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輝煌足跡
- 中鐵五局集團機械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6211字
- 2019-10-21 15:38:47
報告文學
破繭成蝶
——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十二五”發展紀實
記者謝永彬 通訊員董素莉
在風云變幻中力挽狂瀾,在改革轉制中昂首闊步,這是一家市場經濟的拓路者,是國之棟梁,他就是中國中鐵五局集團機械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一個有著50年發展歷史、并在改革創新中走在時代前列的國有企業,面對市場不景氣,改革步入深水區,他開始了新一輪的變革求強。
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現有職工1851人,年生產能力50億元以上,目前在建工程項目涉及鐵路、公路、市政和海外工程。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在“十二五”健全內部制度,精細化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黨建工作服務企業,創新勞務隊伍組織建設等工作的基礎上,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定位智慧群體,創新驅動,科學興企。
安全,重中之重的企業發展命脈
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涉及的項目點多線長面廣,高墩大跨深水橋、長大隧道、營業線施工等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的工程越來越多,安全質量管理工作成為公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公司成立了以企業主要領導任組長、主管安全生產的副職、工會主席為副組長以及由工會、安質部、生產管理部、社管中心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安康杯”競賽活動領導小組。企業的競賽活動在領導小組牽頭帶領下,按年度制訂活動方案,完善活動程序,形成有計劃、有部署、有方案、有組織、有檢查、有評比、有表彰、有獎勵的閉環管理。通過“安康杯”競賽自查,不斷提高競賽質量;通過每半年的活動總結,不斷積累活動經驗;通過年度評先表彰,不斷推進活動深入開展。
企業采取了創新安全總監委派制度,充分發揮安全專職管理人員的支柱作用。公司配足配強公司和項目兩級安質部工作人員;成立了南方和北方片區專職安全稽查隊;創新項目安全總監委派制度,極大地激發了公司委派安全總監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公司對勞務隊伍管理進行了改革和創新,要求勞務隊伍做到“兩個一”,即各勞務隊伍至少配一名專職安全員和一名群安員;施工現場建立勞務管理員(兼黨群協理員)和勞務聯絡員隊伍,及時發現和解決施工現場的勞務糾紛事、承擔對勞務隊伍的安全管理任務。除此之外,公司還成立了勞務管理協會,承擔勞務信息溝通交流、推薦勞務隊伍參與評先評優等工作。
公司堅持將群眾安全生產監督工作納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納入安全督查內容,與“創先爭優”“群眾路線學習實踐活動”“安全生產警示日及專題活動周”“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治”專項活動、“打非治違”“質量安全從我做起”“安全生產無終點”“安全生產月”“質量月”等活動有機結合,通過培訓上崗、安全交底、溫馨提示牌、安全警示標語等多種形式,調動廣大員工參與安全管理、排查事故隱患的積極性,較好地發揮了群眾性安全防控作用。
“十二五”期間,公司充分認識到“沒有安全就沒有效益,沒有質量就沒有市場”,始終把抓安全質量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當作頭等大事去抓,關口前移、重心下移,認真貫徹“紅線”標準,堅持“零事故”理念,緊緊繃住安全生產這根弦;堅決落實安全質量目標責任,圍繞公司的目標計劃,制定科學、合理、周密的保證措施,確保安全質量措施落實到每一個生產環節;構建了安全質量包保體系,先后實行了領導分點包片、危險源預控、首檢負責、帶班作業、安全質量督導、問題銷號、責任追究等規章制度,建立抓安全質量與抓生產相協調、責任與權利相統一、自控與監管相結合的體制機制,特別是在責任追究等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回避、不護短和不放任,確保實現安全質量“零事故”目標。
