓦茲德退出戰爭。自己率領1萬名騎兵,向底格里斯河方向的沙漠腹地退卻,打算誘使羅馬軍進入沙漠,一舉殲滅。他還配備了1000匹駱駝載運大量的箭,保證武器補給。

重要意義

這場戰爭抑制住了羅馬向東擴張的步伐,使羅馬步兵的聲威明顯下降,改變了羅馬三頭政治同盟統治的局面。

公元前53年,克拉蘇占領了當年亞歷山大渡過底格里斯河的地點尼斯發流門后,獲悉安息的騎兵正向底格里斯河方向退卻,克拉蘇命令部隊向北進發,決定沿捷徑,穿過沙漠襲擊敵人。4月底,羅馬軍隊在宙格馬附近強渡幼發拉底河。安息軍隊在蘇里拉斯的指揮下避免與其發生正面戰斗,而是以襲擊戰的形式消耗敵人,并在不斷的偷襲中將敵人慢慢引誘至無水的沙漠深處。善于遠距離奔襲迂回的安息軍隊,使阿爾塔瓦茲德軍受到慘重損失,被迫退出這場戰爭。

6月,羅馬軍隊進至卡爾海地區。正值夏天的沙漠炎熱異常,缺水成了羅馬軍的最大問題,羅馬軍干渴難耐。補給隊伍時常被截,缺糧少水,羅馬軍疲憊不堪。

已消除后顧之憂的蘇里拉斯見時機成熟,下令發起全面反攻。驍勇的安息騎兵從四面迂回包圍羅馬軍。羅馬軍強打精神,組織成密集的戰斗隊形,準備迎戰,但安息人并不做正面交鋒,而是在四周不停地運動,同時向羅馬軍萬箭齊發。很快,羅馬軍隊形大亂,喪失斗志的士兵在沙地上艱難地東奔西突。暴雨般的亂箭使羅馬軍全線崩潰,克拉蘇在戰斗中被俘遭斬首。羅馬軍幾乎全軍覆沒。

figure_0050_0044
安息軍隊作戰戰術
安息軍隊運用迂回戰術,當輕騎兵騎到離敵人約45米遠處就開始放箭,然后一邊撤退一邊轉到右側保持騎射陣。當敵軍陣營出現混亂,重騎兵便沖上去掩殺。在這場戰爭中,羅馬軍隊遭到安息軍隊的圍殲,統帥克拉蘇被俘遭斬首,一度所向無敵的羅馬軍團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克拉蘇的長子普布利烏斯所率的第一軍團約6000余人拼死突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安县| 商丘市| 德格县| 新乐市| 新郑市| 开化县| 松江区| 千阳县| 钟祥市| 工布江达县| 武冈市| 巴东县| 开江县| 青浦区| 常德市| 巴楚县| 海口市| 宜州市| 鱼台县| 苏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新宁县| 葫芦岛市| 嵊州市| 和顺县| 棋牌| 永昌县| 小金县| 滦平县| 牟定县| 洪江市| 巴东县| 鄂尔多斯市| 杭锦后旗| 丘北县| 奈曼旗| 阳西县| 秀山| 定南县| 桃园市| 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