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見面時間長,不如見面次數多更能建立親密關系

有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在一所中學選取了一個班的學生作為實驗對象。他在黑板上不起眼的角落里寫下了一些奇怪的英文單詞。這個班的學生每天到校時,都會瞥見那些寫在黑板角落里的奇怪的英文單詞。這些單詞顯然不是即將要學的課文中的一部分,但它們已作為班級背景的不顯眼的一部分被接受了。

班上學生沒發現這些單詞以一種有條理的方式改變著——一些單詞只出現過一次,而一些卻出現了25次之多。期末時,這個班上的學生接到一份問卷,要求對一個單詞表的滿意度進行評估,列在表中的是曾出現在黑板角落里的所有單詞。

統計結果表明:一個單詞在黑板上出現得越頻繁,它的滿意率就越高。心理學家有關單詞的這個研究證明了曝光效應的存在,即某個刺激的重復呈現會增加這個刺激的評估正向性。與“熟悉產生厭惡”的傳統觀念相反,實驗表明某個事物呈現次數越多,人們越可能喜歡它。

曝光效應不僅使人們對經常見到的單詞的喜愛程度增加,在人際交往中,曝光效應也同樣適用。這就是說,隨著交往次數的增加,人們之間越容易形成重要的關系。一般來說,交往的頻率越高,刺激對方的機會越多,“重復呈現”的次數越多,越容易形成密切的關系。

兩個人從不相識到相識再到關系密切,交往的頻率往往是一個重要的條件。沒有一定的交往,如果像俗話所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那樣,則情感、友誼就無法建立。當所有其他因素相等時,一個人在另一個人面前出現的次數越多,對那個人的吸引力就越大。這種現象常發生在看到某人照片,聽到某人名字之時。

在人際交往中,要得到別人的喜歡,就得讓別人熟悉你,而熟識程度是與交往次數直接相關的。交往次數越多,心理上的距離越近,越容易產生共同的經驗,彼此了解和建立友誼,由此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例如教師和學生、領導和秘書等,由于客觀的需要,交往的次數多,所以較容易建立親近的人際關系。

美國心理學家扎瓊克在1968年進行了交往次數與人際吸引的實驗研究。他將不認識的12位被試者照片,按概率分為6組,每組2張,按以下方式展示給被試者:第一組2張只看1次,第二組2張看2次,第三組2張看5次,第四組2張看10次,第五組2張看25次,第六組2張被試者從未看過。在被試者看完全部照片后,另加從未看過的第六組照片,要求所有被試者按自己喜歡的程度將照片排序。結果發現一種極明顯的現象:照片被看的次數越多,被選擇排在最前面的機會也越大。

由此可見,簡單的呈現確實會增加吸引力,彼此接近、常常見面的確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必要條件。

還有,你必須經常向領導匯報工作,完成工作的時候,立即匯報;工作進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按時匯報;預計工作會拖延的時候,及時匯報。

當然,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不是絕對的。我們應該承認交往的次數和頻率對吸引的作用,但是不能過分夸大其對交往的作用。俗話說:距離產生美。任何事情都存在一個度的問題。有些心理學家孤立地把研究重點放在交往的次數上,過分注重交往的形式,而忽略了人們之間交往的內容、交往的性質,這是不恰當的。實際上,交往次數和頻率并不能給我們帶來預想的結果,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交城县| 宝兴县| 灌南县| 遵义市| 兴安盟| 无棣县| 临夏市| 得荣县| 清水县| 高邮市| 商城县| 绥阳县| 鹤山市| 石首市| 句容市| 安泽县| 榆树市| 门头沟区| 吕梁市| 普宁市| 丰顺县| 遂川县| 容城县| 拜城县| 深水埗区| 嘉善县| 大荔县| 乌拉特中旗| 怀远县| 哈密市| 陆河县| 定州市| 桐城市| 灌阳县| 迁安市| 双峰县| 澄城县| 鱼台县| 伊宁市|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