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要用到的1000個心理學常識(專家案例版)
- 九天科技
- 770字
- 2019-10-24 10:58:33
六、情緒性疾病不會因智商高而豁免
很多并不了解情緒病的人認為,憑借自己的高智商可以避免情緒病的發生。事實上,情緒病是在人類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變得更加聰明、更加理性之后才開始擴大的。也就是說,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患上情緒病。
一般來說,在同一個時間段內,頭腦聰明的人能發現10件讓人不開心的事兒,而那些不太聰明的人卻只能發現一件不開心的事。智商高的人往往會給自己增加更多的責任,而這些責任又常常給他們帶來比那些不是很聰明的人更為緊張的情緒。
例如,那些在家務農的婦女很少患上情緒誘發病,她們一天到晚操持家務,相夫教子,還要在地里做農活,幾乎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忙碌的生活讓她們沒有時間去思考,也不會多想與自己生活無關的事情,她們往往為了家人的事情而忽略了自己,更無暇去想自己的痛苦。
我曾經采訪過一位在家務農的婦女,問她:“你是不是總感到特別疲憊(官能性疾病最典型的癥狀)?”她搖搖頭說:“嗨,這個問題在25年前我就告訴自己不要再去想了!”言下之意是忙碌的生活讓她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也不會去抱怨什么,就是過自己簡單的生活就好了。假設你拿這個問題去問那些在寫字樓里工作的白領,他們很可能會說:“我快痛苦死了!事情一件接著一件,都要受不了了!”

這就是情緒的巨大差異,那些在農田里工作的農婦不比寫字樓里的白領們清閑,但她們患情緒病的概率卻很小。
情緒其實是和人的智慧聯系在一起的,智慧的主要部分是由智商構成,在智慧所包含的各個因素當中,重要的是智慧定位和情緒支配。
不過情緒支配這個能力一般都會從智慧這個含義中分離出來,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這樣的狀況:所謂的高智商人往往無法從自己日常生活的迷惘情緒中解脫出來,而那些比較愚笨的人卻能夠享受現有的生活,正所謂“無知者無憂”。
心理透視鏡:情緒性疾病不會因為智商高而豁免,當自身感到壓力增大時,患情緒病的概率就會隨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