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書山無路勤為徑
- 不舍黃河東流去之大學里的青春
- 五松山
- 3308字
- 2019-11-26 09:45:00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花開花落四季輪回。淄水河里的河水漲了又落,落了又漲,潮起潮落奔騰不息直入大海。黃河醫學院七七級四班的莘莘學子們孜孜不倦,夜以繼日早起晚歸埋頭書海苦讀不輟,學習如火如荼地進入了攻堅階段。
經過兩年多的辛苦學習,各門基礎課大都結業考試,還有幾門沒考試的也已經到了收尾階段。一九七七級那屆學生晚開課半年,也就是說整整少了一個學期,但畢業必須按正式的時間進行,要不然因為占用教室將影響后一級學生的開學,因此各門功課必須向前趕,在此緊迫形勢下臨床課中的主課《內科學》正式開課了。
內科學是臨床醫學的一個主要學科。臨床醫學是認識疾病和防治疾病、保護和增進人們健康的科學。前人在向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逐漸形成理論。這些知識經過整理、歸納與研究,發展成為現代的臨床醫學。內科學是臨床醫學中一門涉及面廣和整體性強的學科,又與臨床各科有密切的關系。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各個國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國家建設上來,科學技術迅速得到發展,尤其在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數學和基礎醫學的理論與技術蓬勃發展的基礎上,臨床醫學的內容正在不斷的更新和深入,內科學也相應地進入一個飛躍發展的階段。
內科學所闡述的內容在臨床醫學的理論和實踐中有其普遍的意義,是學習和掌握其他臨床學科的重要基礎。而其他臨床各學科從各自的角度和特點來闡述疾病,又補充和豐富了內科學的內容,從而使學生能更全面深入的掌握內科學的知識。
負責給黃河醫學院七七級四班上內科學課的是一位小個子的女老師,姓楊,名軍叫楊軍,一聽這名字就夠嚴厲的,女性男名,你想想看那該有多大的氣勢。據說楊軍老師原來叫楊文,后來因為其性格像男的,被同事開玩笑說:“你那里像個文的,簡直比男人還男人,你直接叫楊軍算了。”這楊老師也夠意思的了,就這么一句開玩笑的話,她竟然認了真,第二天就真把名字改為楊軍了。
別看這個楊老師個子矮,但是能量很大,據說她老人家同時持有西醫學院和中醫學院的雙學歷,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晉升的教授,治學非常嚴格。楊老師一上來就明確提出要求,“凡是課堂上我講的課要求一字不落的記下來,將來考試將全部從課堂筆記本出題,課堂筆記就是標準答案!”這難度來了,你想想光是把課堂上老師的講課內容一字不落的記錄下來就夠難的了,更何況還要一字不落的背過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多少英雄豪杰的豪言壯語。那渾濁的黃河水中不知裝下了多少蕓蕓眾生苦澀悲憤的淚水,但是黃河她卻不相信眼淚。只有敢于接受挑戰,更能戰勝挑戰的人才能笑到最后。作為學生在書山面前是沒有退路的,知難而進是唯一選擇。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和帶負電荷的核外電子組成。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的兩個方面,了解和解決矛盾的這兩個既互相依存又互相斗爭的兩個方面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但是正因為難,使得人們對矛盾產生了極大的樂趣,也是一個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內科學雖然難學,但是它是在各門基礎課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只要基礎課學好了,它就像數理化一樣,可以應用學過的定義、定律、定理等等知識經過豐富的聯想推理而得出相應的結論,因此它學起來具有極大的趣味性。整個春夏同學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內科學上了,除了課堂上認真聽講以外,人人都把那本課堂筆記拿在手中,無論是在教室里、宿舍里還是山坡的楊柳樹下,到處是悉心學習的學生,用海綿吸水來形容他們的勤奮精神毫不為過。把失去的十年奪回來仍然是那代人的夢想和座右銘。
