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序

PREFACE

這幾年我也看過不少國內的投資書籍,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書要么是以國外投資大師的理念為主,要么是以技術分析市場實戰派為主,要么就是以學習投資方法為主,而很少能有一本與投資相關的書籍把投資大師們的理論和中國股市的投資行情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寫本書的意義就在于此。

1.偉大的投資者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傳統印象中,價值投資相對側重尋找價值低估的好企業,成長投資相對看重公司的成長性如何,趨勢投資者更喜歡參與到市場的博弈中。但我認為,縱觀整個投資界歷史,只要是成功的偉大的投資者,他們對投資的理解都是相同的,無論是價值投資、成長投資還是趨勢投資,這些偉人們無不例外都擁有:宏觀行業的分析能力(好生意),微觀企業的剖析能力(好企業),對自我人性的控制能力、對市場情緒的理解能力、對資金偏好的分析能力(好價格)。在我看來,投資是不分派別的,所謂的成長派、價值派、趨勢派不過是自己給自己貼的標簽。任何一筆成功的投資其核心邏輯都是相似的,投資的本質翻來覆去不過三個字: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

本書中,我會在上半篇中分別介紹這三個投資派別的代表性人物和理念。

2.判斷好生意,找到好公司,發現好價格

(1)好生意

“好生意”的核心是理解生意的本質,同時需要結合當下的數據來判斷未來宏觀經濟的動向、各個行業的周期起伏、企業不同的生命周期。謹記:我們不僅需要看透表象,更重要的是理解生意的本質,對行業未來的發展做出模糊的、正確的判斷。

好生意到底在哪里?觀察美國股市這五六十年來的牛股,發現漲幅靠前的股票90%都是來自醫藥、消費股、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 )這三大行業。當然,冷門、夕陽、低增速行業或許也是一門“好生意”。我們萬萬不能對此產生偏見,在一些低增長的冷門或夕陽行業里,對于優秀的公司來說,照樣是一門“好生意”。

(2)好公司

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屬于“好公司”的特征有很多,比如產品的競爭力、企業的研發能力、生產營銷和管理能力、未來的成長性等。大致歸了一下類,一家“好公司”可以在三方面體現出來:①非量化指標。管理層、企業文化、商譽;②量化指標。財務報表;③核心指標。判斷一家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內在價值)。

企業的價值由三個因素決定:未來的成長預期(Growth)、預期的風險(WACC)、未來的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這三個因素很顯然決定了價值投資的要素即:選擇快公司(高的未來成長預期)、穩公司(低風險投資)、好公司(高資本回報率),我認為最需要關注的指標應該是投資回報率(ROIC)或凈資產收益率(ROE),兩者屬性大部分相同。同時也需要學會判斷財務造假公司。

(3)好價格

大多數投資者或許會認為“價格的好壞”就等同于“估值的高低”,但這是一個誤區,我眼中的“好價格”并非是簡單的估值計算,雖然基本面和估值只是價格的基礎,但并非決定價格好壞的核心因素。所以我們投資者一定要掌握“技術分析”好價格的能力(注意這里的“技術分析”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技術分析)。我認為短期只會受到市場情緒、人性偏好及資金流向的影響。所以只有充分了解市場先生的脾氣,通過判斷人性的變化和市場資金流動的方向才能最終找到買入的“好價格”(這才是我所謂的技術分析)。并且,這也是偉大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最大的區別(因為大部分時候“好價格”幾乎無法量化)。

我認為“好價格”是“三好”準則中最重要的。因為投資最難的地方并不是了解公司的基本面,而是了解市場并戰勝自己。很多時候你即便判斷對了行業和公司的發展,但如果忽視了價格的好壞,那么就可能買的太早或太貴,投資失敗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當然,雖然“好價格”非常重要,但各位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好生意(基本面)和好公司(估值)的分析是基礎,把價格凌駕于價值之上,最終會把投資變成投機,這是本末倒置的行為。并且我認為我們心中只有具備了強烈的價值感,才能抵抗恐懼的情緒,進行逆向投資。

