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費用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1.費用的定義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根據費用的定義,費用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
(1)費用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費用必須是企業在其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這些日常活動的界定與收入定義中涉及的日常活動的界定相一致。因日常活動所產生的費用通常包括銷售成本(營業成本)、職工薪酬、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費等。將費用界定為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目的是為了將其與損失相區分,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出不能確認為費用,而應當計入損失。
(2)費用是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費用的發生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從而導致資產的減少或者負債的增加(最終也會導致資產的減少)。其表現形式包括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流出,存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的流出或者消耗等。鑒于企業向所有者分配利潤也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而該經濟利益的流出顯然屬于所有者權益的抵減項目,不應確認為費用,應當將其排除在費用的定義之外。
(3)費用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與費用相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應當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不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經濟利益的流出不符合費用的定義,不應確認為費用。
【例1-2】某企業用銀行存款500萬元購買固定資產,該購買行為盡管使企業經濟利益流出了500萬元,但并不會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減少,它使企業增加了另外一項資產(固定資產),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應當將該經濟利益的流出確認為費用。
2.費用的確認條件
費用的確認除了應當符合定義外,也應當滿足嚴格的條件,即費用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從而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且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因此,費用的確認至少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一是與費用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很可能流出企業;二是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減少或者負債的增加;三是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