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數制及編碼
數據是對客觀事物的符號表示。如:數值、文字、語言、圖形、圖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數據。信息既是對客觀事物變化和特征的反映,又是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表征。信息必須數字化編碼,才能用計算機進行傳送、存儲和處理。數據是信息的載體,信息是數據處理之后產生的結果。信息有意義,而數據沒有。
日常生活中,人們使用的數據一般是十進制表示的,而計算機中所有的數據都是使用二進制表示的。數制也稱計數制,是指用一組固定的符號和統一的規則來表示數值的方法。通常是以十進制(D)來進行計算的。另外,還有二進制(B)、八進制(O)和十六進制(H)等。編碼是采用少量的基本符號,選用一定的組合原則,以表示大量復雜多樣的信息的技術。計算機是信息處理的工具,任何信息必須轉換成二進制形式數據后才能由計算機進行處理、存儲和傳輸。
推薦閱讀
- 新一代通用視頻編碼H.266/VVC:原理、標準與實現
- C和C++安全編碼(原書第2版)
- Learning Data Mining with Python
- Linux操作系統基礎案例教程
- H5頁面設計:Mugeda版(微課版)
- 移動界面(Web/App)Photoshop UI設計十全大補
- 新一代SDN:VMware NSX 網絡原理與實踐
- OpenCV 3 Blueprints
-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基礎
- Android應用開發攻略
- Java服務端研發知識圖譜
- Swift iOS Programming for Kids
- 新手學ASP.NET 3.5網絡開發
- JavaScript編程精解(原書第3版)
- JavaScript前端開發程序設計教程(微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