3.尋找“三好”公司

傳統的消費、醫藥、TMT行業是好生意(和好公司)的溫床,其生意屬性決定了它們長久以來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和熱門。不過,正如之前所說的,熱門行業也有熱門行業的弊端,因為公認的滿足好生意、好公司的企業,往往都不滿足好價格。這三大行業中高投資回報的公司非常多,市場對于這三個行業公司的研究也非常多(因為熱門),所以我個人更偏愛去投資冷門行業(個人的投資風格更偏向于彼得·林奇),因為冷門行業中的如拐點、隱形冠軍、沙漠之花等公司更容易滿足“三好公司”的條件。

此外,我認為大部分“進取的職業投資者”在大部分職業生涯里都應該把重心放在高成長優質(小)公司的研究上。因為滿足“三好”條件的股票更多的是來自成長的小公司,成長小公司帶來的潛在回報也更高。我們可以看到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大師都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未來能夠不斷成長的優秀公司上,而不是去投資那些平庸或未來很難再成長的大藍籌公司(巴菲特最開始是跟隨格雷厄姆撿煙蒂,尋找被市場拋棄的低估值公司,那是因為特殊的市場環境導致的,之后巴菲特就改變了思路。即便到了后期,因為基金規模太大流動性等原因,巴菲特無法把投資重心放在成長小公司上,但他持有的大部分大藍籌公司也依然是能保持護城河和成長性的公司)。所以我個人也是把重心放在成長公司的研究上,當然,想要在小公司里找到Tenbagger,難度遠大于藍籌股的投資,必須要付出十倍的努力。

本書列舉了非常多的案例(主要是成長小公司),意在讓各位學會如何尋找“三好”公司。

4.做一個名成功的投資者

(1)理解中國股市的特殊性

中國A股市場可以說是一個成立20多年的“嬰兒”市場,所以我們的股市現在存在很多不合理現象也能理解,我們不得不面對中國股市的一些特殊的風險偏好。所以我們不能盲目地把成熟市場的投資準則用在中國股市的投資上。雖然任何成功的投資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但在A股這樣的市場中,全盤照搬成熟市場的成功投資理念有時未必完全正確可行,如果我們能明白和重視A股的一些特殊性和約束,就離成功更進一步了。

(2)正確的態度

正確的投資態度也是成功的投資者必須要具備的品質:堅持常識,堅持正確的投資觀,走正確的投資路。

(3)資產動態平衡

對基本面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不斷證偽的過程,排除運氣的因素,幾乎沒有人可以對一家公司或宏觀經濟未來的發展變化做出100%的正確判斷。所以,想要減少風險獲得更大的確定性,我們必須對于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的微觀公司或宏觀經濟做出不同的資產動態平衡調整。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學會走一步看一步,而不是在一開始就全部押上(這是簡單粗暴的賭徒行為)。沒有永遠的熊市,也沒有永遠的牛市,在單邊牛熊市不斷輪動的前提下,想要跑贏市場,只有更注重資產的平衡,微觀個股也一樣,即便是偉大的公司,也不可能永遠穿越牛熊市,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其生命周期性,只是長短不同罷了。所以,資產的動態平衡或稱倉位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總結一下本書:本書的上半篇主要介紹了大師們的投資理念,總結了成功投資者的共性,更多地展示理論上的知識。而下半篇主要介紹了尋找“三好”公司的方法,并且結合了具體的案例,更多的是方法論,這也是本書精華所在。另外,我在每一章節的最后都安排了投資語錄,非常值得一讀。

最后我用一句話來總結本書想表達的投資理念:

張愛玲說過:愛情本來并不復雜,來來去去不過三個字,不是“我愛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嗎?對不起”。

我想說的是:投資本不復雜,來來去去不過三個字: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

陳曉虎

2015年4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囊谦县| 保靖县| 象州县| 河西区| 北辰区| 漯河市| 安庆市| 徐州市| 华池县| 和平区| 县级市| 高安市| 股票| 灵宝市| 上高县| 雅安市| 玛纳斯县| 绵阳市| 普格县| 沙雅县| 中卫市| 汪清县| 泰兴市| 龙川县| 德庆县| 阳山县| 勐海县| 景泰县| 饶阳县| 崇仁县| 萝北县| 金寨县| 江西省| 连南| 长治县| 建阳市| 凌源市| 东台市| 磴口县| 天柱县|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