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尋找中國最美古建筑:山西(第2版)作者名: 《親歷者》編輯部編著本章字數: 2736字更新時間: 2019-09-30 12:01:38
山西建筑 行攝篇

攝影裝備
出門旅行,攝影裝備的選擇很重要,不要為了拍攝過于求多,沉重的器材會帶來額外的負擔,要量力而行。事先做一個計劃,讓你的器材使用率越高越好。
1 單反相機。專業人士使用的數碼單反相機,隨著價格的不斷下降正逐漸走入普通攝影愛好者的生活。其高品質的畫質是一般數碼相機無法企及的。
2 微距鏡頭。專門拍攝微小被攝物或翻拍小畫面圖片為目的的攝影鏡頭,它分辨率相當高,畸變像差極小,且反差較高,色彩還原佳。
3 廣角鏡頭。視角范圍大,可以涵蓋大范圍景物。適宜拍攝建筑群或者建筑的周邊環境。
4 全畫幅廣角鏡頭。全畫幅鏡頭在對焦能力和畫面質感上都要優于非全畫幅的相機。
5 標準變焦鏡頭。變焦鏡頭最大的優點便是可以很方便地改變焦距段來調整景別。
6 近攝接圈。巧妙地實現普通人近距離進行微距攝影的目的。
7 長焦鏡頭。容易表現大幅虛化效果,對于拍攝高大建筑物的細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8 定焦鏡頭。拍肖像則多使用85毫米焦距或100毫米焦距的定焦鏡頭。
9 大容量存儲設備。定時將照片從存儲卡拷貝到大容量存儲設備里面,方能保證珍貴數碼照片的安全。
10 微纖維布。更好地保證相機的清潔無塵。
11 存儲卡及電池。最好多準備幾張備用卡。
12 濾鏡。能夠明顯改變照片外觀的最方便設備之一,因為建筑物在室外,常常需要運用不同的濾光鏡調整影調關系,突出建筑物。
13 傳感器清潔套裝。傳感器的清潔需要非常小心。
14 三腳架。一款好的三腳架可以使你拍攝的照片更加清晰,成像效果更加理想。拍攝夜幕下或者清晨里的建筑時需要用到,以小巧輕便為佳。
15 云臺。云臺的作用不僅僅是連接相機和三腳架,它還能賦予相機水平和垂直方向旋轉的能力,而且能夠在任何一個角度鎖定相機位置,保證相機與腳架之間的穩定。
16 快門線。快門線通常配合三腳架一起使用,用于需長時間曝光的情況。

攝影技巧
拍攝角度

高角度拍攝:在表現建筑群的整體形態及各建筑物之間相互位置關系時,常常選擇高角度拍攝,因為一般人很少用這樣的角度觀察,所以觀看后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新鮮感。

低角度拍攝:低角度拍攝可使建筑物的豎線向上匯聚,不僅可以避開周圍人群,而且能夠表現出建筑物的雄偉高大,同時也增加了建筑物的穩固感。

正面拍攝:能表現建筑莊嚴、平穩的感覺,也符合中國古建筑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特征。在建筑物正面特征明顯,要求畫面構圖莊重、平穩時常常運用這種視角。但正面拍攝建筑物缺乏線條透視變化和面的變化,畫面較為呆板,通常需要其他景物作為陪襯。

側面拍攝:是拍攝建筑物最常用的拍攝手法。此時建筑物的橫線條和豎線條都有明顯的透視變化,而且能看到建筑物正面和側面,有利于表現建筑物的各角度特征,突出建筑物的立體感。
濾鏡的運用
黃濾光鏡:一般的古建筑物體多為淺灰色或呈暖調的其他淺色,而天空常呈現為藍色。在黑白攝影中,如果不加用濾鏡,則淺色建筑物與天空銜接處將無法區別,加用黃濾光鏡后可壓暗藍天、突出淺色的建筑物。

紅濾光鏡:在黑白攝影中能將天空壓得很暗,使天空與建筑物本身反差提高,顯著地增強建筑物堅實的特征,使主體的線條和色塊鮮明地展現出來。
偏振鏡:用彩色片拍攝建筑物時,使用偏振鏡能壓暗天空的藍色,建筑物的色調更加鮮明,而且不會改變真實的色彩關系。


