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的作者袁了凡于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嘉善縣魏塘鎮,年輕時聰穎敏悟,卓有異才,為萬歷初嘉興府三名家之一。萬歷十四年(1586年)中進士,萬歷十六年(1588年)授寶坻知縣,頗有政績,被譽為“寶坻自金代建縣800多年來最受人稱道的好縣令”。萬歷二十年(1592年),倭寇進犯朝鮮,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不久調任援朝軍營贊劃,謀劃平壤大捷,一舉扭轉戰局。后罷歸鄉里,著書立說,擔任《嘉善縣志》主筆,1606年夏去世,享年74歲。天啟元年(1621年)追敘袁了凡東征之功,贈尚寶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年)入祀魏塘書院“六賢祠”。
了凡先生家里并不富有,可是卻非常喜歡布施,家居生活儉樸,每天誦經持咒,參禪打坐,修習止觀。不管公私事務再忙,早晚定課從不間斷。在這當中,了凡先生寫下四篇短文,當時命名為《戒子文》,用來訓誡他兒子袁天啟,就是后來廣行于世的《了凡四訓》這本書。
在《了凡四訓》里,袁了凡以其畢生的學問與修養,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告誡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他在早期驗證了命數的準確性,后來進一步通曉了命數的由來,知道人們可以掌握自己的未來,改造自己的命運——光是知命安命是消極的、無益的,而自強不息改造命運的“立命之學”則是積極的和有益的。
《了凡四訓》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內涵深刻,兼融儒釋道三家思想和真善美中華文化,所以數百年歷久不衰,為各界人士欣然傳誦,被譽為“東方第一勵志奇書”,尤其被佛教界稱贊為積德行善、改造命運的典范而廣為印行,流傳足有幾千萬冊。曾國藩對《了凡四訓》最為推崇,讀后改號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也。’”并將其列為子侄必讀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書。時至今日,《了凡四訓》仍然是膾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香港中華道德學會贊美袁了凡以“改造命運的精神,創造自己的幸福,以及社會、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光明前途”,稱此書是創造幸福的寶典。袁了凡及其《了凡四訓》對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改造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宗教界,在日、韓、美、澳以及東南亞等地,袁了凡享有極高的聲譽,目前有幾十個專門的研究機構。
作為一本勸善書,《了凡四訓》在民間被廣泛傳閱。考慮到此書流通的廣泛性,我們在評注此書時,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本書分為原文、注釋、譯文、解讀四部分,并且彼此照應,語言力求做到通俗易懂。段落的劃分,我們遵循既要便于解讀又要照顧文意敘述完整的原則,突出文章的層次感。本書的注釋和解讀力求詳盡,并做到有根有據。因為原文涉及到很多傳統文化名詞概念,不易于讀者的閱讀和理解,所以我們在解讀的過程中,盡量將相關的背景知識作一簡明扼要的介紹,同時盡量照顧到文章的原意,對原文予以評點和闡發,并結合歷史典故,相互印證推演,這樣可以加深理解,同時也能增加閱讀的趣味性。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遲來的周先生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