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法名相:王安石
- 墨香滿樓
- 1215字
- 2019-10-24 14:10:52
第一章 耳濡目染的家教
一只小獾豬
歷數古今名人,他們的出生,總是伴隨著神奇的傳說和故事。王安石也不例外,只是這個傳說無關神奇,就是一個字——怪!據說他出生的時候,有一只小獾豬跑進了產房。對,你沒有聽錯,就是小獾豬!
你能想象嗎?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二日(1021年12月18日),撫州臨川(今江西臨川)王家,吳氏正在經歷女人一生中最痛苦艱難的時刻,屋子里的人都暗自為她捏了一把汗。這時,一只探頭探腦的小家伙登場了,瞬間,所有的焦點都轉移到這只黑不溜秋的小獾豬身上,連產婆都被這位不速之客嚇了一跳。發覺眾人不可思議的眼神,它很快意識到自己跑錯地方了,一溜煙,飛快地跑了。它如此迅速地逃離了案發現場,正如它悄悄地來,“走時也未帶走一片云彩”,只是它的離開帶來了一聲響亮的啼哭——一代名相王安石就這樣誕生了。
故老相傳,一般名人異士的出生都會伴隨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件,或是神奇的傳說軼事。
比如劉邦的出生,就是一個傳奇:他的家鄉地勢低平,有很多湖泊濕地,有一天,劉邦的母親劉媼在一個水池邊休息,一時犯困就睡著了,結果夢見自己與神相遇,頓時天色變暗,雷電交加。他的父親見狀匆忙跑來查看,只見有一條龍在劉媼身上顯現。之后她就有了身孕,生下了劉邦。
還有,大禹是從父親鯀的肚子里出生的,李白母親生育前夜夢見太白星墜落,武則天出生時金龍沖天,等等。這些歷史名人的出生伴隨著的非龍神即星辰,王安石偏偏怎么就和一只小獾豬扯上了關系。
關于“獾郎”名字的傳說,大多記載于宋代的筆記小說中,小說中這樣對王安石的描述也大多帶有的是貶低的意思。作者對王安石是有多討厭才能編出這樣一個傳聞?
我們暫且不探討這些傳聞的真實性,或許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
提到獾豬,大多數人都會不屑一顧,性格兇猛,叫聲像豬一樣,長得又不討喜,形象自然差了些。
但很少人知道,獾是動物界中最忠誠于配偶的物種:一旦結為“夫妻”,就會一生不離不棄。即使其中一方死亡或是走散,另外一方也絕不會移情別戀,會一生等待著它的另一半。
聽起來是不是很浪漫,在動物界中也有如此感人的愛情故事!獾的出現,就像在冥冥之中為王安石對待愛情忠貞專一埋下伏筆,當然,這是后話了。
沒有驚天動地的事物襯托,也并非生于名門望族,他的出場相對而言算是名人中的平凡不起眼。王安石小名被喚作“獾郎”,難道真是托了那只匆匆離場的小獾豬的“福”。獾郎,通俗點講不就是豬崽崽的意思嗎?
古時候人們總喜歡給孩子取賤名,并且咬定只有這樣孩子才好養活。
其實,為孩子起個賤名,是在漢魏時期就形成的習俗,歸根結底,還是家中的長輩對孩子寵愛的表現,家長生怕孩子不能健康長大,迷信地認為取賤名可以長壽。
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在古代“人用畜名”的現象還是很普遍的,比如,司馬相如小名叫“犬子”,陶淵明小名是“溪狗”,宋孝宗小名為“小羊”。這樣一對比,就發現其實獾郎這個名字也不算太難聽,至少獾的屬性在愛情方面是很突出的。
總而言之,伴隨著這只迷糊的小獾豬的出場,我們的主人公也正式踏上了人生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