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不如一代?
這個地球有一個非常奇特的靈異現象,那就是一代永遠不如一代,依然是世界卻一直飛快地前進著。
我知道,前進并不代表進步,寫作也不例外。同時,我沒有資格替任何世代發聲;我只能說我自己的一點想法,而且是頗為別扭的。
新是否不如舊?到底是上一代的作家比較好,還是下一代的?這樣想著的時候,我突然感受到出這個題目的編輯先生心中的慈悲之情:讓我以一種虛擬的中立身份站在兩大文學創作板塊之間,而這個并不真實存在的坐標原點正是我所渴望的。這樣我便得以免除于被歸類的恐懼之中。
在我的想法里,“臺灣作家是否一代不如一代”這個問題暫時是沒有答案的。盡管一般常見的說法是:上一輩的作家比較有“深刻的人生體驗與關懷”以及“說故事的能力”等等;而新世代的作家則是“沒有人生愿景”,或是“只會看著自己的肚臍眼喃喃自語”,換句話說,也就是“虛無”的一代。但是,虛無一點都不渺小啊,它遲早會產生經典之作。
文學史上的斷代或許是必然的,但那要過了很久以后,在經典作品幾近確立之時。而經典作品的出現是沒有時刻表的。此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確立經典作品并不是為了區分你我高低,它們所牽動的毋寧是更多彼此間隱而未顯的“聯結”。(當我們極欲量測世代邊際時,或許正反映了我們彼此間未能充分了解的焦慮。)在此之前,我們只能等待——
當經典作品像一座座動人的大橋被架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