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型城鎮化轉型研究:人口、土地與產業三維協調發展的視角
- 劉習平
- 982字
- 2020-04-22 12:47:36
第四節 三者內在關系
一、三者協調發展
中國當前的城鎮化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即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中科院遙感所課題組通過城市擴張衛星遙感制圖表明,從2000年到2009年,中國城市的建成區面積從2.18萬平方公里增長到4.05萬平方公里。該課題組對其中人口大于50萬的城市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在此期間,城市建設用地年均增長率為7.01%,同期城市人口年均增長率為5.83%,與發達國家城市相比,中國城鎮人口密度偏低,這與中國土地資源極度稀缺的國情嚴重不符。另一組數據表明,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同樣體現在占地規模上,1981年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7438平方公里,2016年城市建成區面積54331平方公里,增長了7.3倍。一般的數據比較是城市土地增長率與城市人口增長率相比較,認為人的增長大大低于土地的擴張速度,所以要人的城市化。實際上,城鎮化也不能簡單等同于“人的城鎮化”,而應該是產業的集聚化。并不是讓人都集中住在城鎮,就是城鎮化了。城鎮化需要深入地考慮農民進城之后的就業、醫療、養老、教育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這些都需要產業作支撐。因此,要看產業集聚度、土地產出率是不是大幅度增長和提高。
二、具體關聯
(一)土地城鎮化是人口城鎮化和產業集聚的空間載體
農村人口城鎮轉移和產業的集聚發展都要以城鎮土地為空間載體,因為土地城鎮化和產業集聚是依附在土地上。它們三者又存在著動態的變化過程,即當人口城鎮化和產業集聚的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一些人口和企業會向近郊遷移,在此過程中城鎮對土地需求量不斷增加。
(二)產業集聚是土地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的重要支撐
不管是城鎮土地面積的擴大還是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如果沒有產業支撐是沒有意義的。例如,如果沒有產業支撐,轉移到城鎮化的人口不能就業,也就不能在城鎮生活和安居。事實上,如果城市人口的增加不與產業的集聚發展相協調,城市的發展會缺乏內生增長的后勁而難以為繼。許多省區把“造城”當作是推動經濟發展、提高城市化水平的主要突破口,其實不然,如果只是單純地、人為地“造城”,沒有產業和就業的支撐,所造的“城”是沒有活力的。
(三)人口城鎮化是土地城鎮化和產業集聚的核心要素
在城鎮建設用地的增加和產業集聚發展的過程中,人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一座城市如果沒有人的生產和經濟活動,就談不上城鎮化的發展。人口城鎮化是城鎮化的結果和目的。城鎮化的發展需要人的作用,同時城鎮化的目的就是使更多的人口能夠享受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文明。