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圖全解菜根譚:純美典藏版
- 洪應明
- 1190字
- 2020-07-08 14:41:54
秉持原則 污泥不染
【原文】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為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譯文】
面對世上紛紛擾擾的追逐名利的惡行,不去接近是志向高潔,然而接近了卻不受污染則更為品質高尚;面對計謀權術這樣的奸猾手段,不知道它的人固然是高尚的,而知道了卻不去用這種手段者則無疑更為高尚可貴。
【精讀解析】
世事紛紛擾擾,唯有名利權勢最讓人眼花繚亂以致失去本我。適度追求名利,本不是一件壞事,但趨炎附勢不擇手段便是一種恥辱,污濁不堪。但是這過程中,如果立身處世不能在高一點的境界里,就如同在塵土飛揚的空氣中拍衣裳、在泥濘不堪的水洼里洗腳一樣,很難超凡脫俗,使自己的身心安樂愉快。
我們不可能讓紛擾停止,更不可能阻止人們遠離名利,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從心開始,堅守自己的原則,保持內心的明澈。
宋末元初著名的學者許衡,年輕時因聰明勤奮、克己自律在當地頗為知名。夏日的某一天,烈日當頭,許衡獨自趕路。由于長時間趕路,許衡汗流浹背,口干舌燥。這時,他看到了幾個商販在一棵大樹下乘涼,那幫商販也都又熱又渴,但同樣沒有水。
正當大家都饑渴難耐時,遠處走來一個人,懷里捧著一堆梨子,他說:“前面有梨樹,大家快去摘來解渴吧。”大家一聽,趕忙收拾東西準備去摘梨,唯有許衡沒有任何動作。
有個商販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便走過來問許衡:“你怎么還愣著不動?再不去梨子就被他們摘光了。”
只見許衡不慌不忙地問道:“梨樹的主人在嗎?”
商販說:“梨樹的主人不在,但天氣這么熱,摘幾個梨解渴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許衡嚴肅地說:“梨樹現在雖然沒有主人看管,難道我們自己的心也沒有約束嗎?我心有約束,不是自己的東西,又沒經過主人的允許,我是絕不會去偷的。”
商販們則不理會許衡,紛紛譏笑他是個愚人,不懂得變通,爭先恐后地去摘梨了。許衡見狀,只好無奈地獨自走了,他忍著炎熱和口渴繼續趕路。

生活中的很多事,往往能從細微之處體現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許衡在細微的小事中體現出了一顆不失原則的高貴之心,并以同樣的心做學問,所以能在史上留名。人要有生活和做事的原則,才能在道德和需求發生沖突時保持內心的高潔。人需要時時檢討自己的行為,給自己鍛造身心的曲規,即使在關鍵時刻也不因外界的壓力,放低道德和品德的恪守。
這不僅是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關注內心的表現,同時也是一種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
不要在泥水中洗腳,也不要在境況不如自己的人中間找勇氣,而是要看到一個更成熟、更美好的未來在等待著自己去實現。對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一定會成為更優秀的人。一個內心高貴的人,可以時刻要求自己堅持原則,從而保證自己的一生都向著自己心中的方向靠近。
因此,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首先應學會在心中給自己建造一個不受外物侵擾的世界,這里有我們的目標和道德準則,并以此規范外化的行為,只有對自己有高于周圍環境的要求,才能“眾人皆醉我獨醒”,保持清醒和理智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