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制高職數學(第一冊)
- 荊賀明 滕明利 司玉琴
- 1394字
- 2019-10-14 12:05:38
1.3 集合之間的關系
本節重點知識
1.子集.
2.真子集.
3.集合的相等.
觀察下面兩組集合,并試著找出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
(1)A={1,2,3},B={1,2,3,4,5}.
(2)設A為本校一年級(a)班全體學生組成的集合,B為本校一年級全體學生組成的集合.
(3)C={x|x是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邊三角形}.
可以看出,在(1)中,集合A的任意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這時我們說集合A與集合B有包含關系,(2)中的集合A與集合B也有這種關系.
一般地,對于兩個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們就說這兩個集合有包含關系,稱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記作
A?B(或B?A),
讀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在數學中,我們經常用平面上封閉曲線的內部代表集合,這種圖稱為Venn圖.這樣,上述集合A和集合B的包含關系,可以用圖1-1表示.
當集合B不包含于集合A,或集合A不包含集合B時,則記作
B?A(或A?B),

圖 1-1
根據定義可知,任何一個集合A,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我們規定空集是任意一個集合的子集,也就是說,對于任意集合A,都有??A.
注意 符號“?”表示的是集合與集合之間的關系,符號兩邊都是集合.
例1 用“?”“?”“?”填空.
(1){2,5}______{1,2,3,4,5};
(2){x|x是四邊形}______{x|x是菱形};
(3){x|x2-4=0}______?;
(4){x|x>5}______{6,7,8};
(5){x|2<x<9,x∈R}______{x|x>0,x∈R};
(6)N______Z-;
解 (1)?(2)?(3)?(4)?(5)?(6)?
想一想
符號“∈”與“?”的應用對象有什么不同?
練一練
用“?”“?”“?”填空.
(1){8,9}______Z; (2)N______{-2,0,8};
(3)Q______{0,2,π}; (4){-5,0}______{-5,-3,0};
(5) ______Q; (6){0,-1}______{-1,2,3};
(7){2,3,6}______{x|x是6的正因數};
(8){x|x是8的正因數}______{0,1,2,4,8,10};
(9){x|2=9}______{-3}; (10){-1,0,1}______{x|x2-1=0};
(11){x|x是等腰三角形}______{x|x是等邊三角形};
(12){x|x是四邊形}______{x|x是梯形};
(13){x|x>3,x∈R}______{x|x<5,x∈R};
(14){x|-4<x<0,x∈R}______{x|-1<x<0,x∈R};
(15){x|x≥-2,x∈R}______{x|x>-2,x∈R};
(16){0}______?.
例2 寫出集合A={0,1,2}的所有子集.
分析 集合A中有3個元素,那么任意1個,2個,3個元素組成的集合及空集都是集合A的子集.
解 集合A中所有子集分別是:{0},{1},{2},{0,1},{0,2},{1,2},{0,1,2},?.
練一練
寫出下列集合的所有子集:
(1)A={2,3}; (2)A={s,t};
(3)A={0,2,3}; (4)A={a,b,c};
(5)A={x|x2=1}; (6){x|x-3=1};
(7)A={x|-3<x<1,x∈Z}; (8)A={x|x≤2,x∈N}
在(3)中,由于“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因此,集合C,D都是由所有等邊三角形組成的集合.即集合C中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D中的元素,同時,集合D中任何一個元素也都是集合C中的元素.也就是說,集合D的元素與集合C的元素是一樣的.
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A?B),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B?A),此時,集合A與集合B中的元素是一樣的,因此,集合A與集合B相等,記作
A=B
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且x?A,我們稱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記作

例3 指出下面各集合之間的關系,并用Venn圖表示.
A={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邊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 (1); (2)
.(見圖1-2)

圖 1-2
例4 指出以下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
(1)A={1,3,5,7},B={3,5};
(2)P={x|x2=4},Q={-2,2};
(3)C={偶數},D={整數};
解 (1) (2)P=Q; (3)
.
由上述集合之間的關系,可以得到下列結論:
(1)任何一個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2)對于集合A,B,C,如果A?B,且B?C,那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