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應用基礎項目化教程
- 梁欽水 許維進
- 877字
- 2019-10-18 19:31:17
任務二 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和體系結構
任務描述
計算機發展到今天,其性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無論速度如何提高、功能如何強大,軟件如何更新,其基本工作原理和體系結構卻沒有根本的改變。本任務首先要了解計算機依據什么原理工作,又是如何圍繞原理確立體系結構的,最后要了解計算機內信息是如何表示的。
任務實施
1.計算機工作原理
概括地說,計算機工作原理就是:存儲程序,逐條執行。這個工作原理是1945年由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最初提出來的,故稱為馮·諾依曼原理,基于這一原理制造的計算機,稱為馮·諾依曼計算機。
2.計算機的體系結構
馮·諾依曼計算機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和輸出設備五個基本部分組成,這五大部分通過系統總線聯系成一體,在控制器指揮下,信息從輸入設備傳送到存儲器存放,需要時可以把它們讀出來,由程序控制計算機的操作,計算機按程序預先編排好的順序逐條執行程序的指令,其間不必人工干預,因而可以實現自動高速運算。此外,只要輸入不同的程序和數據,就可以讓計算機做不同的工作,即可以通過改變程序來改變計算機的行為。這就是所謂“程序控制工作方式”,也是計算機與其他信息處理機(如計算器、電報機、電話機、電視機等)的根本區別。這種體系結構和“存儲程序,逐條執行”的設計思想決定了計算機用串行方式工作。經過多年實踐后發現串行工作方式很難再提高計算機的運行速度,目前已經進行了并行計算機和并行算法的研究,并且在馮·諾依曼計算機體系結構下部分實現了一些并行處理。
3.計算機的信息表示
在解決信息在計算機內如何表示這個問題上,馮·諾依曼根據計算機內部電子線路容易實現兩種區別明顯的物理狀態(如電壓高低等)特點,提出用兩種區別明顯的物理狀態的不同組合來表示信息,為方便起見,這兩種物理狀態分別用0和1這兩個最簡單的數字來表示,由0和1兩個數碼表示數的方法就稱為二進制,0和1兩個數碼的組合表示的信息,稱為數字化信息,所以計算機內是用二進制來表示信息的,也就是說計算機只能處理數字化信息,其他信息須轉換成數字化信息計算機才可以處理,可以這么說,只要能將信息數字化,就可以用計算機來處理。
- Spring 5企業級開發實戰
- INSTANT OpenCV Starter
- Rust編程:入門、實戰與進階
- Android開發精要
- Microsoft Dynamics 365 Extensions Cookbook
- Learning Python Design Patterns(Second Edition)
- 單片機應用技術
- HTML5+CSS3網站設計基礎教程
- 深入分布式緩存:從原理到實踐
- Java高并發核心編程(卷1):NIO、Netty、Redis、ZooKeeper
- Illustrator CC平面設計實戰從入門到精通(視頻自學全彩版)
- 運維前線:一線運維專家的運維方法、技巧與實踐
- Python數據可視化之美:專業圖表繪制指南(全彩)
- SpringBoot從零開始學(視頻教學版)
- 高性能PHP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