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宏觀經濟學
  • 鐘群 李惠芹 任偉
  • 3061字
  • 2019-10-25 17:21:28

第一節 宏觀經濟學概論

一、宏觀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

現代宏觀經濟學是在20世紀30年代以后發展起來的。1929-1933年爆發的席卷整個歐美國家的經濟大蕭條,徹底推翻了古典經濟學關于自由競爭、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經濟可以自動實現充分就業和經濟發展的思想。大蕭條給各國經濟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面對空前的高失業率,1936年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出版了其著名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該書的問世標志著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形成。凱恩斯反對古典經濟學關于供給創造需求、利率的靈活變動性、價格和工資的靈活變動性的觀點,認為資本主義經濟不存在這樣一種“自我協調”以確保實現充分就業存在的機制,經濟在偏離充分就業狀態時政府就應該施以宏觀經濟穩定政策,以便使之更加接近于充分就業水平。由凱恩斯所創立并被其追隨者所發展的宏觀經濟理論體系被稱為凱恩斯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到20世紀60年代末,凱恩斯主義一直占據著統治地位。

【知識擴展】

古典學派的理論

所謂古典學派,就是強調經濟中自我矯正力量的學說,古典學派認為市場經濟在不需要政府干預的前提下就能自動實現長期的充分就業均衡。經濟僅僅會在短期內暫時地偏離充分就業,但不可能出現長期的蕭條或衰退。古典學派的這種觀點背后的基本原理是工資和價格足夠靈活,市場很快會“出清”。因而,古典學派認為政府采取的各種政策往往是無效的,宏觀政策對產出和就業不能產生任何影響,因此,政府在經濟中只需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20世紀70年代初以后,由于西方國家出現了“滯脹”局面(經濟停滯與高通貨膨脹同時存在),凱恩斯主義對此理論上無法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實踐上也拿不出同時解決失業和通貨膨脹的政策措施。在這種情況下,貨幣主義學派、新古典學派和供給學派等自由主義流派紛紛出籠,向凱恩斯主義發出了強有力的挑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們在英美等國曾取代凱恩斯主義而成為這些國家制定經濟政策的理論依據。

【知識擴展】

貨幣主義學派

20世紀70年代西方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滯脹”現象,動搖了人們對凱恩斯方法的信心。以芝加哥大學教授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認為,凱恩斯提倡的政府宏觀調控政策可能就是導致這種新的經濟不穩定的根源。

貨幣主義學派在假設貨幣周轉速度具有穩定性以及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不敏感的前提下,認為財政政策雖然也對國民收入以及其他宏觀經濟變量產生重大影響,但決定總產出和就業以及物價水平的卻是貨幣,貨幣供給增長是決定名義GDP增長的主要的系統性因素。同時,貨幣主義認為價格和工資具有相對靈活性,據此,貨幣主義學派認為貨幣供給變動不會對實際國民收入產生影響,貨幣供給的變動主要影響價格。其政策觀點是:①贊同貨幣政策,反對財政政策;②反對斟酌使用的貨幣政策;③主張固定貨幣規則。

【知識擴展】

新古典學派

新古典學派的觀點基于兩個假設:①價格和工資是靈活的,這和古典學派的觀點一致;②理性預期假設,指人們可以利用所有可能獲得的信息和經濟理論做出最合乎理性的無偏預測,基于理性預期,政府不能通過各種政策來愚弄人們,被人們預期到的政府的政策無法影響實際產出和就業。

在上述兩個假設前提下,新古典學派認為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無效的,經濟政策影響產出和就業的唯一方法就是靠意外和錯覺。

供給學派

供給學派是20世紀70年代形成的一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流派。20世紀80年代,里根總統的“經濟復興計劃”就是以該學派的理論為依據,并且在美國的經濟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為阿瑟·拉弗。

供給學派認為,由于長期推行凱恩斯主義政策,需求受到過度刺激,而供給卻被窒息在不必要的管制、過高的稅收和過多的規章制度之中,它們都成為阻礙生產發展的絞索。供給學派強調自由放任,讓市場機制自行調節經濟;主張減稅、減支,以促進增加供給;主張實行刺激供給和供給管理為主的經濟政策。

