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案例1.3 王老吉加多寶商標權之爭

基本案情

1828年清道光年間,廣東鶴山人王澤邦(乳名“阿吉”)在廣州開設首間“王老吉涼茶鋪”,經營水碗涼茶,從此建立“王老吉”品牌根基,并在華南地區乃至海外產生深遠影響。1949年,王老吉因政局變化一分為二。在香港的“王老吉”由王氏后人繼續經營,而廣州的“王老吉”被收歸國有,與另外八間中藥廠合并,成為王老吉聯合制藥廠。后又于1968年改名為廣州中藥九廠。廣州中藥九廠即為后來的廣州羊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于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藥集團”),是現在的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公司的前身。

1995年,廣藥集團將紅罐王老吉的生產銷售權租給加多寶。廣藥集團則自己生產綠色利樂包裝的王老吉涼茶。1995年12月18日,鴻道集團法定代表人陳鴻道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名為“飲料盒標貼”的外觀設計專利,并于1997年1月4日獲得授權,后因未繳納年費,1998年12月18日專利權終止。1996年6月5日,陳鴻道向專利局申請名為“罐帖”的外觀設計專利,并于1997年6月14日獲得授權,后因該專利與“飲料盒標貼”專利相同,喪失新穎性,于2004年6月22日被宣告無效。

1997年廣藥集團與加多寶投資方鴻道集團簽訂了商標許可使用合同。2000年雙方第二次簽署合同,鴻道集團對“王老吉”商標的租賃期限至2010年5月2日到期。據了解,2002至2003年,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三次行賄共300萬港元,在商標許可合同還有8年才到期的情況下,分別補簽了《“王老吉”商標許可補充協議》和《關于“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補充協議》。廣藥集團據此認為,該補充協議無效,商標租賃期于2010年5月2日到期,且“王老吉”商標一直被嚴重賤租——2000年至2010年,紅罐“王老吉”已從2億元銷售額增加到160億元,而同期加多寶給廣藥集團的年商標使用費僅從450萬元增加到506萬元,即便到2020年也只有537萬元。公開數據顯示,加多寶2002年打出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詞。在精確廣告成功營銷手段的助推下,加多寶旗下王老吉銷售業績迅速飆升,2002年至2008年銷售額從2億元上升至140億元,創造了中國飲料的奇跡。同時品牌運作存在巨大差異:出租前廣藥下的王老吉銷售額約1億元至2億元;出租后加多寶經營下的王老吉銷售額140億元,成為中國飲料第一品牌。

從2008年開始,廣藥集團與鴻道集團交涉,但一直沒有結果。2008年8月,廣藥集團向鴻道集團發出律師函,稱補充協議無效。2010年11月廣藥集團啟動“王老吉”商標評估程序,其品牌價值為1080億元。2011年4月廣藥集團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請求。2011年12月29日此案進入仲裁程序。2012年5月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廣藥集團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的《“王老吉”商標許可補充協議》和《關于“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補充協議》無效;鴻道集團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該裁決為終局裁決,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法律問題

(1)本案涉及哪些法律關系?

(2)如何判定“紅罐”王老吉包裝裝潢權屬?

(3)涉案《商標許可協議》的法律效力如何?

(4)“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是否享有著作權?

