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8】賣報
書名: 城市天空1作者名: 巫山愚公本章字數: 6195字更新時間: 2019-09-11 17:53:24
帶我去睡臺球桌的那位老兄,后來聽說在某建筑工地做小工,有人又說他回了家,老劉說他有一條好皮帶……使我想起了丟失的那條褲子,褲子是我在舊貨市場花五塊錢買的,不可惜,可惜的是褲子上那條皮帶。那條皮帶,是大伯伯從部隊里帶回來的,他送給了弟兒,弟兒又送給了我。
我在長途車站門口,閱報欄里看到了報紙上登的招聘廣告:要招七八十名報紙零售員,底薪三百另加賣報所得全部報款,三個月后可去發行部干報紙投遞工作。但真正促使我到報社去應聘的,是我在轉盤上碰到了一位賣報的老鄉,叫鄭國城。
“賣報……賣報……”他抱著一疊報紙一邊走一邊喊。
也許是他看到我也戴眼鏡,走到我面前說:“買一份報紙吧?今天的新聞蠻好看呢。”
“一份好多錢?”
“又不貴,才五毛錢。”
“……拿一份吧。”我從口袋里掏了五毛錢給他說,“你們報社招零售員的,人招齊了沒有?”
“沒有,你想去的話可以去啊……”
他聽到我跟旁邊的幾個老鄉說的是四川話,就用四川話問:“你是四川哪里的?”
“……重慶巫山的,你呢?”
“廣安的。”
“你們一個月可以掙多少錢?”
“我才去十幾天,估計一個月六七百塊錢還是沒問題的。”他說,“你在這里呢?”
“在這里搞搬運的,大部分可以掙一千多,有的甚至兩千多,我一個月只搞得到五六百塊錢。”
“那你不如去報社賣報紙。”
“我是想去,你們報社在哪里?”
“在西環路……”
次日,天氣晴朗,吃了早飯,我就從收費站下邊的十字路往左上了西環路。經過一個氣象站,又過了兩個十字路,再經過一個加油站,終于找到報社了。
大門口有兩塊豎牌,一塊是“某某檢疫局”幾個大字,一塊就是“某某報社”幾個大字。某某檢疫局我們去搬過一次東西,不曾注意到里面有個報社。進大門后靠右邊走,一棟大廈門口聚集著幾十個青年,個個都穿的背后印有“某某日報”及訂報熱線之電話號碼的白色短袖衫,頭上戴的紅帽子上也印有“某某日報”幾個白字。
我走進門去,一樓大廳還有十幾個頭戴紅帽身穿白色短袖衫的青年,他們簇擁著一位談笑風生的戴眼鏡的中年男人,他看到我問道:
“你有什么事兒?”
“……我想來賣報紙可以嗎?”
“當然可以。”他和藹可親地說,“你看了我們的招聘廣告沒有?”
“看了。”
“那……那些情況就不需要我給你過細講了,想來就來吧,我們歡迎你!”
我沒想到那么容易。招聘廣告上要求初中以上文化,我是高中畢業,這一點沒問題;上面說要“五官端正”,而我的鼻子好像有點歪;還有“口才好”,我是屬于“沉默寡言”那一類的,不愛說笑。老以為應聘時要頗費一番周折的,比如要盯著我過細地看呀,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讓我回答呀等等,事實上并不是想象的那樣。
“……你去保安室填一張表給我!”他說完手一指。
我去保安室填了一張表給他。
我聽到旁邊有人喊他“楊主任”,就說:“楊主任,我什么時候來上班?”
“那你明天來,把身份證帶上。”
“好!”
我回去后就有人往我身上潑冷水:“賣報?那是小孩子干的事情,那能掙多少錢?”
“還有蠻多大人呢,還有年紀比我大的……”
“……那你想去就去唄。反正我對那工作不熱心,一天又不自由要受他們管……”
下午,劉印東叫我跟他們去下了一車貨,掙了三十幾塊錢。
我動搖了,第二天一早,我又坐在了轉盤上榕樹下。但是沒坐多久,屁股還沒坐熱,我又站起來,往報社走去。一邊走一邊想,去賣報紙說起來也是在報社里做事兒不是?聽起來比在轉盤上搞搬運要好聽,再說也要輕省得多,也有“前途”些……我越走越快,生怕去晚了不要我了。
我到報社門口,碰到幾十個零售員,每人手里一疊報紙,正準備出去賣。
“……楊主任,我來了,我就是昨天來應聘說叫我今天來的那個。”我對站在報社門口的楊主任說。
“哦,你身份證帶來了嗎?”