在取得短暫輝煌后,上述自由主義流派都暴露出各自的不同局限性。同時,以薩繆爾森等人為代表的后凱恩斯主義流派的經濟學家們則吸收和容納了一些現代非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觀點和思想,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范圍更廣泛的綜合,并將其理論更名為“現代主流經濟學綜合”。

二、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問題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國民收入核算與決定

國民收入核算與決定主要考慮如何定義、計算一個國家的收入,分析總需求和總供給的變動對產出、就業和物價水平的影響。

2.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研究的是為什么不同國家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巨大,哪些因素影響到經濟的增長,一個國家的經濟是否存在著一種長期增長的可能性,經濟能否實現穩定增長等問題。

3.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研究的是什么原因導致經濟周期性波動,用什么方法來事先檢測經濟的波動。

4.通貨膨脹和失業

通貨膨脹和失業問題是各國經濟中最主要的問題,宏觀經濟學就是要分析它們產生的原因、導致的后果以及解決的辦法,并分析通貨膨脹和失業的關系。

5.宏觀經濟政策

宏觀經濟政策主要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包括政策的工具種類、政策運用的時機、政策在IS-LM模型中運用的效果等。

6.開放宏觀經濟學

開放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的是外匯、匯率制度、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匯率變動后產生的影響、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及調節、內外均衡沖突、資本的流動性,以及不同匯率制度和資本流動性下宏觀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效果等。

圖1.1列出了本書結構總體框架,以便讀者對宏觀經濟學有一個總體的把握。

圖1.1 宏觀經濟學總體框架

三、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區別

現代西方經濟學,按研究對象和分析方法等的不同,可以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顯然,宏觀經濟學以微觀經濟學為基礎,但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微觀經濟學以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以及“看不見的手”能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為前提假設條件,以價格理論為中心,采用個量分析方法研究組成經濟的各個單位(如廠商、家庭等),分析的問題包括:

(1)單個商品的需求量、供給量和均衡價格如何確定。

(2)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消費上以獲得最大滿足。

(3)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

(4)生產要素供應者的收入如何決定。

微觀經濟學最終解決單個單位如何優化資源的配置(即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

宏觀經濟學則以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為前提假設條件,以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為中心,采用總量分析等方法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變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解決資源的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四、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有別于微觀經濟學的個量分析方法,宏觀經濟學采用總量分析研究方法,總量分析就是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從研究方法看,宏觀經濟學又可以稱為“總量經濟學”。

宏觀經濟中,總量包括GDP、消費、儲蓄、投資、進出口、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等。這些總量中某些總量可以從微觀經濟中的個量中直接加總而得到,如:整個社會的消費是單個居民消費的總和,整個社會的投資是單個企業投資的總和。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經濟總體和經濟個體追求的目標有所不同,對微觀經濟正確的東西,對宏觀經濟未必正確,有些經濟總量如果直接從微觀中進行個量加總,在宏觀上卻可能得到一個相反的結論,例如,個人為了增加儲蓄會減少消費,但我們卻無法從個人增加儲蓄的加總中得到整個社會的儲蓄會增加的結論,這是因為如果每個人都減少消費,則會導致整個社會的消費不足,引起總需求下降,從而整個社會的儲蓄會下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犍为县| 比如县| 通州区| 灯塔市| 绥江县| 察哈| 平潭县| 洛浦县| 宁乡县| 青河县| 榆树市| 湖北省| 岗巴县| 霞浦县| 玛沁县| 金坛市| 象州县| 通渭县| 黎城县| 大田县| 集贤县| 土默特右旗| 平塘县| 斗六市| 高平市| 拉孜县| 孟州市| 利川市| 淳安县| 大连市| 通州市| 杭锦后旗| 江都市| 汽车| 格尔木市| 水城县| 水富县| 即墨市| 蛟河市|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