5年來,有8個項目獲得股份公司級安全文明標準工地,兌現安全質量獎628.47萬元,因安全質量問題和事故問責處罰干部達39人次,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罰款達7萬元,保證了公司安全質量生產管理目標的實現,為公司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管理,整章建制突出精細化
精者,去粗也,不斷提煉,不斷總結,精心篩選,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案;細者,入微也,窮其根由,由粗及細,由表及里,從而找到事物內在的聯系和規律。精細化管理的特征就是持續自我改進。在確定以精細化管理為全面深化企業改革的核心后,公司迅速成立了精細化管理領導小組,由公司總經理和董事長擔任組長,建立涵蓋合同評審、管理策劃、責任成本、物資設備、分包、薪酬、績效考核、管理問責、安全質量、財務審計、收尾管理等制度體系。
推進制度建設,確保機制有效運行。公司制訂了《項目管理策劃師編制指南》《施工調查管理辦法》《勞務隊伍建設管理實施辦法》《物資采購流程》《薪酬管理辦法》《項目管理績效考核實施細則》《二次經營管理辦法》《安全質量責任事故追究辦法》等相關管理辦法。
嚴格審計檢查,推進新實體運行。公司審計機制由物資管理效能監察、財務、法律、成本組成,對所有在建項目和分公司制訂中期、期末考核和審計,并定期對項目進行專項檢查,實行客觀評價和客觀鑒定相結合,為以后的工作積累經驗。在嚴格審查中,按照混合所有制原則,中國中鐵首家混合所有制企業貴州雙龍路面公司于2014年10月7日在機械化公司內成立,該公司嚴格按照股份公司要求,實現發起人團隊占股51%、公司占股33%、其他職工持股16%的方式運作,將對推動精細化管理起到示范作用。
嚴謹總控計劃,工程物資管控有度。公司對工程數量進行管控,重點抓好施工圖數量控制、轉向方案和臨建工程數量控制、工程收方過程控制,在總控的制度約束下,由生產管理部進行復核,并交公司總經理審批。在物資采購管控上,公司對項目采購計劃、單價、數量、合同、結算等實施后臺管理,由機物部根據項目填報的《物資調查報告》和《物資申請計劃》進行審核,并交由物資分公司統一采購或授權項目采購。
“十二五”期間,公司不斷拓寬施工領域,加大了對高墩、大跨、深水橋及長、大、復雜地質隧道的技術攻關,充分發揮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專業優勢打造“拳頭”產品,使公司的施工生產能力和施工技術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堅持“以現場保市場”理念,緊緊圍繞現場,抓好在建項目施工生產,所有在建項目信用評價全部實現A級排名,其中在湖南、福建、河北、陜西、遼寧、青海、吉林等省的信譽評價為AA級。5年來,共獲得10項省部級及以上優質工程獎項,其中魯班獎2項、國家優質工程獎1項;榮獲全國實施用戶滿意工程標桿企業,2項全國實施用戶滿意工程,27項國家級優秀QC成果獎等榮譽稱號。2015進入股份公司20強,名列第15名,企業品牌影響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外,“十二五”期間公司共引進畢業生412人;1人獲得教授級高工職稱、50人獲得高級職稱;17人取得高級技師、86人取得技師資格;交安三類人員共425人。目前公司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79人;注冊在機械化公司的一級建造師67人、其他注冊類工程師115人,基本上形成了總量龐大、結構合理、專業齊全的人才梯隊。
勞務,創新施工隊伍管理體制
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健全組織機構,形成集中統一、上下對口、政令暢通、有序高效的企業勞務組織管理體系。企業設立并明確了公司、項目部、架子隊三級勞務隊伍管理機構和職能定位。
公司勞務隊伍組織化建設管理領導小組是全面推進勞務隊伍組織化工作的常設機構,由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董事長)任組長,分管副總經理主抓這項工作。項目部勞務隊伍組織化建設管理領導小組由項目班子成員、相關部室負責人組成。架子隊勞務隊伍管理小組主要由架子隊隊長、書記、技術主管、聯絡員、核算員組成。
勞務中心按專業化公司實體運作,成為企業勞務管理的組織載體。公司對原勞務中心進行改革,重新調整明確勞務中心既是公司勞務隊伍建設管理的主責職能部門,也是為項目和勞務隊伍提供協調服務的專業化分公司,勞務中心設立經理、黨總支書記等領導班子,下設綜合管理部、現場管理部、業務管理部,對全公司各項目勞務隊伍實行全面統籌管理。
