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稅法
  • 賀佳
  • 4454字
  • 2019-10-31 14:35:47

1.3 我國的稅法體系及稅收管理體制

1.3.1 我國現行稅法體系

從法律角度來講,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一定體制下以法定形式規定的各種稅收法律、法規的總和,被稱之為稅法體系。但從稅收工作的角度來講,所謂稅法體系往往被稱之為稅收制度。即一個國家的稅收制度是指在既定的管理體制下設置的稅種以及與這些稅種的征收、管理有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級成文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的總和。換句話說,稅法體系就是通常所說的稅收制度(簡稱稅制)。

國家稅收制度的確立,要根據本國的具體政治經濟條件。所以,各國的政治經濟條件不同,稅收制度也不盡相同,具體征稅辦法也各有千秋、千差萬別。就一個國家而言,在不同的時期,由于政治經濟條件和政治經濟目標不同,稅收制度也有著或大或小的差異。我國現行稅法體系由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兩大部分組成。

1.稅收實體法

所謂稅收實體法,是指確定稅種的稅收立法,是具體確定各稅種的征稅對象、征稅范圍、稅目、稅率、納稅時間地點等稅法要素的法律規范。目前,我國稅收實體法由19個稅種組成,按其性質和作用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類:

(1)流轉類稅法: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四種稅的稅法。主要在生產、流通或者服務業以及進出口貿易等方面發揮調節作用。

(2)資源類稅法:包括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耕地占用稅等稅的稅法。主要是對因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差異而形成的級差收入發揮調節作用。

(3)所得類稅法: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兩種稅的稅法。主要是在國民收入形成后,對生產經營者的利潤和個人的純收入發揮調節作用。

(4)財產類稅法:包括房產稅、車船稅和契稅三種稅的稅法。主要是對某些特定財產發揮調節作用。

(5)行為目的類稅法:包括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車輛購置稅等稅的稅法,以及具有稅收性質的教育費附加和社會保險費。主要是為了達到特定目的,對特定對象和特定行為發揮調節作用。

上述稅法中,《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等屬于稅收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其余各稅種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立法,由國務院以暫行條例的形式發布實施的。我國的稅收法律體系就由這些法律、法規構成。

2.稅收程序法

我國的稅法程序法是指及稅收征收管理適用的法律制度。我國對稅收征收管理適用的法律制度,是按照稅收管理機關的不同而分別規定的:

(1)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的稅種的征收管理,按照會國人大常委會發布實施的《稅收征收管理法》執行。

(2)由海關機關負責征收的稅種的征收管理,按照《海關法》及《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有關規定執行。

此外,還包括《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發票管理辦法》《關于貫徹實施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細則若干問題的規定》《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稅務行政復議規則》《稅務稽查工作規程》和《稅務代理試行辦法》以及《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中的涉稅內容。

1.3.2 我國的稅收管理體制

1.稅收管理體制的概念

稅收管理體制是在各級國家機構之間劃分稅權的制度或制度體系。稅權的劃分有縱向劃分和橫向劃分的區別。縱向劃分是指稅權在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之間的劃分;橫向劃分是指稅權在同級立法、司法、行政等國家機構之間的劃分。

我國的稅收管理體制,是稅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財政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稅收管理權限,包括稅收立法權、稅收法律法規的解釋權、稅種的開征或停征權、稅目和稅率的調整權、稅收的加征和減免權等。如果按大類劃分,可以簡單地將稅收管理權限劃分為稅收立法權和稅收執法權兩類。

2.稅收立法權的劃分

目前,我國的稅收立法權劃分現狀是:

(1)中央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以及全國統一實行的地方稅的立法權集中在中央,以保證中央政令統一,維護全國統一市場和企業平等競爭。其中,中央稅是指維護國家權益、實施宏觀調控所必需的稅種,具體包括消費稅、關稅、車輛購置稅等。中央和地方共享稅是指同經濟發展直接相關的主要稅種,具體包括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證券交易印花稅。地方稅具體包括營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等。

(2)依法賦予地方適當的地方稅收立法權。我國地域遼闊,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很不平衡,經濟資源包括稅源都存在著較大差異,這種狀況給全國統一制定稅收法律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隨著分稅制改革的進行,有前提地、適當地給地方下放一些稅收立法權,使地方可實事求是地根據自己特有的稅源開征新的稅種,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這樣,既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發揮當地的經濟優勢,同時便于同國際稅收慣例對接。

3.稅收執法權的劃分

我國現行稅制下稅收執法管理權限的劃分大致如下:

首先根據國務院關于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按稅種劃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將維護國家權益、實施宏觀調控所必需的稅種劃為中央稅;將同國民經濟發展相關的主要稅種劃為中央與地方共享稅;將適合地方征管的稅種劃為地方稅,并充實地方稅稅種,增加地方稅收收入。同時根據按收入歸屬劃分稅收管理權限的原則,對中央稅,其稅收管理權由國務院及其稅務主管部門(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掌握,由中央稅務機構負責征收;對地方稅,其管理權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稅務主管部門掌握,由地方稅務機構負責征收;對中央與地方共享稅,原則上由中央稅務機構負責征收,共享稅中地方分享的部分,由中央稅務機構直接劃入地方金庫。在實踐中,由于稅收制度在不斷地完善,因此,稅收的征收管理權限也在不斷地完善之中。

4.稅務機構設置和稅收征管范圍劃分

(1)稅務機構設置。根據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需要,現行稅務機構設置是中央政府設立國家稅務總局,省及省以下稅務機構分為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兩個系統。

