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圖全解菜根譚:純美典藏版
- 洪應(yīng)明
- 655字
- 2020-07-08 14:41:52
權(quán)衡利弊 扶公卻私
【原文】
市私恩,不如扶公議;結(jié)新知,不如敦舊好;立榮名,不如種隱德;尚奇節(jié),不如謹庸行。
【譯文】
如果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而施予恩惠,還不如去幫助大眾獲得利益;結(jié)交很多新朋友,還不如保持與老朋友之間的關(guān)系;建立榮譽爭取名聲,還不如在暗中積累德行;與其追求異想天開的功績,還不如默默地做點好事。
【精讀解析】
西漢初年,東胡不斷挑釁匈奴,企圖尋找借口滅掉匈奴。
匈奴的首領(lǐng)冒頓養(yǎng)有一匹千里馬,為匈奴立下過汗馬功勞,被視為寶馬。東胡知道后,便派使者到匈奴索要這匹寶馬,匈奴群臣認為東胡太無理了,一致反對。足智多謀的冒頓一眼便看穿了東胡的用意,便說服臣下,把寶馬拱手送給了東胡。冒頓雖然表面上不與東胡做對,但他暗地里壯大實力,明修政治,希望有朝一日將這匹寶馬找回來。
東胡王輕而易舉地得到千里馬,就認為冒頓真的懼怕他,更加驕奢淫逸起來,后來再次派人到匈奴去索要兩邦交界處方圓千里的土地。此時的匈奴經(jīng)過冒頓及群臣多年臥薪嘗膽的治理,實力之雄厚遠遠超出了東胡。這次冒頓親自披掛上陣,眾人同仇敵愾,一舉消滅了毫無防備的東胡。
冒頓顧全大局,不計小節(jié),同時勵精圖治、韜光養(yǎng)晦,讓東胡放松警惕,于是把東胡一舉拿下。遇到別人的挑釁,與其逞一時之快,不如忍一時之氣,養(yǎng)精蓄銳以謀求東山再起。
人活一世,會有“大局”之大,也會有“小節(jié)”之小。做人,不要羨慕別人擁有的,而要經(jīng)常想想自己擁有的和想要的。明白自己的幸福和目標,我們才能踏踏實實地走自己的路,享受平淡卻真實的生活。而且因為有目標,這樣的人往往能在自己的領(lǐng)域做出不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