建立勞務管理員隊伍。勞務管理員由公司委派,勞務聯絡員由項目部聘任。勞務管理員具體負責項目勞務隊伍管理過程中勞務糾紛的協調處理,指導勞務工培訓教育;架子隊聯絡員主要負責本隊勞務工作的協調處理。
實行注冊準入制度。公司要合法合規使用勞務隊伍,對勞務隊伍資格注冊實行“項目部、公司、集團公司”三級審核管理,年審不合格的取消注冊資格。同時,把資質作為勞務隊伍納入企業組織管理的重要依據和基本條件。通過清理整頓、培育和改造,公司從去年來共清退不合格勞務隊伍9家,引導幫助7家隊伍注冊為勞務分包企業或建筑施工企業,在局注冊合格的勞務隊伍也由2015年年初的33家增加到了現在的101家。
強化合同管理。公司對資質審查實行雙重防控,即公司注冊登記審查,項目簽訂勞務合同前進行合同評審;堅持“三不允許”原則,實行限價制度和“兩統一”制度,推行“量價雙控”,統一支付勞務工工資,及時跟蹤掌握勞務隊伍外欠款,做好勞務隊伍資金監控。
強化信用管理。公司在做好勞務隊伍信譽評價日常管理的同時,建立了對優秀勞務隊伍的長效管理機制,對在公司連續兩年度信譽評為優秀的隊伍,經項目部推薦或者自己申報,繳納了一定的信譽保證金后,給予表彰獎勵,授予“AA級優秀勞務隊伍”獎牌,享受更加優惠的特別激勵政策。
補短,不斷優化產品結構
“十二五”以來,公司領導高度重視長、大、復雜橋、隧工程施工,努力補齊短板,促進施工能力不斷升級。目前,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已發展成為具有公路總承包壹級、橋梁、隧道、公路路面、機場場道專業承包壹級等資質的綜合性施工企業。為了促進公司在高墩、大跨、深水復雜橋梁以及長、大、復雜隧道工程施工中的能力再提升,近年來,公司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專業隊伍構建,構建了橋梁、隧道專業作業隊,2014年8月又成立了隧道專業分公司,2015年專業分公司完成隧道9084延米,專業作業隊完成橋梁30666延米。
公司不斷加大專業設備投入,2015年購置鑿巖臺車等隧道設備30余臺套,投入資金達4000萬元。公司還不斷加大科研技術開發力度,先后取得了9項專利,所獨立承建的汝郴文明特大橋榮獲了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哈大客專營海特大橋、蘭新西店村2號特大橋、新建衡茶吉鐵路HCJ-2標飛鹽坪隧道先后榮獲“中國中鐵杯”優質工程獎;施工的敦格鐵路7256m的塞什騰隧道已安全貫通。公司在機場、水利水電以及海外市場經營開發也同步取得了突破,產品結構得到了全面優化。
公司目前采購的許多主導設備,具有價值高、技術含量高等特點,特別是一些重要設備更是在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例如路面施工中的瀝青拌合設備及隧道施工的三臂鑿巖臺車等,要管好、用好公司的機械設備,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就必須培養和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人才隊伍。
公司近幾年成立了4個與設備相關的專業化公司,加之在建項目數量逐年增加,使得原本就人員匱乏的設備管理隊伍更顯得捉襟見肘,出現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不穩定、人才嚴重流失等問題,加強隊伍建設,充分利用培訓與引進等各種手段,構建高素質的設備管理隊伍迫在眉睫。
在項目標準化建設上,公司堅持以“機械化、工廠化、專業化、信息化”四化為支撐,推進管理制度標準化、人員配備標準化、現場管理標準化、過程控制標準化,保證了項目安全、質量、進度、有形化等各項工作上臺階。
公司將公路路面施工作為企業拳頭專業化品牌,全力打造“路面施工王牌軍”。早在1996年,公司領導審時度勢,以極大的戰略氣魄斥資上億元,購置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日工拌合樓、ABG攤鋪機,高起點進入瀝青混凝土路面這個全新的施工領域。