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圖全解菜根譚:純美典藏版
- 洪應明
- 1067字
- 2020-07-08 14:41:49
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
【原文】
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譯文】
烈酒、肥肉、辛辣、甘甜并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是清淡平和;行為舉止超群的人不是真正德行完美的人,真正德行完美的人,其行為舉止和普通人一樣。
【精讀解析】
做人宜淡不宜濃,淡中現出真趣味,淡中現出平常心。再美味的食物,一日三餐不離口總會吃膩的;過于特立獨行的人,往往因為太過特殊而不合于群。世界上最可口的食物不過是家常菜,德行完美的圣人不過是普通人。
我們生為凡人,不要幻想生活總是那么圓圓滿滿,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永遠享受春天,并不是誰都可以轟轟烈烈一輩子,每個人的一生都注定要遇到溝溝坎坎,品嘗苦澀無奈,經歷挫折與失意。
有一天,齊國儲子問孟子說:“齊王時不時地會派人來拜訪先生,想必您一定有卓爾不群的地方吧!”孟子笑著答道:“難到堯舜比一般人多一雙手腳嗎?連圣人先賢都沒有與別人不同的地方,更何況是我呢?”
在孟子的心目中,圣人和我們沒有什么不同。說到底,我們都是常人,即使身居高位、萬貫家財,也應保持一顆“初心”和一種平和的心態。記住自己是常人,才會有一顆常人心。這樣的話,無論是面對挫折還是驚喜,我們都會以一種平和的心態看待,從而避免絕望和自滿。
古往今來,多少人爭名于朝,爭利于市,互相傾軋。如此,或可逞快意于一時,可是人之于宇宙,不過是一個過客而已。宋人曾有詩云:“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雖然稍顯消極,但是有一定道理。所以在對生活的態度上,貴有一顆平常心。
田子方陪伴魏文侯時,總是情不自禁地稱贊溪工。文侯十分好奇,便問:“溪工為何總能得到你的贊賞?他是給過你幫助的導師嗎?”田子方說:“他只不過是我的鄰居罷了,但他的言論和談吐值得我稱贊他。”文侯又問:“那你的老師是誰?”子方說:“東郭順子。”
“你為什么不曾稱贊過他呢?”文侯十分驚訝地問。
田子方回答:“他相貌普通,但內心合于自然,而且能順應外在事物而且能保持固有的真性情,心境清虛寧寂能包容外物。另外,如果遇到外界事物不能符合‘道’的,他便嚴肅指出使之醒悟,從而使別人的邪惡之念自然消除。對于這樣一個真樸自然的導師,我一個做學生的能夠用什么言辭概括他的品德呢?”
田子方的一番話讓我們明白,任何華麗的修飾詞都沒有資格修飾平和自然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功成名就的企業家,還是德高望重的大師學者,他們并不是生而如此,而是在平凡中實踐人生理想的。身為普通人更是如此,只有在平凡之中才能保留人的純真本性,心態平和地對待人生,才能在平平淡淡中品味人生百味,進而在平凡中顯出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