“帶來了。”
“跟我來。”
我跟他上了三樓到了他的辦公室,他接過我的身份證,給我發了兩件白色短袖衫和一頂紅帽子,帽子和短袖衫上也有“某某日報”四個字……
“……楊主任,我明天正式來上班好嗎?我今天回去還有點事情要辦……”
“沒問題呀,可以。你明天要早點,比今天至少要早半小時才行。”
“行!”
“你那邊有住處還是要到這邊來住?”
“我和我老鄉住在一起,住那邊可以嗎?”
“可以。只是每天早上要早一點,下午五點半要來報社交報款……報款每月十五、月底作兩次返還給你們……”
“好!”
上班的第一天,早上,我們在報社八樓會議室開會。臺下有六七十個零售員,臺上坐著兩個人,一個是楊主任,另一個特瘦比楊主任要年輕許多,楊主任講了一會兒,就介紹道:
“這位也是你們的領導……”
他連忙站起來說:“你們好!我姓王叫王興國……工作上請大家多多指教!”看得出他是一個拘謹之人。
臺下零售員中有十幾個女孩子。臺下的桌凳樣式跟學校里學生的桌凳差不多,臺上就只差一塊黑板了,我感覺仿佛又回到學校里讀書一樣。從窗口望出去,有一條通往鄉村的公路,公路上正行駛著一輛小車;公路左側有一塊塊田,右側是一條水溝,溝邊有樹;溝那邊也是田,田里有人在干活……
開完會,我們就浩浩蕩蕩地往市區進發,攏市中心,人分成若干小組,每條街道都有我們零售員的身影。我們揮舞著還散發著油墨香氣的報紙,邊走邊喊:
“看報!看報啊!……”
給我分的路段,一頭到新華書店,一頭到郵電局。我先是走來走去地叫喊,收效甚微。后來,我站在一個巷口,對經過的人不停地叫賣,可仍沒人理我。站累了,就蹲在地上。在巷口補鞋的一位老師傅,閑著沒事兒買了我一份。一會兒,我又走來走去地叫賣。一位出租車司機向我招手,喊道:
“喂……賣報的……”
我跑過去問:“你要買份報紙?”
“你有些什么報紙?”
我把報紙給他看,他搖搖頭。
“你有沒有那種報紙?”
“哪種?”
“……就是……你們這種報紙是白紙黑字,我要的那種報紙是白紙黃字……”
我笑笑無語,掉頭離去。走沒多遠,又一輛出租車伸出一個腦袋,他喊我,我沒理他。
“喂……拿份報紙!”他下車追上我,遞給我五毛錢,說,“我剛才喊你,你怎么不理我?”
“我以為你也是開玩笑的……”
新華書店門口有一個賣小金魚的,有一個搞藝術簽名的,有一個畫像的,有一個賣冰水的……通過新華書店的玻璃墻,我看到自己神采奕奕。從新華書店又往郵電局那頭轉,經過一個旅行社,經過一個海鮮酒樓,經過一個手機店,經過一個川菜館,經過一個皮鞋店……到郵電局,橫過馬路,從馬路另一邊人行道上往上走,沿途有超市、醫院、銀行等等,走到新華書店的對面又轉身,往郵電局方向走。
十二點多,接我班的人來了,我就抱著報紙到別處去轉。
從老師傅補鞋的那個巷口進去,先走一截上坡石板路,又一截平路再下坡,走不遠就到了那個既便宜又實惠的小飯店。我到那個小飯店吃過很多次,在轉盤上搞搬運自己沒做飯的時候。飯店門口就有一個豬肉攤子。我面前有四大盆炒好的菜,我指著肥肉炒豆腐干、肥肉炒木耳說:
“一樣打一塊錢的,再來一塊錢的飯。”
“好。”老板望著我說,“你改行了?”
“是啊。”
“……你們報紙上登的那個招零售員的廣告,我看到了,說底薪三百元,再就是賣報紙的錢全部返還給你們……那我領的報紙一份不賣,帶回家再賣廢報紙,一個月不是也可以去領那三百塊錢嗎?”
“……我們每天都有半天時間在街上固定的地方賣、值班;再半天時間才自由賣,不管你轉到哪里。每天早上去報社領報紙,下午要回報社交報款,還經常開會……”
“你賣報紙,我給你說個地方……”
“哪里?”
“就是市政府那邊不是有個公園嗎……”
“哦,我知道。”
市政大樓是新修的,二十幾層,樣子像聯合國大樓。市政廣場前面有一個巨大的“地球儀”,只是無軸不能轉動,里面是用鋼筋做成一個球形、再澆筑混凝土后外面用大理石鑲嵌而成、球面上雕刻成世界地圖,七大洲四大洋,中國……還標出了這座城市的大名極其位置。市政廣場的西南側是一個小公園,里面有涼亭、石椅石凳石桌、石徑,棕櫚樹、榕樹和翠竹,綠草如茵……有不少人在里面玩耍和歇息,我一進去還未張口,就有人喊我:
“喂……賣報紙的……”
“喂……我也買一份!”
