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國民收入核算
名人名言
每一項所言及的國家事務都需要有經濟學方面的知識才能在處理這件事務時取得進展。沒有系統學習過經濟學的人甚至沒有足夠的條件來考慮國家事務。他像一個想欣賞交響樂的聾子:給他一個助聽器,他可能仍然缺乏欣賞的才能,但他經過努力至少有希望領悟音樂是怎樣一回事。國家的首腦必須經常做出牽涉到經濟學的決定。當然他本人并不必須是職業經濟學者,而只須是別人提供給他(往往相互抵觸的)經濟情報的“消費者”。
——保羅·薩謬爾森
學習目標
(1)了解宏觀經濟學的發展過程。
(2)掌握GDP的概念,重點掌握GDP核算的支出法,掌握兩部門、三部門、四部門的恒等式關系。
案例導入
中國經濟頻繁“被第一”中美人均GDP差50年
中國經濟又“被第一”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中國2014年的GDP將達17.6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7.4萬億美元,從而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劉培林稱,看待這個事情,應該關注到一個不同于歷史的事實:英國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時候,人均收入水平也達到世界前沿水平。而中國即使總規模重新回到世界第一,人均水平也比較低。
……
按實際匯率計算,美國2014年GDP為17.4萬億美元,遠超中國的10.4萬億美元,人均GDP更是具有壓倒性優勢。有學者預測,在人均GDP方面,中國跟美國的差距可能在50年或70年。
(資料來源:改編自http://business.sohu.com/20141010/n404972296.shtml,財經綜合報道)
啟發與思考:在比較兩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高低的時候,GDP和人均GDP哪個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