其他技巧
事先準備:有些景區很大,一些富有特色的建筑容易被我們忽略,所以在出發之前,可以先搜集一些當地值得拍攝的建筑,看一看介紹,也許可以發現一些比較有趣的建筑。想拍攝某建筑之前,看看網上的照片是從何角度拍攝的,可以給你一些啟發,并避免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
放慢節奏:當到達拍攝地之后,最好不要迫切地拿出相機來拍攝,而應該四處走動觀察。因為,急于拿出相機會干擾你觀察的視角,畢竟從取景器里看到的景物是有限的。
人文景觀入鏡:拍攝古村、古鎮時,除了展現其滄桑感和具有歷史年代特征的建筑細節美感外,還可以加入一些人文元素。例如畫面中出現當地居民、牲畜等,可以使建筑的內涵更加豐富。
全面景別:拍攝一個古建筑,特別是建筑群,可以拍攝一些不同景別的照片,能讓人對其有更加全面和細致的了解。大全景表現古建筑群的總體布局,建筑物全景表現單體建筑的整體構造,近景和特寫可以表現建筑的特色和細節。
根據天氣:拍攝古建筑時,有時候不得不看“老天爺”的臉色,但我們也可以有意識地關注天氣變化,注意拍攝的技術要求。晴天時將天空作為背景,畫面會非常漂亮;烏云和雪天時拍攝可以表現出特殊的氣氛;而在多云的天氣,光會比較勻稱,適合古建筑局部或細節的拍攝,光線反差不會像晴天那么大。
構圖:正面直接拍攝古建筑構圖時,為了不讓畫面死板,可以在畫面前景選擇遮擋物,利用樹木、掛件、屋檐來打破這種對稱式構圖,使畫面有所變化。這種構圖也使得建筑物更具有前后景色彩的變化調節,使畫面更加生動,更具空間感。
攝影時機
避開旺季。很多著名的景區人流量特別大,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拍攝的進程和作品的質量。選擇一個人流量少的旅游淡季是必要的。旅游淡季通常在冬季的非節假日期間。例如喬家大院的人流量在節假日期間特別大,你可以選擇在冬季的一場雪后去喬家大院進行拍攝,不僅旅客少,拍出來的喬家大院也是極具韻味。
利用早晚。大多數旅游景區在清晨或者傍晚的時候人流量最少,不妨“起早貪黑”充分利用這兩個時間段。實際上,很多高質量的照片都產生于這兩個時間段。例如,拍攝平遙古城,在雞鳴天亮,晨光熹微的時候,整個古城還是很寧靜,人們開始勞作,街道逐漸喧鬧,這樣的景色往往最能反映一個古城的本質風貌。
細選季節。很多古建筑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韻味,需要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時機前往拍攝。比如拍攝山中古寺時,農歷四月份能夠體味“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之感;秋天落葉滿地又能突出古寺滄桑一面;冬天冰凍雪寒,萬籟俱靜,恰恰能表現出佛門空凈的內涵。

山中薄薄的一層霧,既有意境,又讓畫面更富有層次感。
注意事項
1.拍攝寺廟等宗教古建筑時,要注意尊重宗教習俗和文化,有些寺廟里供奉的神像對于寺廟來說是神圣的,如果不允許拍攝請不要強行或擅自拍攝。
2.有些古民居建筑至今仍有人居住,攝影時要取得居民的同意,如果不允許拍攝也不要強行或擅自拍攝,更不要因為攝影而干擾他們的正常生活。

3.有些古建筑坐落在深山之中,上山、下山記得做好防護措施,帶好相機包,保護好相機、鏡頭、三腳架等攝影裝備,也要注意財產安全。

4.在多雨水、空氣潮濕地區拍攝時,要注意做好攝影裝備的防潮工作;北方地區冬春多風沙,如遇大風天氣要減少戶外拍攝。
5.如今很多古建筑已經被辟為博物館,在博物館內拍攝須使用三腳架時,最好向管理人員申請,使用過程中注意避讓其他參觀者,防止三腳架被碰倒,損壞器材或者展品。此外,博物館拍攝禁止打開閃光燈。
6.切勿以破壞景觀來達到拍攝目的,不要在古建筑上進行刻畫。保持景區干凈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