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 趙奕編著
- 2105字
- 2020-06-24 10:25:39
切忌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自流
余濤的父母都是律師,平時工作都比較忙,抽不出時間照顧和關心孩子,所以余濤的媽媽把余濤的爺爺奶奶接來和他們同住。余濤從小到大的多數時間是跟著爺爺奶奶一起過的,由于爺爺奶奶對他有些溺愛,他漸漸就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如比自私、任性、懶惰等。
一天,余濤的爸爸出差回家,看到余濤正對奶奶發脾氣,對奶奶說著很不禮貌的話,爸爸大聲呵斥道:“余濤,奶奶平時對你那么好,你怎么能這么對奶奶呢?”
“不用你管,反正你平時都不怎么理我,有什么資格管我!”余濤理直氣壯地說。
“我是你爸爸,我怎么就沒有資格管你!”爸爸十分生氣。
“你還知道是我爸爸,那你平時怎么什么都不管我,別人都有爸爸輔導功課,可我沒有;當別人受了委屈可以找爸爸哭訴,可我不能。”孩子越說越委屈,居然哇哇大哭起來。爸爸一時手足無措,愣在了一旁。
一些父母鑒于嚴格管教孩子的弊端,主張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實際上,這種觀念是有偏頗的,對孩子管得太嚴極易使孩子反感并產生逆反心理,而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自流也不能很好地引導和教育孩子,會讓孩子失去行為標準,甚至養成一些壞習慣,而這些壞習慣是會陪著孩子一生的。
認為“樹大自然直”,對孩子放任自流的父母實際上是忽視了孩子成長的特點及孩子成長中環境因素的重要影響。在最初的時候,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后天的教育和環境對于孩子個性的形成和發展、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培養等有深遠影響。
因此,要想孩子健康成長,父母應該進行適當的干預和引導,切忌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自流。但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父母應該掌握兩個要點:
首先,父母應該掌握好分寸和尺度,切不可管得太嚴。父母只有先掌握好管教的分寸和尺度,既關心和愛護孩子,但又不過分限制孩子,不約束或縮小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積極為孩子創造出愉快輕松的環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璐璐的父母都是教育方面的專家,他們在教育璐璐的時候,就很注意管教的分寸和尺度問題。
“媽媽,我想玩會兒再去寫作業,可以嗎?”
“可以,但是只能玩一個小時哦。不然,媽媽就會認為你是一個說話不算話的小孩,明天玩的時候就要減少時間了!”
“爸爸,我也想去蕩秋千。”
“好的,爸爸幫你推,你自己要抓緊繩子。”
對于璐璐的要求,只要是不過分,父母都會在安全的范圍內去滿足。
其次,父母應該隨時做好孩子的榜樣,在教育孩子之前先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就是孩子最初的老師,只有父母先做好示范,孩子才會有樣學樣,接受好的影響。當父母行為不端時,孩子也會出于模仿而做出不好的行為,所以,想教育好孩子,父母先要以身作則,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
小雨今年上一年級,學習成績很好,老師希望她幫助一下學習差的同學,于是就安排小虎做了她的同桌。小雨很不情愿,回家跟媽媽說了,于是小雨的媽媽就帶著小雨去找老師。
“小雨媽媽這是去哪里了?”找完老師,回來的時候遇到了小虎同學的媽媽,小虎的媽媽問道。
“去小雨的姥姥家了。”小雨的媽媽回答道。
小雨看著媽媽覺得很奇怪,回到家里,爸爸問小雨去了哪里,結果小雨回答說“跟媽媽去姥姥家了”。
“去姥姥家干什么呀?”爸爸繼續問。
小雨回答不上來了。
“怎么小小年紀就說謊話呢?”
“媽媽就是這么跟小虎的媽媽說的。”
小雨的媽媽當時就愕然了,然后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于是立馬蹲下來,告訴小雨:“剛才媽媽犯了一個錯誤,對小虎的媽媽說了謊話,媽媽知道自己錯了。說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小雨以后千萬不能學,知道嗎?”
小雨點了點頭。
總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會遇到很多問題,但只要父母心中有愛,堅持正確的教育方式,就總能教好孩子,切忌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自流。
【怎么聽怎么說之現場演練】
當一個“又聞又問”的家長
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責無旁貸的。如果我們對孩子的行為不加約束,任其自然發展,這樣做肯定會害了孩子。
所以,我們要當一個“又聞又問”的家長,拾起自己對孩子監督的職責。
下面一起來做幾個測試題吧,看看你是不是一個“又聞又問”的家長。
1.你認為孩子的成長應該“放養”嗎?
A.是的,成長是水到渠成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不是,否則教育就是空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關鍵幾年中放任自流、不管不教,那么結果會是相當糟糕的。教育家布魯姆說過:“幼兒期被剝奪了智力刺激的兒童,永遠達不到他原來應該達到的高水平。”
2.你認為對孩子不聞不問就是在培養其自覺性嗎?
A.是的,我對自己的孩子很自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不是,好習慣也需要培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學家說,要想達到自律,必須要經過漫長的他律過程。好的習慣會使孩子一輩子受益。在孩子還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時候,父母應該起到監督檢查的作用,而且要持之以恒。所以,如果我們真的愛他,就好好管管他吧。
3.你對于“民主”怎么看?
A.民主就是給孩子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民主”這個詞不適合放在家教上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你有別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教育需要民主,民主氣氛下長大的孩子自信心強,而且性格較為獨立。但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民主,只有相對的自由。如果孩子本身有缺點,那就絕對不能姑息,在這個時候談民主,就是一種荒謬。
關心孩子,有心無痕

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父母還是應該進行適當的干預和引導,切忌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