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定愛讀的世界科學故事
- 鄭士波 魏志敏
- 1767字
- 2020-07-08 14:46:45
腓尼基人開創航海業
腓尼基人是一個相當古老的民族,生活在地中海東岸,大致相當于今天的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一帶,曾創造過高度的文明,在公元前10世紀~公元前8世紀達到了鼎盛。
歷史上,腓尼基人開創了舉世矚目的航海業,這跟他們所處的地理環境有很大關系。腓尼基人居住的地方前面為浩瀚的大海,背靠高大的黎巴嫩山,沒有適宜耕作的土地,這就注定了腓尼基人不能成為農耕民族。他們轉而發展起了手工業,制造出精美的玻璃花瓶、珠寶飾物、金屬器皿及各種武器等。這些手工制品與異域民族產品的交易需要腓尼基人在洶涌澎湃的大海上闖出一條生路。

于是勇敢的腓尼基人駕駛自制的船只向茫茫的地中海開進了。據說,腓尼基人從埃及人和蘇美爾人那里學到精湛的造船工藝。這種船船身狹長,前端高高翹起,中部建有交叉的桅桿,兩側設雙層檣櫓,通體看起來輕巧、結實。該船主要靠船槳劃行,有時拉起風帆,可同時搭載3~6人。大概由8~10只船組成一支船隊。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珍藏的一幅反映腓尼基船隊航海盛況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刻畫了腓尼基人的航海特色。
玻璃的發現
相傳,玻璃是由古代腓尼基商人偶然發現的。一次,一支腓尼基船隊在運輸天然堿途中遇大風浪,只得靠岸。這些商人便從船上搬下一些堿塊在沙灘上砌灶做飯。第二天,海上已經是風平浪靜。正當他們收拾好鍋灶上船起錨之時,忽然發現岸上有許多珍珠一樣閃閃發光的東西,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玻璃。
腓尼基人憑借高超的造船技術和嫻熟的駕船技巧,懷著無比堅定的決心,曾經航行到地中海的每一個港口,同當地的居民做各種各樣的交易。腓尼基人自產的一種絳紫色染料有著很好的銷路,以至于古希臘人稱腓尼基為“絳紫色的國度”。根據后來史學家考證發現,腓尼基商人不僅航行在地中海,他們的商船隊也曾經一度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波濤洶涌的大西洋,至今該海峽還有以腓尼基神名命名的坐標——美爾卡不塔坐標。腓尼基人由此向北直達今法國的大西洋海岸和英國的不列顛群島;向南側一直航行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也有說法認為他們曾環繞了整個非洲航行。

腓尼基人在地中海各個港口與當地人進行以物換物的貿易。
腓尼基字母
據說,一個名叫卡德穆斯的腓尼基工匠,一次在別人家干活忘記了帶一件工具,便拿起塊木板,用刀在上面刻畫些什么,吩咐奴隸送給家中的妻子。卡德穆斯的妻子看完木片,二話沒說就交給奴隸一件工具。原來卡德穆斯在木片上劃下的便是第一個腓尼基字母。久而久之,腓尼基文字便逐步傳播開來。
腓尼基字母比當時的象形、楔形文字更實用,因為它在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外形基礎上抽象出一系列簡單的符號,組成22個字母。腓尼基字母是今天歐洲諸多文字的共同祖先。
在北非,至今流傳這樣一個故事:古埃及的法老尼科召見幾位腓尼基航海勇士時說:“你們腓尼基人自稱最善于遠航,真是如此嗎?你們要說‘是’,那么現在你們就進行航行,從埃及出發,沿海岸線一直向前,要保證海岸總在船的左側,最后回到埃及來見我。到時候我有重賞,如果你們覺得做不到,就實說,我也不懲罰你們,只是以后不要妄自吹噓善遠航了。”法老深知這需開辟新航道,要冒很大風險,覺得腓尼基人不會真的去做,沒想到這些腓尼基人慨然領諾,接受挑戰,而且很快組織起一支船隊出發了。3年過去了,他們杳無音訊,法老以為這幾個狂妄的腓尼基人早已葬身魚腹。萬沒料到3年后的一天,這幾個腓尼基人真的回到了埃及。開始尼科不相信他們,但他們一五一十地向法老講了沿途見聞,還獻上收集到的奇珍異寶,最后法老終于折服了。

腓尼基人販賣的最珍貴的一種商品就是紫色布料。用于染布的染料來自于骨螺殼。6000多個骨螺殼被粉碎后可制成450克染料。
腓尼基人的環非洲航行,堪稱人類航海史上的第一次壯舉。當時歐洲流行的說法是:大西洋就是世界的盡頭,沒有人能穿越直布羅陀海峽。但偉大的腓尼基航海勇士卻跨越地中海,北抵英吉利,南達南非,進入印度洋。腓尼人無愧于世界航海業開拓者的稱號。
腓尼基人的航海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首先為自己建立了海上霸權,壟斷了航路和貿易。他們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一系列商站殖民地,其中很多商站發展成了著名商城,進而成為強大的城邦國家,如北非的迦太基(今突尼斯),就曾一度威脅過羅馬人。其次,腓尼基人的遠航為后來的世界航海提供了第一手航海資料和寶貴的經驗,同時擴大了世界各地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了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