(2)稅收征管范圍劃分。目前,我國的稅收分別由財政、稅務、海關等系統負責征收管理。

①國家稅務局系統負責征收和管理的項目有: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鐵路部門、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營業稅、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中央企業繳納的所得稅,中央與地方所屬企業、事業單位組成的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繳納的所得稅,地方銀行、非銀行金融企業繳納的所得稅,海洋石油企業繳納的所得稅、資源稅,證券交易稅(開征之前為對證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稅),個人所得稅中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部分,中央稅的滯納金、補稅、罰款。

②地方稅務局系統負責征收和管理的項目有: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不包括上述由國家稅務局系統負責征收管理的部分),地方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繳納的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車船稅,印花稅,契稅及其地方附加,地方稅的滯納金、補稅、罰款。

③在部分地區,地方附加、耕地占用稅,仍由地方財政部門征收和管理。

④海關系統負責征收和管理的項目有關稅、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口稅,同時負責代征進出口環節的增值稅和消費稅。

5.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稅收收入劃分

根據國務院關于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規定,我國的稅收收入分為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共享收入。

(1)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費稅(含進口環節海關代征的部分)、車輛購置稅、關稅、海關代征的進口環節增值稅等。

(2)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車船稅、契稅等。

(3)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共享收入主要包括:

①增值稅(不含進口環節由海關代征的部分):中央政府分享75%,地方政府分享25%。

②營業稅:中國鐵路總公司、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部分歸中央政府,其余部分歸地方政府。

③企業所得稅:中國鐵路總公司、各銀行總行及海洋石油企業繳納的部分歸中央政府,其余部分中央與地方政府按60%與40%的比例分享。

④個人所得稅:除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外,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與企業所得稅相同。

⑤資源稅:海洋石油企業繳納的部分歸中央政府,其余部分歸地方政府;城市維護建設稅。

⑥中國鐵路總公司、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部分歸中央政府,其余部分歸地方政府。

⑦印花稅: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的94%歸中央政府,其余6%和其他印花稅收入歸地方政府。

【自測題】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稅收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稅收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唯一形式

B.國家征稅的依據是經濟權力

C.無償性是稅收的關鍵特征,因此它是稅收的核心

D.稅收的無償性是對強制性和固定性的規范

2.下列關于稅收法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稅法是依據《憲法》的原則制定

B.稅法的本質是國家依據政治權力向公民進行課稅

C.違反了稅法,不一定就是犯罪

D.稅法具有經濟分配的性質,經濟利益實現納稅人與國家方面相互轉移

3.下列關于稅收法律關系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稅法是引起法律關系的前提條件,稅法可以產生具體的稅收法律關系

B.稅收法律關系中權利主體雙方法律地位并不平等,雙方的權利義務也不對等

C.代表國家行使征稅職責的各級國家稅務機關是稅收法律關系中的權利主體之一

D.稅收法律關系總體上與其他法律關系一樣,都是由權利主體、權利客體兩方面構成

4.下列各項中,表述正確的是( )。

A.稅目是區分不同稅種的主要標志

B.稅率是衡量稅負輕重的重要標志

C.納稅人就是履行納稅義務的法人和自然人

D.征稅對象就是稅收法律關系中征納雙方權利義務所指的物品

5.《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的法律級次屬于( )。

A.財政部制定的部門規章  B.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立法

C.國務院制定的稅收行政法規  D.全國人大制定的稅收法律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屬于稅務機關的權利的有( )。

A.稅收檢查權  B.延期納稅權

C.稅法處罰權  D.提起行政訴訟權

2.下列稅種中,同時采用比例稅率和定額稅率進行征收的有( )。

A.土地增值稅  B.消費稅

C.印花稅  D.個人所得稅

3.有權制定稅收部門規章的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是( )。

A.財政部  B.國家稅務總局

C.海關總署  D.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4.下列屬于地方稅務局單獨征收管理的稅收有( )。

A.印花稅  B.城鎮土地使用稅

C.土地增值稅  D.增值稅

5.關于稅法構成要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個人所得稅部分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土地增值稅全部采用超率累進稅率

B.納稅期限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繳納稅款的期限

C.稅目是征稅對象的具體化,流轉稅的稅種均有稅目

D.納稅地點主要根據不同稅種征稅對象的特點,以及征收管理的方便程度來確定

三、簡述題

1.什么是稅收?如何理解稅收的特征?

2.什么是稅法?它與稅收在概念上有何區別?

3.稅種有哪些分類方式?

4.稅法構成要素有哪些?

5.我國現行稅收體系中規定了哪些稅率形式

四、判斷題

1.國務院經授權立法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具有國家法律的性質和地位。( )

2.國務院辦公廳屬于有權制定稅收規章的稅務主管機關。( )

3.稅收實體法和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構成了我國現行稅法體系。( )

4.稅收法定原則,是指稅法主體的權利義務必須由法律加以規定,稅法的各類構成要素皆必須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確。( )

5.稅收征管法屬于我國稅法體系中的稅收實體法。(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松江区| 丹棱县| 华坪县| 吉安县| 宣威市| 霍邱县| 垣曲县| 白河县| 涿鹿县| 桃江县| 华阴市| 行唐县| 通化市| 株洲市| 庆城县| 盘山县| 泰安市| 营口市| 进贤县| 泸定县| 天台县| 晋江市| 五寨县| 大兴区| 育儿| 泰兴市| 通城县| 韶山市| 青州市| 瑞安市| 西盟| 临夏市| 来宾市| 濮阳市| 抚顺县| 吴桥县| 娄烦县| 安龙县| 蒙阴县|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