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緒論 國學及中華傳統思想道德概述

第一節 國學概述

一、“國學”的概念

“國學”,是“國立學校”的意思,指的是國家一級的學校,《周禮》《漢書》《后漢書》《晉書》里面,都有“國學”的概念。

如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是南宋朱熹建成的,成為當時的“四大書院”之一。但在朱熹之前,唐代貞元中,李勃隱居讀書于廬山白鹿洞,至南唐時,在其遺址建學館,以授生徒,號為“廬山國學”。到宋代,改稱“白鹿洞書院”,這時的“國學”實為藏書與講學之所,即“國立學校”義;明初設中都國子學,后改為國子監,掌國學諸生訓導的政令,國子監設有禮、樂、律、射、御、書、數等教學科目。

自“西學東漸”之風后,為了區別開“西學”與“中國之學”,產生了現“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這個國學概念,指以先秦的經典及諸子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并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和學術體系。

何謂國學?《辭海》上解釋為:“中國學術的簡稱,相對于‘西學’而言。”對這個詞的含義有不同的解讀,既有廣義的,也有狹義的,社會上尚未有統一的認識。

廣義上,國學指中國古代的文化和學術,中國古代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易學、術數、醫學、星象、建筑等都是國學所涉及的范疇。

狹義的國學,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說為根基,以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為載體,表現中華民族傳統社會價值觀與道德倫理觀的思想體系。因此,國學也可以指中國古代學說,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諸子。先秦諸子的思想及學說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們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這些思想從各個不同的方面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及其大眾都有很深遠的影響,慢慢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本書“國學”系狹義)。

“國學經典”是指記載中國人所特有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闡發中華民族道德思想的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典籍,在浩瀚典籍中,我們僅僅選讀了幾部源頭之作。

二、國學的發展脈絡

國學的主體為“一源三流”。“一源”指的是易學文化(即研究《周易》的文化);“三流”指的是儒學文化、道學文化和佛學文化。因此,從狹義上講,國學特指以儒學為骨干、以道學和佛學為輔翼、集百家精華為一體的內圣外王之道。

我國的孔子(儒家)、老子(道家)、慧能(佛家禪宗),被西方學者評為“東方三大圣人”。

儒家:以孔子(前551—前479)、孟子(前372—前289)為宗師的學說派別,主張“禮、樂、仁、義”,提倡“忠恕”“中庸”之道,主張“德治”“仁政”,重視倫常關系,對中國以及遠東文明發生過重大影響并持續影響至今的意識形態。

釋家:由古印度(另說今尼泊爾境內)王子釋迦牟尼(前563—前483)所創的佛教派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發展于中國。佛,意思是“覺者”。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

道家:以老子(生卒年不詳)、莊子(約前369—前286)為宗師,以“道”為核心的學說派別,認為天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無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剛、剛柔并濟等政治、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三、經典著作

《漢書·藝文志》對中華傳統文化典籍有一個基本的分類。第一部分是“六藝”。一是“大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是國學經典中的重要內容;二是“小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術,都是具體培養人的人格和各種技能的。第二部分是諸子百家,例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農家、縱橫家、小說家等。第三部分是詩賦,例如《詩經》《楚辭》、漢賦等。第四部分是兵書,例如《吳子兵法》《孫子兵法》。第五部分是術數,例如作為占筮(shì)的《周易》。第六部分是方技,例如醫術。

國學經典古籍按內容又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部類。

經部收錄儒家“十三經”及相關著作。“十三經”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史部收錄史書,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大類。

子部收錄諸子百家著作和類書,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

集部收錄詩文詞總集和專集等,包括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

在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典籍中,最為經典的著作,當數“四書五經”。“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四、為什么要學習“國學”

大家知道,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物質已豐富,但一些人的幸福感卻在下降;不僅如此,人類的生存都已面臨諸多危機,如戰爭危機、能源危機、環境危機等。而所有的危機,其根源都是人的道德危機。

如何化解這些危機?