案例評析

1.該案涉及的法律關系

(1)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爭議仲裁。2011年4月,廣藥集團與鴻道集團商標爭奪戰打響,廣藥集團首先發起第一戰役,率先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裁決由李益民經辦的兩份關于商標使用許可的補充協議無效。雖然仲裁程序一波三折,但廣藥集團首戰獲勝。2012年5月,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裁決:廣藥集團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的《“王老吉”商標許可補充協議》和《關于“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補充協議》無效;鴻道集團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該裁決為終局裁決,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2)商標侵權糾紛訴訟。根據仲裁委的裁決,2010年5月2日以后鴻道集團使用“王老吉”商標銷售紅罐涼茶的行為均屬于未經許可而擅自使用,將被認定構成對廣藥集團商標權的侵害。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和2011年這兩年間紅罐王老吉的銷售額多達160億元至180億元,補充協議被認定無效后,鴻道集團則不能按原約定支付商標許可使用費,而應該按商標侵權應承擔法律責任的相關規定支付廣藥集團賠償金。按照國際慣例,商標使用費應該是銷售額的5%,按照年銷售160億元銷售額計算,鴻道集團應賠償約8億元;廣藥集團許可其他合作伙伴如廣糧集團等的商標使用費標準是銷售額的2.3%~3%,如照此標準計算,鴻道集團每年賠償金也高達3.68億元至4.8億元;即便是廣藥集團下屬的合資公司廣州王老吉藥業有限公司,因使用“王老吉”商標也要按銷售額的2.1%向集團繳納商標使用費,每年達到兩三千萬元。廣藥集團認為,無論照哪個標準計算,鴻道集團無權使用而使用“王老吉”商標,年銷售額近兩百億元,應支付的賠償金均高達數億元。為此,廣藥集團已就鴻道集團使用“王老吉”商標侵權賠償責任,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權侵權之訴。按照廣藥集團與鴻道集團的約定,鴻道集團使用“王老吉”商標僅限于“罐裝王老吉涼茶”產品,相應地,鴻道集團使用“王老吉”商標生產銷售“罐裝王老吉涼茶”產品期間,廣藥集團方面不得生產“罐裝王老吉涼茶”產品。有此約定,在2012年5月前,“紅罐王老吉涼茶”都是加多寶公司生產的,而廣藥集團方面生產的王老吉涼茶都是綠色紙盒裝的。家喻戶曉的廣告語“怕上火,喝王老吉”出自加多寶,只用于“紅罐王老吉涼茶”的營銷,而廣藥集團方面的“綠盒裝王老吉涼茶”卻從未用過“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曾經使用過的比較成功的廣告語是“王老吉還有綠盒裝喲”。2012年5月,鴻道集團被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裁決無權使用“王老吉”商標后,廣藥集團下屬的廣州王老吉藥業有限公司隨即開始生產紅罐裝的王老吉涼茶,其外觀圖案、顏色與此前加多寶公司生產的紅罐王老吉涼茶基本相似,據此,加多寶公司認為王老吉藥業推出的紅罐王老吉涼茶的包裝裝潢侵犯了自己的知名商品的包裝裝潢權,于2012年下半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王老吉藥業停止生產“紅罐王老吉涼茶”,并賠償經濟損失。

(4)廣告語涉嫌不正當競爭侵權之訴。依據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的裁決,自2010年5月2日后,鴻道集團無權使用“王老吉”商標,于是加多寶公司對其紅罐涼茶商標變更為“加多寶”,并高強度高密集投入廣告,廣泛宣傳“王老吉改名為加多寶”,和“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這兩條廣告語嚴重刺激了廣藥集團的神經。2012年下半年,廣藥集團方面以加多寶公司不正當競爭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決加多寶公司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在訴訟中,廣藥集團公司向人民法院申請訴中禁令,人民法院支持了其申請,在訴訟中裁定:加多寶公司立即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為加多寶”“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或者與之意思相同、相近似的廣告語進行廣告宣傳的行為。兩家的戰斗并未就此結束。廣藥集團方面仲裁案勝訴后,投資設立了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由該公司推出紅罐王老吉涼茶產品。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為推廣其紅罐裝的王老吉涼茶,使用的廣告語是“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這句廣告語讓加多寶公司再次發動了新一輪戰斗。加多寶公司于2013年上半年,以王老吉大健康公司使用“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廣告語,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構成對加多寶公司的侵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人民法院判決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停止使用“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廣告語并賠償損失。

2.如何確定“紅罐”王老吉包裝裝潢權

加多寶公司喪失對“王老吉”商標使用權后,仍然保留原紅罐裝王老吉涼茶的裝潢權,所以將原“王老吉”三字更名為“加多寶”繼續生產銷售。隨后,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設立,生產銷售罐裝王老吉涼茶,并采用與加多寶公司過去生產的紅罐王老吉的裝潢近似的紅罐進行銷售。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加多寶公司是否享有紅罐王老吉的包裝裝潢權?

根據公開資料,可以認為紅罐王老吉的包裝裝潢應當是加多寶公司設計、獨家使用并獲得廣泛認同,而紅罐裝的王老吉涼茶是具有廣泛知名度的知名商品無可置疑,由此,可以確認加多寶公司對紅罐裝王老吉涼茶的包裝裝潢享有專用權。如果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推出的紅罐王老吉的外觀、圖案等與加多寶公司的紅罐王老吉涼茶產品外觀、圖案構成相同或者相似,則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就應承擔侵犯加多寶公司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權的責任。

