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供應鏈物流管理
- 周蘇 孫曙迎 王文
- 532字
- 2019-10-14 10:45:57
1.1 物流簡介
供應鏈的概念是由物流演變而來的。物流原本是一個軍事術語,最早用于拿破侖時代的大小戰(zhàn)役中,指的是調動和安置軍隊(由軍需官負責的工作)。物流的范疇被體現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NATO)的軍事定義中,即規(guī)劃和實施軍隊的行動和補給的學問。以統(tǒng)籌的方式協(xié)調下述軍事行動:
(1)軍事物資的設計和開發(fā)、獲取、倉儲、運輸、配給、維護、撤離以及處置(對物資的概念應最大化地理解,包括軍用車輛、武器、軍火、燃料及其他設備等)。
(2)軍事人員的運送。
(3)軍事設施的獲取或營建、維護、運作以及處置。
(4)軍事服務的獲取或配備。
(5)醫(yī)療和康復的支援。
北約同時將物流區(qū)分成兩個重要的部分――獲取物流和運作物流,如圖1-2所示。

圖1-2 軍用物流的范疇
軍用物流的重要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日登陸歐洲(見圖1-3)以及其他一些重大戰(zhàn)役所考慮的與供給有關的大量問題中得到充分體現。

圖1-3 盟軍諾曼底登陸
非軍用物流與軍用物流基本相同,但通常沒有軍用物流那樣復雜。
“物流”(Logistics)一詞源于20世紀80年代從日文資料引進來的外來詞,其定義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采購、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用戶要求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