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電子計算機的誕生與發展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其劃時代意義是“人類通用智力工具”橫空出世,把人從大量重復性或具有固定程式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進而使人類的整體智能獲得空前的大發展。
作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必須緊跟信息科技的發展步伐,與時俱進。信息技術經歷了大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如果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仍然停留在講解計算機的結構原理和辦公軟件及計算機網絡知識的范圍,未免有些落后于時代發展了,也不能很好地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實際需求。為此,我們嘗試在傳統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添加了智能手機和網絡信息檢索的內容,爭取做到與時俱進。與此同時,在編寫時,尤其注重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文字敘述上力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計算機高速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應用,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學是為了用。編寫本書的宗旨就是面向應用。在Windows 7操作系統一章中突出了庫、索引和搜索文件的操作技能;在Office辦公軟件一章中把多媒體概念和PowerPoint軟件融合在一起,并介紹了僅僅使用PowerPoint來制作立體或動態圖形的方法和技巧;在計算機網絡一章中介紹了家庭無線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常用網絡命令、Web站點和FTP服務器的創建方法,以及防范木馬病毒的實用技巧;在智能手機一章中介紹了幾個非常實用的App、小米智能家庭的創建和智能手機的選購技巧;在網絡信息檢索一章中介紹了百度高級搜索、中國知網搜索技巧和常用學術資源及免費網絡學術資源的使用等。
本書由唐濟波、尤傳華擔任主編,蔡天星、徐慧任副主編,編寫分工如下:第1、2、8章由唐濟波編寫,第3、4、5章由尤傳華編寫,第6章由蔡天星編寫,第7章由徐慧編寫,最后由唐濟波審定全書。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文獻資料,在此向相關作者深表感謝。同時感謝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相關領導對本書寫作和出版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感謝中國鐵道出版社編輯的悉心策劃和指導。
由于編者編寫水平所限,書中不足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專家、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6年5月
- JavaScript前端開發模塊化教程
- Getting started with Google Guava
- Oracle 12c中文版數據庫管理、應用與開發實踐教程 (清華電腦學堂)
- Learning Elixir
- 物聯網系統開發:從0到1構建IoT平臺(第2版)
- Practical Game Design
- Java Web應用開發技術與案例教程(第2版)
- Easy Web Development with WaveMaker
- HTML5與CSS3基礎教程(第8版)
- 深入實踐DDD:以DSL驅動復雜軟件開發
- Anaconda數據科學實戰
- DB2SQL性能調優秘笈
- ASP.NET Core and Angular 2
- Splunk Essentials
- jMonkeyEngine 3.0 Beginner’s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