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憲問篇第十四

【原文】

子曰:“士而懷居[1],不足以為士矣。”

【注解】

[1]懷居:留戀家室的安逸。懷,思念,留戀。居,家居。

【譯文】

孔子說:“士人如果留戀安逸的生活,就不足以做士人了。”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1];邦無道,危行言孫[2]。”

【注解】

[1]危:直,正直。[2]孫(xùn):通“遜”。

【譯文】

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言語正直,行為正直;國家政治黑暗,行為也要正直,但言語應(yīng)謙遜謹(jǐn)慎。”

figure_0122_003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譯文】

孔子說:“有德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論,但有好言論的人不一定有德。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原文】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1],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2],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3]!如其仁!”

【注解】

[1]公子糾:齊桓公的哥哥。齊桓公曾與其爭位,殺掉了他。[2]九合諸侯:指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盟會。[3]如:乃,就。

【譯文】

子路說:“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自殺以殉,但管仲卻沒有死。”接著又說:“管仲是不仁吧?”孔子說:“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盟會,不用武力,都是管仲出的力。這就是他的仁德!這就是他的仁德!”

【原文】

子曰:“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

【譯文】

孔子說:“古代學(xué)者學(xué)習(xí)是為了充實提高自己,現(xiàn)在的學(xué)者學(xué)習(xí)是為了裝飾給別人看。”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1]。”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注解】

[1]這兩句重出,見《泰伯篇第八》第十四章。

【譯文】

孔子說:“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去謀劃那個職位上的政事。”曾子說:“君子所思慮的不越出他的職權(quán)范圍。”

【原文】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1]。”

【注解】

[1]而:用法同“之”。

【譯文】

孔子說:“君子把說得多做得少視為可恥。”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譯文】

孔子說:“君子所遵循的三個方面,我都沒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懼怕。”子貢說道:“這是老師對自己的描述。”

【原文】

子貢方人[1],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注解】

[1]方人:譏評、誹謗別人。

【譯文】

子貢議論別人。孔子說:“你端木賜就什么都好嗎?我就沒有這種閑暇。”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譯文】

孔子說:“不擔(dān)心別人不知道自己,只擔(dān)心自己沒有能力。”

【原文】

子曰:“驥不稱其力[1],稱其德也。”

【注解】

[1]驥:千里馬。

【譯文】

孔子說:“對于千里馬不是稱贊它的力氣,而是要稱贊它的品德。”

【原文】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譯文】

有人說:“用恩德來回報怨恨,怎么樣?”孔子說:“那用什么來回報恩德呢?用正直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1],下學(xué)而上達(dá)。知我者其天乎[2]!”

【注解】

[1]尤:責(zé)怪。[2]其:前句中“其”字是用于句中的助詞,無義。本句中“其”字用于擬議不定,可以譯為“大概”或“恐怕”。

【譯文】

孔子說:“沒有人了解我啊!”子貢說:“為什么沒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說:“不埋怨天,不責(zé)備人,下學(xué)人事而上達(dá)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原文】

子曰:“賢者辟世[1],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2]。”

【注解】

[1]辟(bì):通“避”,逃避。[2]七人:即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譯文】

孔子說:“賢人逃避惡濁亂世而隱居,其次是擇地方而住,再其次是避開不好的臉色,再其次是避開惡言。”孔子說:“這樣做的人有七位了。”

figure_0126_0034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原文】

子路宿于石門[1]。晨門曰[2]:“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注解】

[1]石門:地名,魯國都城的外門。[2]晨門:早上看守城門的人。

【譯文】

子路在石門住宿了一夜。早上守城門的人說:“從哪兒來?”子路說:“從孔子家來。”守門人說:“就是那位知道做不成卻還要做的人嗎?”

【原文】

子擊磬于衛(wèi),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1],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2]!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3]。深則厲,淺則揭[4]。”子曰:“果哉!末之難矣[5]。”

【注解】

[1]蕢(kuì):土筐。[2]硁(kēnɡ)硁:抑而不揚的擊磬聲。[3]斯己而已矣:就相信自己罷了。[4]深則厲,淺則揭:穿著衣服涉水叫厲,提起衣襟涉水叫揭。這兩句是《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匏有苦葉》中的詩句。這里用來比喻處世也要審時度勢,知道深淺。[5]末:無。難:責(zé)問。

【譯文】

孔子在衛(wèi)國,一次正在擊磬,有一個挑著草筐的人經(jīng)過孔子門前,說:“這個磬擊打得有深意啊!”過了一會兒又說:“真可鄙呀,磬聲硁硁的,沒有人知道自己,就自己作罷好了。水深就索性穿著衣服趟過去,水淺就撩起衣服走過去。”孔子說:“說得真果斷啊!真這樣的話,就沒有什么難的了。”

【原文】

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1],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2],百官總己以聽于冢宰三年[3]。”

【注解】

[1]高宗:殷高宗武丁,是商朝中興的賢王。諒陰:古時天子守喪之稱。[2]薨(hōnɡ):君主時代諸侯或大官死叫薨。[3]冢宰:官名。聽于冢宰是說百官都聽命于冢宰,繼位的新君可不理政事。

【譯文】

子張說:“《尚書》上說:‘殷高宗守喪,三年不談?wù)隆!@是什么意思?”孔子說:“不只是殷高宗,古人都是這樣。國君死了,所有官員都各司其職,聽從冢宰的命令長達(dá)三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秭归县| 井陉县| 南通市| 稷山县| 重庆市| 宜都市| 永兴县| 藁城市| 黑河市| 奉节县| 克拉玛依市| 长沙市| 平南县| 额敏县| 根河市| 托克托县| 庆云县| 高州市| 临潭县| 永寿县| 尚义县| 宁晋县| 宝应县| 唐海县| 莎车县| 湄潭县| 仙桃市| 渭源县| 周口市| 遂昌县| 石嘴山市| 曲松县| 诸城市| 慈溪市| 湟中县| 麦盖提县| 阜新| 灌阳县| 木兰县| 南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