經過近20年的積累,公司從第一條瀝青混凝土路面——寶山高速公路施工開始,先后完成了40多個路面新建、改擴建及大修工程施工任務,業績遍布18個省(市、區),施工總里程逾1000km;路面年施工能力從1996年的不到5000萬元,到2015年的近15億元;在此基礎上,公司還先后進行了瀝青瑪蹄脂路面、瀝青碎石、排水瀝青混凝土路面、隧道內澆筑式瀝青混凝土路面、稀漿封層、SBS改性瀝青加工等課題的研究和推廣,使公司路面施工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現在,公司擁有路面施工管理、技術及技工各類人才達1000多人,自有路面施工機械設備有100多臺套,其中,瀝青拌合站7臺套,瀝青攤鋪機20臺套;近3年共完成路面510km;2015年路面在建項目27個,合同額54.89億;承建的沈陽四環路面工程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十二五”期間共完成營業額193.92億元,是“十一五”期間103.3億元的1.88倍,凈增90.62億元;完成新簽合同額223.55億元,是“十一五”期間80.57億元的2.78倍,凈增142.98億元,全面實現公司黨代會和《十二五發展戰略規劃》提出的奮斗目標,企業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黨建,激發企業群體正能量
企業黨組織如果堅持做到黨建工作服務企業、黨建工作造福職工、黨建工作促進企業轉型,那么,它所激發出的正能量就一定能推動企業披荊斬棘。
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各黨支部堅持“一個支部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是一面旗幟”,結合公司自身紅文化,在各個崗位上廣泛開展創先爭優,在建項目和架子隊上開展創建紅旗項目部活動。
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加大“紅文化”建設,創新黨建模式,助推黨建工作破除“三大瓶頸”,實現了黨建“三大轉變”,即從“虛”到“實”的轉變,由“被動”到“主動”的轉變,由“淺”到“深”的轉變。“紅文化”如同公司的血液,涌動在每個崗位上,綻放出時代的光芒。這之中,公司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成為公司良好信譽形象的代表。
公司廣泛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的“夏送清涼,安全發展”慰問活動,奔赴湖南、福建、江西、貴州、陜西、甘肅、內蒙古、東北三省等在建項目慰問一線職工和農民工。公司還實報實銷支付安排使用“三不讓”承諾資金,加大助學、助醫、助困救助工作力度,對退休職工、苦難職工,公司領導高度重視,積極聽取他們的意見,盡最大努力為其排憂解難。
“十二五”期間,公司黨委被貴州省國資委評為“五好”基層黨組織,公司蘭新鐵路甘青段項目第二路基作業隊黨支部,被總公司評為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蘭新項目路基作業二隊、滬昆第二橋梁作業隊、奉銅項目黨工委、汝郴項目黨工委被局評為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典型的影響力和帶動力,成為基層一面面鮮艷奪目的旗幟,成為廣大員工比學趕超的榜樣。
“十三五”期間公司黨委要認真研發黨建工作品牌項目,夯實黨建工作基礎,突出黨建工作特色,把本公司黨建工作實力規范化、形象化、榮譽化,使之具有開創性和可推廣性,并得到各級黨委及社會廣泛的認可,為促進本公司生產經營目標的實現和打造本公司精神文明建設提供高層次、高標準的保障。
沒有創新,企業就會失去動力;沒有持續,企業就會沉寂渙散。對于工程建設施工企業來說,在當前不景氣的市場中尋求商機和實現利益最大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不創新,必死;不持續,等死。為此,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在以李永青為總經理的管理團隊帶領下,在經營上,大膽實施品牌經營、片區經營和合作經營戰略;在生產上,科學實施施工組織優化和標準化過程控制,促進生產大干快上;在管理上,實施項目精細化管理。
創新驅動,科學興企,公司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十二五”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共有10項QC成果獲全國工程建設級優秀成果獎、5項QC成果獲全國級優秀成果獎、22項QC成果獲省部級優秀QC成果獎。僅2014年公司就取得7項省部級、3項國家建設級、3項全國級QC成果獎。在優質工程方面,公司榮獲了2項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其中,汝郴文明特大橋為我公司獨立承建,沈陽四環為參建項目;榮獲6項鐵建協“火車頭”優質工程獎、1項土木工程詹天佑獎;2012~2014,連續3年榮獲中國中鐵“優質工程獎”。
原載于2016年4月15日《鐵道開發報》頭版頭條、人民鐵道網、中國公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