3.涉案《商標許可協議》的法律效力如何

本案中,時任廣藥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李益民在累計收取了鴻道集團控制人陳鴻道300萬元港幣賄賂的情況下,廣藥集團和鴻道集團簽訂兩份補充協議,約定將“王老吉”商標許可使用期限延長至2020年。新簽署的補充協議是否有效?通過行賄所獲取的合同是否有效?這兩個問題既是法律問題,也是公眾比較關注的問題。從法律的層面來講,這個問題的答案比較明顯。既然鴻道集團的陳鴻道通過向廣藥集團的李益民行賄而實現兩份補充協議的簽訂,則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裁決兩份補充協議無效無可厚非。因為,《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無效。“王老吉”商標的權利人廣藥集團是國有企業,加多寶公司使用“王老吉”商標銷售的紅罐涼茶年銷售量已達上百億元,按廣藥集團對自家人許可使用收費的最低標準計算也達幾億元,而兩份補充協議約定的商標使用費并未因商標價值的提高而隨之提高,可以認定陳鴻道和李益民惡意串通損害了國家利益。因此,基于陳鴻道行賄、李益民受賄的犯罪行為而實現的兩份補充協議自然無效。

4.“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是否有著作權

“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讓“王老吉”品牌深入人心,廣藥集團依法收回“王老吉”商標在罐裝涼茶的使用權后,不僅推出了紅罐裝涼茶,而且使用了“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廣告語進行營銷。這種行為是否合法?廣藥集團方面使用“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這句廣告語是否構成侵權?單從字面上看,“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與“怕上火,喝王老吉”相比,不僅是搭便車的行為,而且是剽竊行為。但是,廣藥集團的“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是不是剽竊,不能僅從字面上來看,而是要首先解決加多寶公司對“怕上火,喝王老吉”是否享有權利。從加多寶公司起訴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的案由看,加多寶公司并未對“怕上火,喝王老吉”這句廣告語主張著作權,而是以王老吉大健康公司使用與“怕上火,喝王老吉”極其近似的“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誤導消費者,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主張權利。據了解,王老吉涼茶雖然早在清朝時期就已產生,但僅在廣東及港澳有一定影響,其知名度與影響力仍舊是區域性的。鴻道集團最初租用“王老吉”商標的時候并未考慮向全國推廣該產品,但加多寶公司推出紅罐王老吉涼茶后發現市場反映很好,然后在全國范圍內銷售并以高強度的廣告宣傳拓展市場,使“王老吉”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家喻戶曉的飲料品牌。可以說,從全國范圍來看,人們普遍對“王老吉”的了解、認識,是通過名為“王老吉”的紅罐涼茶產品而獲得的,而“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可以說與名為“王老吉”的紅罐涼茶產品形影不離,對普通消費者而言,看到或者聽到“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很自然就能想到紅罐裝的名為“王老吉”的涼茶。廣藥集團曾經使用的廣告語“王老吉還有綠盒裝哦”,足以證明社會對“王老吉”的認識指向紅罐裝王老吉涼茶的客觀事實,而這種社會認識的產生,是加多寶公司多年營銷策劃、投入巨額廣告費、建立覆蓋范圍廣泛的營銷網絡來實現的。社會認識足以表明,“怕上火,喝王老吉”這句話已經成為紅罐裝王老吉涼茶產品特有的宣傳語,而不是所有王老吉涼茶產品的宣傳語。雖然加多寶公司因喪失對“王老吉”商標的使用權而失去對“怕上火,喝王老吉”這句廣告語的使用權,但不能因此而否認加多寶公司對此享有的其他權利,因此,筆者認為,王老吉大健康公司使用“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廣告語,應該認定為具有誤導消費者的效果,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構成對加多寶公司的侵權。

課后討論

在這起商標爭奪戰中,廣藥集團曾多次表示,加多寶公司廉價租用國有資產,導致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但是,無法否認的一個客觀現實,是加多寶公司實現了“王老吉”品牌、配方、工藝三合一,讓默默無聞的地方品牌成為價值過千億的中國第一品牌。那么,加多寶公司到底是讓國有資產增值還是流失?“王老吉”品牌之爭帶給企業的最大啟示是什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长乐市| 诸暨市| 竹山县| 漳州市| 恩平市| 榕江县| 布尔津县| 手机| 壤塘县| 华宁县| 宜宾市| 尚义县| 肇东市| 将乐县| 浑源县| 广元市| 冀州市| 海阳市| 开平市| 丹巴县| 乌兰浩特市| 乐至县| 扎囊县| 德昌县| 石棉县| 南皮县| 花垣县| 云梦县| 洛阳市| 历史| 馆陶县| 壶关县| 晋城| 新郑市| 泉州市| 霍林郭勒市| 运城市| 沿河| 阿鲁科尔沁旗|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