在公園里轉了一兩圈,我手里報紙就賣完了。我躺在草地上,舒展開四肢,“啊……”地大叫一聲,胸中郁積很久的一團悶氣隨風而去。
回報社交報款的時候,報紙賣完了的不多。王興國接過我的一把零鈔,一路點錢一路說:
“不錯,不錯!”
“那是當然,戴眼鏡的就是不簡單!”楊主任在旁邊笑道,“……你們以為我也戴眼鏡才這么說嗎?”
周圍的人都笑了。
我在報社門口碰到才回來的鄭國城,他問我:“你賣了好多份?”
“賣完了。”
“你真厲害!”他說。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一個星期過去了……對報社慢慢熟悉起來,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對賣報紙這份不像工作的“工作”,也干得是輕車熟路了。
后來,零售部在石獅子轉盤附近租了房子,三層,一樓是辦公室和會議室,二樓是女宿舍,三樓是男宿舍。這時候,零售部的人員沒原來多了,只三四十名了。房子是新的,地上還貼了瓷磚,住里面挺舒適,我也就搬了進去,和老劉就是劉老頭兒他們徹底分開了。每天早上出去和下午回來,都要經過轉盤上,轉盤上搞搬運的老鄉們看我的眼神都變了,跟我說話的語氣也變了……而以前我在轉盤上混的時候,是沒幾個人瞧得起我的。
我不會騎自行車,這是個問題,如果三個月后轉為投遞員,送報紙不會騎自行車是不行的。一天,我在路上碰到了田曉東,他騎輛自行車,我喊住他。
“好久沒看到你了!”他掉轉車頭,騎到我面前,笑道,“你現在干這一行……不錯嘛!”
“有啥子不錯的?反正是混日子嘛……你在哪里干什么?”
“還是在搞建筑,跟潘老二他們在一起干,北環路那邊。”
我講了一番自己的情況后,他說:“學自行車快……我一兩個小時就可以教會你。”
“哪那么快?”
“不信你試試。”
我跟他到了北環路建筑工地旁的一塊空地里,他開始教我騎自行車。我騎上去,他在后頭緊緊抓住貨架子,掌握平衡,并往前推,說:
“踩!快踩!”
我踩了幾下。
“踩反了,往前。”
我往前踩了幾下,沒掌握好方向,前輪子拐大彎了,車身歪向一邊,田曉東大聲道:
“龍頭掌正!快點,要倒了……”
我還是沒把龍頭扳正過來,摔下了車。
“騎自行車,膽子要大點,莫緊張,要自然……我騎給你看一下。”
他穩穩地騎在車上,兩個輪子就像他的兩條腿,他時快時慢,吹著口哨,一點都不費勁,一邊騎一邊給我講:
“……就這樣……看到沒有?腰要伸直,屁股莫左右扭動。眼睛看著前面的路,莫看旁邊,龍頭要掌穩……膽子大點莫怕……就這樣……”
“你騎自行車有多長時間了?”
“我啊?”
“欸……”
“……十一二歲我就開始騎自行車。”
“怪不得你騎得那么好!”
“我這騎得還算好啊?……來,你再來!”他騎到我面前剎住下了車說。
我又騎上去,他在后頭幫我扶住,這一次車子前進了差不多丈多遠,田曉東說:
“就這樣,不錯,不錯!”
田曉東一松手,我就從車上摔了下來。屁股底下有一個石頭,痛得我要命。田曉東拉我起來說:
“多摔幾跤就會了……再來!”
“哎呀……今天不學了。”
以后我又練了好幾次,沒多大進步,扶的人一松手就倒。田曉東又教了我一招,就是一只腳踩在踏板上,另一只腳一登地,雙手握住龍頭掌控住平衡,讓自行車朝前滑行……練到一定程度,另一只腳在尥起來,越過貨架子,到了另一側,屁股正好落在坐墊上,另一只腳正好踩在另一側的踏板上,雙腳再朝前交替登踏板,自行車就走了。可是我一只腳踩在踏板上,另一只腳一登地,自行車一動,就連人帶車往另一側倒去……
“我要學會,曉得要好久啊?”
田曉東很耐煩,給我打氣:“莫著急,很快很快!”
