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少年英才,志當存高遠
免費的早餐
想要長成參天大樹就要上學,光家庭教育是遠遠不夠的,至少“九年義務教育”不能少。所以,王安石到了適齡年紀,就開始高高興興背著書包上學堂了。
王安石要去上學了,高興得一路上哼著小曲:我要上學堂,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前文提到,他少有大志,好讀書,所以他沒有哭著鬧著求父母不要送他去上學,也沒有像現在的一些小學生那樣一言不合就改編歌詞:我去炸學校,老師不知道……
小安石一點也沒讓父母操心,不僅自己可以去上學,連早餐也不讓母親操心,自行在外面解決。他知道家里弟弟妹妹多,不能再給母親添麻煩,況且外面的飯好吃呀!
選來選去,他決定在離家不遠的面館吃飯,主要是合胃口,又不用繞路,是從家到學校的必經之路。王安石是這種人,選定一件事,就會頭也不回地一條道走到“黑”。縱觀其人生之路,就會發現確實如此,不管是對待改革還是婚姻,抑或是生活中的瑣事。這些都會在后面一一呈現。
不負這專一的美譽,他現在對待早餐就十分專一、執著,每天早上雷打不動進了面館就一屁股坐到靠窗的位置,喊上一句:“哥哥,來碗肉絲面!”
伙計一邊擦桌子一邊探著頭高聲朝廚房囑咐,“得嘞!師傅,一碗肉絲面!”
不一會,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絲面就上桌了,湯多量足,最重要的是老板人親切,小安石對這種熱情滿滿的服務態度很是享受,所以越來越喜歡這家面館。
時間久了,小安石就和這里的老板、伙計熟絡起來。店里的伙計也把他的習慣喜好摸得一清二楚,知道他每次來只點一種飯——肉絲面。所以每次不等進門,遠遠地看見他朝面館走來,就開始喊廚房下面了:“肉絲面一碗!”
習慣成自然,每次進門看到店里伙計熱情地招呼自己,他就知道面已經在做了,就默默地坐到窗邊的老位置,開始默想今天要學的功課。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但是每天柴米油鹽的日子是很枯燥的,人如果不給自己找點樂子,那人生就只能在無聊中度過了。
這天早晨,老板和伙計見店里客人不多,決定從小安石身上找點樂子。像往常一樣,他進店入座,伙計熱情地招呼:“先坐著,面馬上好!”
點點頭算是回應,并沒有發現什么端倪,因為他現在正忙著回顧先生布置的作業,今天課堂上要提問,背不出來可就慘了。
好一會兒過去了,他才猛然發現面還沒上來。奇怪,今天客人不多,按說兩分鐘就該做好了,不會是把我的給忘了吧?趕快招招手示意店小二:“我的面做了嗎?沒做就不要了,上學要緊啊。”
伙計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做好了,已經出鍋了,只是,老板說了,這面得你自己去端。”
小安石一聽,明白了,不就讓我自己端嗎?想偷懶,你早說啊,咱都是老熟人了,我不會介意的。
進了廚房,熱乎乎的肉絲面果然已經在灶臺上了,湯滿得快要溢出來了。這時,老板開口了;“小家伙,我今天特意給你多加了面和肉,你要是能一滴不灑地端到位置上,這碗面,就算我請的!”
原來老板早就聽說王安石小小年紀,卻是聰慧過人,就想考考他,看看此言是否屬實。店里的客人一聽,都來了興趣,紛紛放下碗筷,抱著看好戲的心態圍了上來。中國人的一大特色就是喜歡圍觀看熱鬧,一旦有人圍觀,什么小事都變成大新聞了。
我們來看看被圍觀的主人公怎么樣了?果然是未來的宰相,氣勢就是不一樣,眾目睽睽,也不慌也不惱,慢悠悠地問了句:“老板,此話當真?如果我做到了,你可別反悔!”
這下倒是老板有點急了,“笑話!我這么大一個面館,難道連一碗面都輸不起?你這個小鬼,只管做吧!”
得到首肯,本書的小主人公步伐穩重,從容不迫地拿了一雙筷子,徑直走進廚房。他仿佛已經看到這碗美味的肉絲面在向自己招手了,心想,這點小事還能難倒我不成?
然后他拿著筷子穩穩地把面條一挑,碗里自然就剩下半碗湯了,就這樣一手挑面一手端碗,順順利利地把面端到自己的座位上,不驕不躁,就大快朵頤起來。
從此,大家對他更加佩服,吃面的故事也被人越傳越神,聽到的人無不夸贊他是小神童呢!
其實這件事也沒什么可稀奇的,但凡“有點智商”的人都會做。你可能會說,我也會啊,不就是挑面嗎?怎么就成神童了?但問題是,在那樣的情況下你能不能想到呢?就算能想到,也沒有哪個餐廳老板閑著沒事干考你同樣的問題啊!
這種事件發生的概率太小了,估計萬分之一都沒有,人家靠的是運氣和名氣,不然,天下哪有白吃的早餐。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小事也能造神童。王安石的聰明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從小就有驚人的才華和遠大的抱負。
王安石從小就喜歡讀書,他的功課一向是學堂里最優秀的。相傳,有一年夏天,酷熱難耐,學堂先生給大家布置好作業后,坐在一旁閉目養神。先生年紀大了,天氣一熱,就容易犯困,不一會就打起盹兒了。
學生們寫完作業,發現先生竟然睡著了,不由得玩心大起,紛紛溜出學堂玩去了,這其中也包括小安石。到底還是個孩子,玩是他們的天性。王安石雖然成績優異,但真正玩起來,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孩子王”。
在他的帶領下,學生們來到了村口的池塘玩水,一時間,水花四濺,大家玩得好不快活。
這個時候,學堂先生一覺睡醒,發現學堂空空如也,早已過了放學的時間。先生知道自己睡過頭了,踱步外出散步。正走到池塘邊,聽到孩子們的笑鬧聲,不由得氣上心頭。天都黑了,這群小淘氣還在外面瘋玩!
第二天上學堂的時候,先生想要懲罰一下他們,于是出了對子讓他們對,答不上來就接受懲罰。先生出的上聯是:“弟子貪玩荒學業。”
王安石看出了先生的意圖,不假思索地對出了下聯:“先生愛睡誤弟子。”對仗工整,讓先生實在無法反駁。他只好再出一聯:“夜鬧瑤池,攪動滿天星斗。”先生這一聯是在暗示學生們,他已經知道他們去池塘玩水的事情了。在王安石這吃了一次啞巴虧,這次先生指名讓他對。
王安石思索了一會,便答道:“晨破書海,重整萬里江山。”王安石這個對聯不僅與先生的上聯從句意到氣勢都對仗工整,還巧妙地向先生認錯了。
先生一高興,自然不再跟他們計較昨天的事情,也不懲罰他們了。王安石立了功,其他學生對他更是又感激又佩服。
王安石聰明是有目共睹的,雖然這個年紀的王安石只能耍耍“小聰明”,但要相信,這些“小聰明”在王安石身上,終有一天會變成“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