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和概念

【引導案例】 經濟法獨立存在之爭

改革開放之初,關于經濟法的獨立存在問題有過長期的爭議。一些學者認為,經濟管理職能是國家固有的職能,“一切政府都不能不執行一種經濟職能,即舉辦公共工程的職能。”(《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頁)。“政治統治到處都是以執行某種社會職能為基礎,而且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繼續下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3頁)。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不同歷史類型的國家和同一歷史類型的不同時代和地區的國家的社會經濟條件是不一樣的,面臨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導致不同的國家在執行社會經濟職能時表現出來的形式是多姿多彩的。但這都屬于執政的范疇,可以在行政法范圍內解決。

評述

經濟法與行政法均以國家權力的形式出現于特定社會生活領域中;兩法的價值指向均為社會整體利益;經濟法與行政法具有某些共同性質,即管理職能是我國國家的重要職能之一,而發揮這一職能的重要方式,就是授權經濟管理機關,運用經濟管理權對經濟生活實施管理。而在現代國家對經濟實施管理均采取一定的法律形式。這種法律規范是確認具有行政權某些性質的經濟管理權,調整帶有行政關系特點的經濟管理機關與企業、公民等之間的經濟管理關系。正因為如此,行政法的某些性質也反映在經濟法某些規范上。

盡管經濟法分離、獨立于行政法,但這并不等于說經濟法與行政法不再相關,實際上兩者仍然是相互配合的。這是由社會經濟關系的性質所決定的。社會經濟關系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具有普遍性;另一類具有特殊性。前者由經濟法調整,后者主要由行政法調整。社會經濟關系的上述雙重性質以及法律的屬性決定,必須兩者相互配合,經濟法和行政法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來說,二者缺一不可。

行政法學者一般認為經濟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基于政府運用行政手段干預調節經濟活動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因此經濟法實質上是經濟行政法。但是,從行政法中可以看出,行政法的本質并不是國家的行政手段,而是管理管理者的法,即對政府的行政行為進行約束的法,屬于程序法。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經濟法和行政法共同規范政府經濟行為的格局下,經濟法側重從內容上進行規范,行政法側重從形式上進行規范。

本節將闡述下列問題

1.經濟的主要學說

2.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3.經濟法的概念

1.3.1 經濟法的主要學說

1.國外關于經濟法的學說與流派

德國經濟法學說主要是在“二戰”以前,是早期的經濟法學說,主要形成有方法論說、世界觀說、集成說、對象說、機能說等多種經濟法學說。日本經濟法有影響的學說主要反映在“二戰”以后,其代表人物金澤良雄認為經濟法就是用“國家之手”來代替“無形之手”以滿足各種經濟性的法;即社會協調性要求而制定的法;丹宗昭信認為經濟法是國家規制市場支配的法。法國作為老牌大陸法系國家,以民商法、行政法的發達聞名于世,但法國學者一般認為經濟法是存在的,并形成企業法說、國家干預經濟法說、普遍經濟利益法說等典型學說。前蘇聯的經濟法學說是在民法與經濟法的爭論中逐步演進的,現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及所存在的制度背景的變遷,更多的具有史學意義;主要包括“兩成分法”學說、政策經濟法說、綜合部門法學說、縱橫經濟法學說、經濟行政法學說。

英美法系國家判例法傳統明顯,實用主義哲學思想影響較大,一般不重視法律部門的劃分。其經濟法研究相對大陸法系國家來說相差很多。德國學者托倫(Denis Tallen)指出,“在普通法系,很少有誰使用經濟法(Economic Law)概念,人們寧可選擇商事法(Commercial Law)這一術語”。但是,也有學者注意到了經濟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如英國學者施米特托夫和特倫斯·鄧蒂瑟。他們認為經濟法是國家干預商業、工業和金融活動的規則,不是關于私人權利的法律。經濟法調整國家對各種形式的經濟活動的干預,一般不管行為人是商人、工業家或銀行家。他們主張狹義的經濟法觀點,認為經濟法由以下幾部分組成:一是金融財政的法律規定;二是競爭經濟的法律規定;三是價格收入的法律規定;四是消費者保護的法律規定。另外,英國學者施米特托夫還提出,經濟法是商法與行政法之間,而與前者一起調整經濟事務,與后者分享行政管理方法的法。

2.國內關于經濟法的學說與流派

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建設和法學建設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我國經濟法研究蓬勃興起,一度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20世紀80年代,我國經濟法學界主要形成了以下學說:綜合經濟法論、學科經濟法論、經濟行政法論、縱向經濟法論、企業經濟法論、縱橫經濟法論(又分為縱橫統一說、管理協作說、密切聯系說)、國民經濟運行法論、大經濟法論,等等。市場經濟制度確立以來,經濟法理論不斷修正、不斷補充和更新,主要形成了國家協調經濟關系論、縱橫統一新論、國家經濟調節關系論、需要國家干預經濟關系論、社會公共性經濟管理關系論等。

1.3.2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目前,關于經濟法的具體調整對象問題,我國仍有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和層次提出不同的見解。我們認為,國家協調經濟關系論緊密貼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從市場經濟的主體建設、運行規則、宏觀調控和社會保障4個方面來概括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既擺脫了與民法、行政法的調整對象難以區分的窠臼,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又與經濟法的內部體系緊密結合,易于理解和接受。