沒想到不久,奇跡真的出現了,我竟然陡然能掌控平衡了,會騎了。
我在農業銀行里開了個戶,存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筆錢。那家銀行就在石獅子轉盤那里,里面也有手持電棍的保安。
“先生,你干什么?”
“我……我存點錢!”
“……新開戶?”
“對。”
“身份證……”
我把身份證給她。填了一張表。
我警惕地看看周圍,從里面衣服口袋里掏出一疊十幾張的百元大鈔來,趕忙塞進那個玻璃小窗洞。
“……請輸密碼!”
旁邊一個小青年,賊眉鼠眼的,我用一只手遮住一只手按了六個數字。
“請再輸一次。”
我又輸了一次。
這時,我旁邊來了一個胖子,他從一個黑色塑料袋子里倒出十幾沓百元大鈔,也就是十幾萬,“哎……呀……!”我差點叫出聲來,里面接錢的小姐依然冷若冰霜,把一沓沓鈔票放驗鈔機上驗著,再用白紙條捆好放進抽屜里。
我捏著存折本子,走出銀行大門,劉印東看到我說:“嘿,眼鏡,你發咯!在銀行里存了好多錢?”
“一百萬!”我笑道。
三個月時間過去了,報社的承諾沒有兌現,并沒有讓我們這些零售員去發行部送報。不過,在零售部賣報也不錯,一個月玩玩耍耍大部分人都可以掙千把塊錢,住的條件又好,領導還經常帶我們上館子。
我們楊主任是個不錯的領導,他從未在我們面前發過脾氣,也沒見他在比他更大的領導面前點頭哈腰、拍馬屁什么的,他以前是中學老師。有一次開會,他說:
“……我們零售部,你們零售員,在報社是必不可少的。在經濟市場化的形勢下,報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就像打仗,你們是沖在最前面的……不要以為你們零售員就是簡單地賣幾份報紙,其實你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別人要訂報紙,你們訂了可以拿提成;有人要在報紙上登廣告,你們也可以聯系,廣告登了你們也可以拿提成;在外面跑,碰到好的新聞線索,可以打新聞熱線,也有線索費……你們在這零售部里通過鍛煉,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業務員,將來離開了,你們跑其他什么業務都行……你們比發行部那些送報紙的,一點都不會差,你們跑業務的能力應該比他們還要強……”
他走了,走得那么匆忙,未和我們說一句告別的話。他的離開是一個謎,有的說是他不會討好領導被別人排擠掉了,有的說是他貪了一點污被報社開除了……說是前者我們還覺得不奇怪,說是后者我們就覺得有點奇怪了。
他和我們那天晚上,還在報社食堂三樓吃了年夜飯,第二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報社所有沒回家的人及其家屬,發行部、零售部沒有回家的,聚集在食堂三樓,有十幾桌。報社辦公室龔主任,一雙瞇瞇眼,好像瞌睡沒睡醒,他站起來像蚊子一樣嗚了幾句。隨后報社吳總編就站了起來,他禿頂,聲音洪亮得震人,他說:
“……我們聚在一起吃頓年夜飯,因為我們也是一個大家庭嘛!(掌聲)當然,我們這個大家庭還有很多成員沒在這,他們回他們的小家庭去了……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工作,把我們報社這個大家庭搞好,你們工資漲了獎金多了,寄給你們小家庭的錢多了,你們小家庭的日子不也就更好過了嗎?(掌聲)……”
吳總編,天庭飽滿,如來佛祖一樣的大耳朵,雙下巴。他講話總是那么直截了當,淺顯易懂,又能引人入勝。
“……我們報社馬上就要修建自己的大樓,地點在東環路,那里風景好、空氣好……”他說,“好了,不說了,我看到有的同志已開始流口水了……大家要吃好喝好玩好!(經久不息的掌聲)”
“莫拍了莫拍了!吃吃吃!”
我第一次吃到那么多那么好的東西,大龍蝦小龍蝦呀、大螃蟹呀、甲魚呀、鰻魚呀等等。我們和楊主任坐一桌,開始我們都吃喝得很高興,后來報社吳總和龔主任來我們那一桌敬了酒,接著又有幾個領導來我們那一桌敬了酒……楊主任臉上突然晴轉多云了,離席了,走時也叫我們趕快回零售部。說實話,我們舍不得走,因為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沒吃呢。
第二天,第三天……十幾天過去了,還是不見楊主任的影子。龔主任和發行部的李主任去我們零售部開了會,說楊主任“調”走了,報社任命王興國為零售部新主任。
李主任很瘦,他說:“……你們的新主任王主任是非常能干的人,他開始來報社在發行部送過報紙,我發現他是個人才,就介紹給吳總當了一年多的秘書……他工作能力很強,希望大家好好支持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