有報道說:1988年,在法國巴黎召開了“面向21世紀”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大會。會上,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圍繞著“21世紀的挑戰和希望”的議題展開討論,得出的重要結論之一是:“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的中國,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先賢智慧的結晶,上合“天道”,下合“地道”,中合“人道”(即天人合一),是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人與心靈”等各種關系,實現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和諧的先賢大智慧、大學問。例如,“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

就我們個人來講,學習并踐行其道,可解決“安身立命”的大問題。例如,人生或昌達,或窘困。如何才能真正“安身立命”?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學習并踐行國學精神,人人都可以成為有德行、有才能、有功績的大丈夫。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想適應現代社會,就必須了解傳統社會,要想超越傳統,就必須了解傳統的長處與短處,所以學習國學目的,就是要繼承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優秀的道德傳統,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五、怎樣才能學好“國學”

1.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中國傳統道德是精糟并存,瑕瑜互見的。其中,既有積極、進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極、保守、落后的一面。既有民主性的一面,又有封建性的一面。既有超越時代、超越階級的一面,又有受時代、階級局限的一面。鑒于傳統道德具有兩重性和多義性的特點,如何真正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般說來,中國傳統道德大致可分為三種不同情況:一是完全屬于糟粕的部分,如宣揚封建等級制度、主張愚忠愚孝、輕視婦女等;二是基本上屬于精華的部分,如“殺身成仁”“富貴不能淫”等等;三是精華與糟粕交織在一起。

對于第一種情況,我們的態度只能是批判,不能繼承。因為這些道德是直接反映封建主義的生產關系和等級制度的,這些道德所賴以生存并為之服務的經濟基礎在今天已失去了歷史必然性。

對于第二種情況,我們也不能無條件地予以接受,而應當進行分析,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賦予這些精華以時代要求的新的意義。例如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對于第三種情況即精糟交織甚至融合在一起的傳統道德,更需要謹慎地加以鑒別,例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這個命題,就可理解為只有統治者才明白大義,而勞動人民只知道小利,還可以理解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明白大義,而道德低劣者是只知道私利。對于前者應堅決地予以批判,但對于后者,我們可以吸收其合理思想,并加以改造,使其在新的時代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2.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一般來說,人的知識結構由謀生(技能)、謀志(理想)、謀道(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幾部分構成,國學是關于“謀道”的哲學。“學道”的目的在于“明道”,“明道”的目的在于“行道”,即開心智、明明德、提升心性、磨煉靈魂、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實現幸福人生。

對此,道家創始人老子說:有上等智商的人,聽了做人的大道理,就會努力去實行;有中等智商的人,聽了做人的大道理,會將信將疑;僅有下等智商的人,聽了做人的大道理,會嘲笑講道理的人——第一種人是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智慧之人,第二種人是知行分離、沒有參透的一般人,第三種則屬于無知愚鈍的糊涂人。

近代一位先賢曾這樣比喻:明道而不行道,就像看旅行圖,“路線”再清楚,也不會使自己到達理想的目的地。

民國時期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老秀才對人坦言,孔子說的話只有兩句我能做到,那就是“食不厭精,膾(kuài)不厭細”,其余的都做不到,而且從來也沒有準備去做。也有些人的學習目的,就是升官發財,用滿口仁義道德去欺騙人民,彰顯自己。這也是亙古以來學習傳統文化的一個通病——懷著自私的功利目的去學。也正因如此,學先賢美德之風常興,而行先賢“仁政”之實的卻很少。

由此可見,要想學有所獲,真的達到“提升心性,磨煉靈魂,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實現幸福人生”的目的,就必須“知行合一”,既然知道了做人的大道理,就得立即用來指導自己的行動。

總之,對中國傳統道德的批判繼承,不能簡單化地理解,而是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對經過選擇而吸取的道德遺產,根據當時歷史進步的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根據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需要,根據千百年來人們所認同的人際關系的準則和規范,根據社會主義社會中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道德原則,予以加工和改造。一言以蔽之,批判繼承,棄糟取精,綜合創新,古為今用。

思考與討論

1.美國固特異輪胎公司董事長彼利奧來華訪問,參觀厚生橡膠公司,與該公司總經理徐風和交談經營心得后曾說“孔夫子講道理,日本人實踐道理”,你怎么看?

2.目前,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誘發的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消極影響而產生的見利忘義、唯利是圖、損公肥私、損人利己,以及假冒偽劣、詐騙投機等行為,正在嚴重地損害人民的利益和阻礙經濟的發展。請舉例說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石河子市| 香格里拉县| 房产| 兴海县| 茶陵县| 珲春市| 临沂市| 治县。| 茂名市| 枝江市| 通海县| 宜宾市| 西城区| 凌源市| 泾川县| 西和县| 滨州市| 台州市| 洞口县| 定州市| 云霄县| 曲阳县| 枣阳市| 宁乡县| 浠水县| 关岭| 莱西市| 即墨市| 鄂尔多斯市| 抚宁县| 舞阳县| 武功县| 田东县| 中西区| 长丰县| 阳江市| 神农架林区| 绍兴县| 孝昌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