國家協調經濟關系論認為,國家在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應該由經濟法調整,經濟法不外是適應經濟性即社會協調性要求的法律。也就是說,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應該是在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具體而言,這些經濟關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組織管理關系。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建立活躍的市場主體體系。在市場主體體系中,企業是最主要的主體。國家為了協調經濟的運行,對于企業的設立、變更和終止,企業內部機構的設置及其職權等,絕不能管得太多、太嚴,但又不能撒手不管,而應該進行必要的干預。在企業的設立、變更、終止和企業內部管理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簡稱企業組織管理關系。這種企業組織管理關系應該由經濟法調整。這有助于從法律上保證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主體,能動地參與市場活動,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2)市場管理關系。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培育市場體系,要求各種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堅決打破條條框框的分割、封鎖和壟斷,充分發揮競爭機制的作用。競爭會導致壟斷,有正當競爭就會有不正當競爭。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會約束市場功能的實現,妨礙資源配置的優化,擾亂市場經濟秩序。而市場本身又無力消除壟斷和不正當競爭。這就需要國家干預,加強市場管理。在市場管理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簡稱市場管理關系。市場管理關系也應該由經濟法調整。這有助于完善市場規則,有效地反對壟斷,制止不正當競爭,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實現市場功能。

(3)宏觀經濟調控關系。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宏觀調控體系。有了市場調節為什么還要宏觀調控呢?大家知道,市場調節是自發調節,是基礎層次的調節,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些事情是市場調節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好的,如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目標的選擇、經濟總量的平衡、重大結構和布局的調整、收入分配中公平與效率的兼顧、市場效率條件的保證以及資源和環境的保護等。這就需要國家宏觀調控。宏觀調控,是指國家為了實現經濟總量的基本平衡,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引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國民經濟總體活動進行的調節和控制。在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宏觀調控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簡稱宏觀經濟調控關系。宏觀經濟調控關系應該由經濟法調整。這有助于發揮宏觀調控的長處,彌補市場調節的缺陷,防止或消除經濟中的總量失衡和結構失衡,優化資源配置,更好地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結合起來。

(4)社會經濟保障關系。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能再“吃大鍋飯”,但是勞動者遇到風險后的基本生活應當給予保障。可是市場本身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因此需要國家出面進行干預,建立強制實施、互濟互助、社會化管理的社會保障制度。在對作為勞動力資源的勞動者實行社會保障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簡稱社會經濟保障關系。社會經濟保障關系應該由經濟法調整,這有助于充分開發和合理利用勞動力資源,保護勞動者的基本生活權利,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

總之,在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之所以應該由經濟法調整,首先決定于這種社會關系的性質:這種社會關系是經濟關系;這種經濟關系是在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這種經濟運行過程體現了國家協調。同時,這種經濟關系由經濟法調整,更有利于建立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高經濟效益,發展國民經濟。

1.3.3 經濟法的概念

要清楚地說明經濟法的概念,必須恰當地概括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前面我們已經對經濟法的調整對象進行了總結。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借助“經濟法是調整……(調整對象)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這一大多數學者主張的概括方法,將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添加進去,可以得到經濟法的概念:經濟法是調整在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具體而言,經濟法是調整在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企業組織管理關系、市場管理關系、宏觀經濟調控關系和社會經濟保障關系等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本章小結

經濟法是調整在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企業組織管理關系、市場管理關系、宏觀經濟調控關系和社會經濟保障關系等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通過本章學習,應理解經濟法是社會經濟和法律科學發展的必然產物,理解經濟法與市場經濟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理解經濟法調整對象學說的復雜性,了解經濟法產生的思想、經濟和政治背景及其產生過程,了解經濟法與其他部門法在調整對象上的銜接關系,掌握經濟法產生的標志和發展階段,掌握經濟法的概念。

關鍵概念

經濟法  戰備經濟法

推薦閱讀
  1. 山東省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會計基礎》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2. 尹伯成《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第7版)課后習題詳解
  3. 全國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職業資格考試考點突破+歷年真題+預測試卷: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2024版)
  4. 2014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用輔導教材(圖解版):經濟法
  5. 全國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熱題庫:公司信貸(中級)
  6. 2015年經濟師《郵電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7. 湖南省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1小時高清視頻】
  8. 王德中《管理學》(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9. 2015年經濟師《運輸經濟(公路)專業知識與實務(初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10. 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用輔導教材:經濟法基礎
  11. 尹伯成《現代西方經濟學習題指南(微觀經濟學)》(第7版)單項選擇題詳解
  12. 2019年經濟師《商業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初級)》復習全書【要點精講+歷年真題詳解】
  13. 海南省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會計基礎》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14. 江蘇省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會計基礎》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15. 貴州省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會計基礎》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附县| 恩施市| 肥东县| 高碑店市| 波密县| 延吉市| 开江县| 大理市| 大渡口区| 建阳市| 凤山县| 晴隆县| 璧山县| 乐业县| 荆州市| 大同县| 白山市| 光山县| 深水埗区| 台湾省| 上饶县| 榆社县| 康平县| 永登县| 旬邑县| 三台县| 确山县| 旅游| 珲春市| 准格尔旗| 兴仁县| 安西县| 梅州市| 新沂市| 读书| 阿图什市| 青冈县| 玛多县| 东阳市| 镇坪县| 平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