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登基前夕
書名: 佐君復漢作者名: 清水復長夢本章字數: 2147字更新時間: 2019-09-09 23:17:45
夜色愈深,呂布并未騎馬,也并未拿著方天畫戟,只是在腰間懸著一把佩劍,便徑直去了執金吾府。
當丁原一臉疑惑的走進了大堂,看著坐在左側的呂布,還擺了擺手說道:“奉先莫要勸我,我等雖與董卓不和,卻也不可此時出手。”
呂布冷冷的一笑,搖了搖頭說道:“不親不近,不理不會,董卓會先出手的。”
“我沒這個膽子動手,他董卓也不會有這個膽子,但凡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便是大勢將去。”丁原聞言不屑的搖了搖頭,擺了擺手讓旁邊的侍女和侍衛都趕了下去,繼續的說道:“奉先莫要慌張,待得洛陽穩定下來,我便與你都伯,可領三百城衛。”
呂布聞言輕輕的搖了搖頭,嘆息道:“為何不讓我領并州軍?”
“奉先你想,依你在并州軍的威望,領他們又有何成就感?不如新領一軍,讓這群烏合之眾訓為領兵。”丁原走到了呂布的跟前,笑著說道:“與當初你訓練并州軍一般模樣。”
“是一般模樣不錯,當初我不過剛帶著一千騎兵從北歸來,你便迫不及待的將我改封主簿,取走了兵權。”呂布抬起頭緊盯著丁原,沉聲說道:“我與你而言,不過是控制住并州軍,順便訓練新兵罷了,甚至還要憂心我奪權。”
“奉先你怎能這般想我?”丁原退后了兩步,雙手往背后一甩,搖了搖頭說道:“當真是讓我心寒啊。”
“不必如此了,以后你再也不會心寒。”呂布猛的站起身來,拔出了腰間的長劍,讓丁原眼睜睜的看著長劍的軌跡最終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你……”丁原看著正中心口的長劍,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指著面前的呂布,張著嘴卻再也說不出話來。
“你本就不是并州人,并州軍無人信服你,若非我鎮住他們,你當真以為是你統兵有神?”呂布直接拔出了長劍,然后劍刃歸鞘,轉身走出了大堂,看著大堂門口聚集起來的幾十個侍衛,沉聲說道:“把他的尸首扔到街上。”
這些侍衛都是從并州軍中派出來的,瞥了一眼已經到在地上的丁原,瞬間在心中便走了決定,收起了手中的兵刃,連忙朝著呂布拱手說道:“喏。”
……
一夜時光如白駒過隙,眨眼間轉瞬即逝,天色漸亮時,洛陽城便已經再次的活潑了起來。
趙云穿戴整齊,身上還是那件呂布送給他的袍子,推開了屋門,卻被門口站著的呂布嚇了一跳。
“主,主簿。”趙云連忙拱手問候道。
“登基大典,你隨我一同前去,方才宮里有人報信,有你的封官。”呂布側過身子,露出了院子里面已經立著的赤兔與夜照玉獅子。
“我的封官?”趙云聞言不由得一愣,隨即點了點頭說道:“還需要帶些什么嗎?”
呂布轉身朝著赤兔那邊走了過去,搖了搖頭說道:“進宮不許攜帶兵刃。”
趙云這才發現呂布不僅沒有拿上方天畫戟,就連尋常不離身的佩劍也并未帶上。
如此一來,趙云也不再多說什么,跟在呂布的身后騎上了夜照玉獅子,二人胯下一緊,二人二馬,倒是沒什么排場的除了院子。
……
董府。
董卓有些慌張的整了整頭冠,看著旁邊忙忙碌碌給他穿衣的丫鬟,輕皺著眉頭說道:“文優,這身衣袍有些或許華麗,在新帝登基之日,怕是僭越之事。”
“洛陽未定,便是要主公僭越之相,瞧瞧百官之中何人作祟。”李儒站在一旁,拱手說道:“況且如今洛陽歸于主公,天子立于洛陽,一切皆是陛下尊仰主公平閹黨之亂,故而特赦之。”
“哈哈哈,說的不錯。”董卓一甩衣袖,伸手接過了李儒遞過來的佩劍,懸在了腰間,笑著說道:“陛下厚禮待臣,臣雖惶恐,卻不敢不受之。”
李儒跟著笑出了聲,點頭說道:“主公如此想法甚好。”
“對了,丁執金吾受為人所殺,呂主簿手刃賊人,實在讓陛下動情,令賞執金吾府,改為其行宮。”董卓衣冠整潔,轉身看向了李儒,跟著說道:“我要整個朝堂看看,奉仕新帝與頑固舊制,到底該如何擇取。”
李儒聞言深深地鞠躬拱手道:“喏。”
……
未央宮后。
龍袍加身的劉協已經站在此處,身側跟著三十多個侍衛與侍女,把劉協圍在中間。
身為太醫的老者站在劉協的身側,低聲說道:“殿下,還有半個時辰方才是登基大典,何故要在此處苦苦等待?”
“最后正經瞧瞧這未央宮。”劉協抬起頭看著未央宮的屋檐,開口回答道:“只怕今后再也見不到了。”
老者低下頭去,毫無底氣的開口說道:“今日是殿下的登基大典,往后勤政理事,必可再興漢室。”
“或許如此吧。”劉協瞥了一眼比自己高了兩個頭的老者,忽然轉移話題道:“今日登基大典,皇兄與太后過來嗎?”
老者輕輕的搖了搖頭道:“他們在后宮,拂了董刺史的宴請。”
劉協聞言輕輕一笑,同樣的搖了搖頭道:“他們不敢推了這宴請的。”
老者看著劉協的表情,眉頭輕皺,在心底嘆了口氣才說道:“殿下寬心,待得你及冠禮,必可掌控天下。”
“或許吧。”劉協保持著抬起頭看向未央宮屋檐的動作,不再開口說話,讓旁邊的老者只得跟著站在一旁。
……
后宮,某大火之中留下來的院子里面。
大堂之中,端坐著何太后,還有其懷里的劉辯。
何太后抬起頭來,看著桌案上的一個小瓶子,又抬起頭看著站在桌案對面的文士,開口問道:“不知先生姓名。”
“太后你知道了又如何?不過是念叨著臣與董刺史的名字而去,何不如免了臣這卑微的名字?”文士輕輕的搖了搖頭,動作恭敬,跪在了桌案這邊,朝著太后說道:“病逝,要比裹尸宮外體面的多。”
“董卓……”何太后伸手顫顫巍巍的拿起了拿瓶藥,腰間的淚珠緩緩地淌了下來。
“砰——”
里面唯一的兩顆藥丸,一顆被何太后喂給了懷里的劉辯,另一顆自己仰頭吃了進去。
緊跟著手中的瓶子脫手而出,跟著這兩道身影一同落在了地上。
而文士也在此刻站起身來,看著面前的兩具尸體,轉身走出了這個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