這天內科課堂上楊老師講的是“原發性高血壓”,高大河對高血壓的發病機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本上在“原發性高血壓”那一章開宗明義的指出:凡是病因不明的高血壓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而繼發于其他疾病的高血壓稱之為繼發性高血壓,如腎炎,腎動脈狹窄或者被壓,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等所伴發的高血壓都稱之為繼發性高血壓。正常血壓的調節是一復雜的過程,血壓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心排出量和外周阻力,用公式表示就是:平均動脈壓=心排出量×總外周阻力。從這個公式中可以看出要想降低血壓的治療辦法不外乎一個是減少心排出量一個是減少外周阻力。看似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很難,因為它受到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就其詳細治療辦法我們隨著故事的展開將有好多機會來論述。
整個春夏同學們都趴在書本和筆記本上,學習真是太緊張了。那個年代學校的各方面條件非常差勁,那么大的一個大學竟然沒有一個可以讓學生洗澡的澡堂,同學們只好借星期天的時候到附近的廠礦單位去找人家的澡堂洗澡,其實也不用買票,看準機會偷偷像賊一樣溜進去就OK了,那看澡堂的一看是些窮大學生也就睜著一只眼閉著一只眼,也算是積德行善吧。因為學習緊張有時一忙就把洗澡這事忘了,所以兩三個禮拜不洗澡是常有的事。
這力氣和時間是省下了,但是這身體可扛不住了,這天在宿舍里,高大河看見李少海在偷偷抓撓大腿的根部,就隨便的問了一句“少海,你怎么了?”李少海有點靦腆的答道“最近幾天這個地方癢癢的厲害,因此鼓不住抓了幾下。”高大河聽李少海這一說也突然想起自己的股部也有點癢,隨即說“對啊,我這里怎么也有點癢呢?”他們兩個這一對話,驚動了上鋪下鋪那些咪咪癢癢要睡的弟兄們,一個個都爬起來說:“對啊,我也有點癢癢啊。”那楊綿羊在來上學以前干過幾天赤腳醫生,聽大家一說,以專業的口吻說道:“我看他媽的,可不是得了癬吧?”一聽這話大家緊張了,雖然他們臨床課剛剛學了一點點,可是作為一種常識都知道這個癬是很難治療的,民間都有“頑癬之說”,那意思就是說,這癬一旦得上了是很難治療的。事不宜遲,反正下午的課是自習,上不上全靠自覺,都大學生了誰還管你啊?沒有人管的。幾個人一約合來到了黃河醫學院附屬醫院的皮膚科。
事有湊巧,這天值班的正好是他們大學的皮膚科教研室的白老師,人稱“白皮”。“白皮”這稱謂那是恭維白老師的,意思是這個白老師對皮膚病道業深,有點皮神的味道。這白老師一看來了這么多自己的學生,喜不自禁,簡單問了一下情況后,指揮道“都到屏風后邊給我脫下褲子來”。幾個人一邊嬉笑,一邊互相喳咕著來到了屏風的后邊,因為不好意思,他們只是脫掉了長褲,把內褲留下站在那里止不住的嘻嘻。白老師過來一看大聲呵斥道:“露出來!”沒辦法,“病不背醫”是千年不變的不二法則,一個個順從的把內褲退了下來,白老師淡定而又熟練的挨個看了一遍以后,以肯定的口吻說道:“股癬”。啊,沒聽錯吧?真的是癬啊?這可麻煩了,還沒學會看病就先把病引上身了,一個個哭喪著臉,就像掉了魂一樣。白老師一看這群調皮蛋的慫樣止不住噗嗤笑了,大聲的說道:“沒事的,這是一個完全可以治愈不落后遺癥的可治之癥,但是回去以后把衛生一定搞好,每天要最少換一次內褲,按我的方子用藥,幾天就會好的。”大家聽白老師這么一說那顆高懸著的心放松了許多。
白老師說的太對了,按他的方子用了幾天藥病癥全好了。病是治療好了,可這麻煩卻沒去,為什么?因為白老師囑咐他們每天換一次褲頭,那就意味著每天都要洗褲頭,學習這么緊張,你說麻煩不麻煩?他們宿舍的門前本來有兩顆大槐樹,為了晾曬衣服和被褥早已在兩棵樹上拴好了繩子,從此以后那繩子上天天涼著六個男人的三角褲頭迎風招展,搖曳在空中的五顏六色組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人浮想聯翩春意傲然。時間久了被天天來男生宿舍打飯的四個女同學看出了一點蹊蹺,鼓不住的悄悄嘀咕和嘻嘻發笑。但是這個股癬的發病原因是因為長期坐著不活動,那個地方因為得不到通風透氣,使下邊積累的汗液不能揮發,形成一種有利于真菌生長的客觀環境,因此股癬大多是男性患病。女性因為人體解刨不同,沒有形成真菌生長的客觀環境,女性很少有患股癬這個病的,所以女同學們很難明白其中的奧妙。
整個春夏同學們都趴在書本上,有時一坐就是幾小時,加上條件限制沒有地方洗澡,男同學想不患股癬都難,看來這莘莘學子也不是好當的,不下點苦功夫,這大夫能學的成嗎?哎,艱苦的年代苦了那些年輕人了。
這天下了晚自習以后,教室里的人快走光了,高大河剛走出教室門口,鐘薇薇飛快的從后邊追了上來,看看四下沒人,把一張紙條遞到高大河的手上,輕輕說了一句“不要讓別人看到”,說完迅速消失在走廊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